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会计信息失真就等于会计工作失去价值。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严重失真的现象,对我国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生产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产生了重大的危害。同时,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家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治理,总体较以前有所改善.但仍不尽如人意,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为了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障国家、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我们必须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减少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3.
针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表现及原因,从加强会计法制建设;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健全和完善会计准则与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素质等方面对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中国企业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被动摇,虚假会计信息盛行,失真问题愈演愈烈,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十分令人担忧。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及危害,提出防范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彭震  易矛 《冶金财会》2001,(7):18-2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武钢)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发现少数单位会计信息不够真实,集团难以对其实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同时,发现有的子公司实施的会计政策与集团公司不一致,子公司对相同事项的会计处理不相同,从而影响了武钢集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了加强武钢内部管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近年来,武钢积极推行了不同形式的各级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经中介机构审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接连出现的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人们普遍对会计诚信问题产生了深重的忧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虚假会计信息严重扰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防治会计信息失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⒈外部原因。⑴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的这种灵活性为个别不同企业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但也为一些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条件。⑵监督体系引起不完善的失真。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由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  相似文献   

7.
赖沛泉 《冶金财会》2000,(11):46-46
<正> 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很多,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单位原始凭证不反映经济事项本来面目,不合法、不合规,甚至造假凭证;会计凭证审核不严,或者根本没有原始凭证也登记账簿,使用这种假信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必然是虚假的。笔者从每年进行的会计基础工作检查情况来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从源头抓起,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保证权益人的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地干扰了会计工作以及其它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对企业经济决策可能造成误导,对权益人的利益造成损害。本文从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会计的模糊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利益动因等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深入探讨,这些结论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导致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泛滥的原因思考 就大部分企业而言,会计机构的设置比较完善,会计人员的配备比较齐全,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还是不错的,主观上的会计信息不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但尚不明显。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属于主观上的会计信息造假,突出表现为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 那么,为什么企业敢于有法不依、制造虚假的会计  相似文献   

10.
闵捷 《冶金财会》2007,(4):9-10
<正>近年来,人们在讨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大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归纳为三类:即人为因素造成的故意性失真;会计人员由于过失造成的非故意性失真;由于会计政策或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不同而造成的合法性失真,并把这三类作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象。本文从会计政策的角度来进一步论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普遍存在,事关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并对如何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一大社会弊病,危害极大;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介绍,分析具体原因,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等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种表现及产生的主要原因,说明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并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采取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全方位配套性的改革,从整体上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近几年来会计舞弊的严重社会现象,引发会计信息失真,误导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等问题,阐述了引发非法会计信息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普遍,本文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利益驱动是会计造假的内因,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环境条件。笔者认为要重建会计信誉。需要会计道德进步、会计法制运作、会计监管的加强三者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拿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一种严重违背会计客观性原则的现象,干扰了经济的正常发展,无法衡量企业现有的经济价值。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郭荷花 《冶金财会》2010,29(3):40-42
会计信息的真实与有效在宏观调控、微观管理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和国家的宏观决策是否合理有效。但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的事实客观普遍地存在着,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深入认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孙晓丽 《冶金财会》2014,(11):46-48
<正>会计信息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信息,其质量的高低反映着企业的管理水平。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存在,会计失真现象时有发生。这个问题如长期存在,不仅会危害投资者决策及企业生产经营,而且还会危及宏观经济的运行。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去切实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会计信息失真,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准确、及时反映会计主体  相似文献   

20.
李斌 《工业技术经济》2001,20(2):94-94,96
会计信息有其一定的使用者,由于会计信息的失真,对这些使用者都带来了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给债权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损害了供应商的权益;使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削弱,造成国民收入超量分配,消费基金过于膨胀,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就可能使顾客、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错误的决定。另外,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政治上和社会上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提供了可乘之机,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进行严肃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