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M2/GDP比率的持续快速上涨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中国M2/GDP比率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其不断上升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将对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做一个梳理,并对该指标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杨旻  赵果庆 《经贸实践》2016,(3):307-309
中国高M2/GDP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基于协整理论,以误差修正模型把我国GDP与M2关系分解为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关系,并根据"十三五"期间GDP不低于6.5%目标,测算出我国M2长期均衡供应量与短期供给量,进而估算出均衡与短期M2/GDP.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M2/GDP值还继续攀升,严重偏离均衡值,将给我国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为此,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应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控制M2规模,更主要的是盘活M2存量,提高M2对GDP的增长效率,化解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反映了货币供求状态与实体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当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时,说明相对于实体经济形成的总供给,货币市场持续出现超额供给,即货币市场提供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或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没有形成真实的商品供给。由于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量与金融体系提供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流向紧密联系。因此考察流动性过剩现象应该更多关注金融结构,进而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的变化。本文结合金融结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M2/GDP偏高现象,揭示金融结构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M2/GDP衡量的是在全部经济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所占的比重.本文分析了M2/GDP的发展历程,提出我国M2的影响因素,并基于M2走势,结合GDP走势,对我国M2/GDP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M2/GDP:理论、问题、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M2/GDP实质上是从一个角度展示整个经济发展的问题,它蕴涵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其水平与变动由一国的融资体制所决定。从国别比较看,以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为主的国家,相对具有较高的M2/GDP。中国M2/GDP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源于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的信用融资机制,因此,较高的M2/GDP所隐含的风险,实质是融资体制的风险。消除较高的M2/GDP所隐含的风险,不能靠简单地压缩贷款和居民储蓄存款的办法,关键在于融资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是中国金融运行的显著特征.本文认为,中国居民储蓄货币化积累效应、货币市场发展阻滞效应和不良贷款效应是导致中国M2/GDP水平持续上升的基本因素.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包含有正常和非正常性,在决定M2/GDP水平的基本因素未根本改变的条件下,M2/GDP水平仍会保持上升态势.结论是: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建立良好且监管有效的金融结构是消解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所需要的货币量也不同,因此本文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M2/GDP比值的变化。本文采用1978-2013年我国的时间序列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第一产业占比对M2/GDP比值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均对M2/GDP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而得出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是M2/GDP比值偏高的原因之一,因此不能简单地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的M2/GDP指标意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上来说,M2与GDP应该是互相影响,互为内生、互为因果。但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年度M2与GDP、季度M2与GDP、季度M2与累计GDP之间都不存在因果关系,中国的M2/GDP实际是并不能代表中国的金融增长。M2/GDP作为金融增长指标用途非常狭窄,仅适用于金融抑制向金融自由化转变的短暂时期。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比例持续升高,由于这一指标反应了一国货币化程度和金融深化程度,过高的比率与我国金融发展现实不符。本文重点从货币供给和金融体制两方面探讨了M2/GDP持续走高形成的原因,并分析了这两个原因之间的内在机理,最后探讨了适度合理的M2/GDP比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曙霞  刁进 《当代财经》2005,(11):38-42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概括为一种资本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的G D P构成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的绝对比重偏高和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偏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待于G D P构成的调整与优化,而通过融资变革从而实现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和配置机制,正是调整和优化G D P构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本文试图求解我国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并对与此相关的金融政策选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M2/GDP的变动路径具有Logistic曲线的基本形状,将经历先加速上升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本文估算了我国M2/GDP的增长上限及其变化拐点。研究还发现,M2/GDP的上升并不必然意味着通胀压力加大,只有M2/GDP偏离动态增长路径时,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据此本文估算了2005年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区间。本文认为,应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合理确定货币总量增长速度,继续推进体制性改革等措施确保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运用共同边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4—2009年中国27家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表示偏离共同边界的技术落差比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呈"V"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平稳,城市商业银行逐步上升;总体上,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的,纯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动力,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进步都不明显,技术规模变化显示中国银行业趋向CRS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赶超最优,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方面表现较弱;外资银行进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疆M2/GDP比例近二十年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明显高于部分东部发达省份,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新疆区域金融结构失衡以及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足。  相似文献   

14.
企业融资结构变动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动决定着融资企业的控制权在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分配,决定着股东和债权人对融资企业的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的强度,这必然会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激励效应、信息传递效应、控制效应;这种影响是通过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外部接管市场以及代理权竞争实现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计算了1993年至2005年我国M2/GDP,发现该数据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体制上的深层次问题。另外,本文运用带有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出我国2006年的M2/GDP是1.6386左右,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本结构的产品市场竞争理论认为,在特定竞争模型下债务融资结构能够反映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策略,并认为短期债务增加加剧了产品市场竞争,长期债务缓和产品市场竞争。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得到短期债务融资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是显著负相关的,长期债务融资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是显著正相关的,能够支持产品市场竞争理论。同时,数据分析发现,企业规模小、资产利用效率高和收益好也是促使企业采取激进竞争手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晓农  才劲涛 《现代财经》2006,26(11):59-63
企业的融资结构是财务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所得税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则是引起各国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但其研究结论不一。通过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企业所得税率和考虑税竭耗的非债务税蔽(解释变量),可解释所得税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变量(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改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截面数据,对乡镇企业改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乡镇企业改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状态以及股权集中程度两个变量对公司融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而公司高层人员持股比例和公司董事会规模两个变量与公司融资结构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绿色GDP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并追求绿色GDP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从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出发,剖析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绿色GDP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以及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