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淑敏 《中国经贸》2012,(14):224-224
会计信息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况且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量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与危害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当前会计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危害性进行阐述,并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孙桂芹 《辽宁经济》2006,(12):128-129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其本质在于决策有用性,即向有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和有用的信息,以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致使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与企业有利益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宏志 《辽宁经济》2009,(11):91-91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足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是广大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是确保市场有序、规范运行的必要条什。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甚至成了一种社会公害,严重地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妨碍了市场的有序运行。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存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程度深、范围广。失真的会计信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信息使用者微观决策等方面危害极大。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然而至今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顽症仍未得到根本诊治。因此,笔者试从分析会计信息的特征、失真的成因中找到治理的对策。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向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主要是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转等信息。有用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信息要为人所用,又必须同时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的相…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越来越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也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失去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必将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动摇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信心,直接危及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目前,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严重,搞假凭证、假账簿、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我国已较普遍,只是失真程度、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程度等不同而已.会计信息失真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文章拟结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就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作一剖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主要通过编制财务报表来向企业内外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但由于受一些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所编制的财务报表往往不能反映企业客观、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的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误导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行为并给其带来一定的精神和财产损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基础,与投资决策、信贷决策、宏观调控关系密切。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由于税收、利润分配等原因,会计信息质量失真问题较为严重,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文章结合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信息系统理论,主要研究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失真的理论根源及具体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圣雪 《中国经贸》2011,(20):254-255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质量是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然而在现实经济中,很多上市公司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不仅削弱了会计信息的财务管理职能,而且也误导了信息的使用者,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的秩序。而我国目前由于各种原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比较严重,但我觉得这主要是与我国一些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乏力有关。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应当改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曼丽 《中国经贸》2014,(10):215-215
企业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近几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企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赵薇薇 《辽宁经济》2010,(8):102-103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编制虚假的信息,给投资决策者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误导性影响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逐步显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危害,不仅降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质量,而且干扰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从法律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因素和会计环境因素四方面剖析了会计信息失真根源、危害以及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一、会计信息存在问题及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对其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和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的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  相似文献   

14.
杨毅华 《辽宁经济》2005,(6):109-110
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要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就必须保证信息的质量,从而形成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以利于信息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5.
尹彦力 《特区经济》2005,(10):317-318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和表现所谓会计信息指经过会计系统收集、处理和输送的决策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系统产品,提供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是会计系统的意义所在。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  相似文献   

16.
马弋涵 《中国经贸》2013,(8):217-217
会计信息是一个企业至关重要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否有效与成败。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演越烈,有待以解决。文章从会计信息的基本概念入手,进而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现象及表现,并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艳 《中国经贸》2014,(14):215-216
会计信息具体指的是企事业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根据会计的知识和方法,对会计的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会计信息进行如实的经济信息反馈。所谓会计的信息失真,指的是会计在反映会计信息的同时提供了虚假的信息,造成了管理层对决策的错误判断。如何找到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原因,从而制定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对策,将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降为最低,是当前会计改革要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原因,同时提出了几项对策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8.
张丽芹 《山东经济》2004,20(3):124-126
提供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的基本目标,而目前国内外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社会谴责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一直困扰着会计理论界以及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造假屡禁不止,会计丑闻不断爆出,这些事件在沉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严重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迫使更多的人去思考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根源。本文拟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成因和防范治理的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红 《辽宁经济》2005,(5):92-93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世人的关注。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而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经济活动越复杂,会计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越大。然而,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会计信息生成系统自身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种社会痼疾与国际性现象,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政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危害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同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