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至2004年,我国曾持续实行了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2008年1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美国金融危机,我国决定重新启用积极财政政策。深入分析两次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对于在新形势下运用财政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财政扩张     
《新理财》2010,(12)
从1998到2008,十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一次轮回。积极,财政人都知道,意味着财政要把难题自己扛在肩。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经济难题开始转化为财政难题,然后由财政去解决。所以,积极,意味着沉重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与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形势严峻,有效需求减少,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积极性的财政政策,有效地扩大了内需,弥补了外需的下降。本文以两次经济危机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手段,总结归纳应对经济危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积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会财会》2009,(1):36-37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决定对财政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再次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将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新形势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有哪些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8月以来,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今后仍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会取得明显成效?这是当前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为什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是由当时经济形势决定的。我国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于1996年实现了“软着陆”,由此带来了“两个转变”。一个转变是,由卖方市  相似文献   

6.
从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再到2020年及以后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与推动经济复苏,积极财政政策发挥着推动经济企稳向好的关键作用,但同样也因其可持续性和有效性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变化而引起广泛争论。为此,回顾积极财政政策的整个历史脉络,有助于我们在观察历史的基础上理解当前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展开的方式。从体制环境、政策工具和政策成本等角度努力求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不难发现:其一,财政体制是适应和支撑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运行的关键。财政承受力决定积极财政政策的信心和底气,而体制与政策的匹配有助于提升政策运行的效率。其二,中央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会促使地方政府做出不同反应,积极财政政策能否产生预期效果取决于中央和地方目标、行动的一致性。其三,政策成本的类型及其可被消化的程度决定着积极财政政策空间的大小。这就要求政策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盲目救助,而是真正地将政府财政作为转化为与社会主体协力应对危机的行为,以发展活力消化政策成本。进一步将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融入对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与全球经济危机应对的思考中,可以得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未来方向在于处理好体制改革与政策选择、短期调节...  相似文献   

7.
张龙清 《金融博览》2009,(18):48-49
2008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金融市场紊乱和经济下滑接踵而来。受此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下跌,发行数量急剧减少,国内银行理财业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境。不过,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全球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在2009年年中出现回暖迹象,金融市场也逐渐恢复常态。与此同时,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我国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我国出台积极财政政策,十年之后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再次启动。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异同问题,可以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背景、条件、内容、效果等雏度进行系统考察和深度分析。总体来看,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借鉴了十年前的成功经验并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有望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内发挥出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是相对1998年以前实行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而言的,主要内容或代表性事项是以扩大内需、经济扩张为导向,通过长期国债筹资增加财政  相似文献   

10.
从1998年开始,中国为了防止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1年底,我国政府累计发行国债5100亿元,带动了1万亿元以上的银行配套资金,完成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作为—项应急性的短期政策措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确实对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一项短期的宏观政策措施不可能长期实行下去;正如财政部长项怀诚在2002年早些时候所指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定要逐步淡出,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也没有—个国家的财政部长能够长期地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出问题。”那么,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后,货币政策应如何调整呢?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其风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5年多来,积极财政政策对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实施时间的拉长,政策风险也在不断增加。积极财政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政策风险的多样性。对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一定要全面把握、综合评估,以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加大风险防范力度,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易澳妮 《新理财》2023,(10):19-21
<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战略意图,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自1998年诞生起,历经四次演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财政政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政策的增长效应、协同联动、结构优化和可持续性,奋力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能。  相似文献   

13.
积极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1998年以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进行简要回顾 ,初步总结了四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进而提出对宏观调控的三点启示 :对财政政策的运用应当从整个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把握 ;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应需要注重其供给调节的功能 ;对财政风险应当联系整个经济的风险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1998—2004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践表明,政策效果有待时日,不是立竿见影。因此,尽管正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也不能过于乐观,要力争实现GDP增长率达到8%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一、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自2008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总基调一直是“积极的”,但每年的“积极”程度存在差异,这从《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修饰词上可以一窥端倪。近七年来财政政策修饰词一直都有“增效”一词,这体现了近些年来财政一直在优化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中央果断决定,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今,积极财政政策已经  相似文献   

17.
两种属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及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由于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构的差异,将会形成效率型与稳定型两种属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而它们又将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而导致不同的政策效果。1998年以来,我国所实行的效率型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严峻形势。为了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保证改革的稳定环境,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应由“效率型”转向“稳定为主兼顾效率”的复合型积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财政状况日益严峻,财政风险已很明显,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9月全国财政收支相抵,盈余12518.72亿元,积极财政政策扮演此次反危机对策主角,实属理所当然。那么,在此次反危机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于落实监督、改善民生和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经济环境下财政收支乘数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1997年起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长率放缓,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及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下降现象。1998年、1999年我国政府针对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状况,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从前几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紧”,转而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运行初期,确实是扩大了需求,使供给过剩、库存增加的状况有所缓解,在1998年第四季度和199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出现了某些好转迹象。但到1999年第二季度积极财政政策动作未满年一年时,又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工业增长速度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的状况。为什么在西方从理论到初中效应都很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于启动我国社会需求的效应却没有那么迅猛?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作用?本从我国现有社会经济环境财政乘数效应的发挥入手,对此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