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时,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了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断奶”,即逐步减少以至取消对有关农业经济技术部门(主要包括农技、多种经营管理、水产、农机等部门)的财政供给,以企业化为目标,使它们转化为服务实体,通过市场供求调节其服务行为,令其“找米下锅”,促进服务工作。这种设想,就精简政府机构人员,减轻财政负担而言有一定现实意义,但是对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则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在归纳并总结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国家计划项目的背景及现状基础上,分析第三方机构发展的背景及现状,并提出发展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改变目前政府力量过于强势,而市场力量过于薄弱的不均衡状态,对政府的体制、机制进行实质性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内在体现,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机构臃肿是中国行政体制中的顽疾,是一个肉眼就可以看见的问题。多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效果一直不甚理想。事实上,世界上无论任何政体,凡是行政机构,大多有自我膨胀的冲动。行政机构自身就有揽事、扩权的趋向,如果不加以强力遏制,它自己就会越胀越大,体型越来越庞大.  相似文献   

6.
7.
政府机构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协调部门运作、提高服务效率的必经之举,自1982年以来已走过30多年历程,刚刚进行的这轮大部制改革,则是在新一代中央领导层提出的中国梦背景下稳步展开的。文章从政府机构改革的视角,以中国梦的实现为导向,探讨如何以严谨务实的原则和科学法治的精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引起各方的关注。这一吻合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机构设置惯例的改革思路,被学界诠释为:在政府部门设置中,一个部门统一管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为此,有关专家认为,现有国务院部委将面临整合,逐步向大交通、大文化、大农业、大环保等模式过渡。  相似文献   

9.
10.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于一体的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再加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历史欠账太多,因此其所需要的资源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建设过程是相对漫长的、艰巨的.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政府的有限智识和有限财政来建设,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第三部门无疑是其中的一支极为重要力量.而第三部门本身所具备的优势又可以使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独特作用.但目前现实的诸多制约又影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当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创设良好环境,推动第三部门尤其是农村第三部门的发展,并整合城乡第三部门的资源,进而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东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设计与政策适应性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林业"三定"时期"均山"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的基础上,从林改制度设计与政策适应性调整的角度,对广东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与高度概括,充分肯定了广东对集体山林实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具体做法,指出了林改制度设计的路径选择,分析了广东集体林"合作共有"的产权模式,并针对提高林改工作的绩效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政府职能与政策保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从维持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率、发展基础事业3方面分析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定位。同时,提出并论证了林权制度改革中政府应该及时调整国有林地经营方式、林木限额采伐、林区管理模式、林地承包经营权、市场运作方式、森林保险机制等几个方面的林业政策,进而构建了清晰的、排他的和可交易的林业产权,促进国有林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明确政府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的职能、职责,理清入市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概括总结法,以14个入市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为分析范本,析取合同条款中映射出的政府角色,并从入市全流程视角剖析政府在入市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路线。研究结果:(1)入市中的政府角色主要体现在构建制度环境、培育市场、市场准入管理、协调收益分配和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2)政府角色不能超越入市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底线,需加强防范政府角色错位、越位和缺位风险;(3)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应是当前阶段政府角色的价值追求。研究结论:政府应继续充当"掌舵人"角色,优化规划编制,强化用途管制与批后监管,指导监督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在此基础上,还权于市场,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林纸结合的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伟平 《林业经济问题》2000,20(4):193-197,206
本文回顾了林纸结合的改革历程 ,对当前林纸结合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剖析 ,探讨了林纸结合改革的方向 ,指出改革的主要方向不能放在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 ,也不能把改革重点放在木材税费改革上 ,而应把重点放在企业。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现状;指出监督机构和人员缺乏,监督体系不健全,信息机制不活,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地方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错位等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缺陷;提出中国进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设想;建议对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制度进行调整: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监督系统的职能定位,其次要建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与监督机构、人员的定额配备指导制度,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执行资源林政岗位主要负责人上管一级制度。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履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的有力抓手。文章分析了自然资源监管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自然资源监管领域存在统计标准有差异、监管法律支撑不足、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制度惯性和制度变迁、成本和效能四个维度认识自然资源监管中存在的关系;最后在"四个治理"的基础上提出要注重监管的系统性、依法性、综合性和源头性,从而构建起优化协同高效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面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安排 ,地勘单位如何应对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浙江省直属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政策内容 ,从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内容 ,事业单位的分类及改革要求 ,改革的配套政策等 ,针对地勘单位的现状 ,就地勘单位的改革提出了事企分开运作———产权制度改革———事企彻底分离的总体思路 ,对改革的实施提出一些原则和步骤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能拓展与价值显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并显化土地功能与价值,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矛盾的两条基本途径。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1)强化土地权能,让乡村成为土地多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2)围绕乡村自然资本加速增值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让乡村成为自然资本增值最快的地方;(3)以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塑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让乡村成为回得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顾芳  马天乐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4):224-226,238
本文基于实际调查,从发展领域、发展模式、发展速度三方面阐述了江苏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并研究其存在的诸如林业产权制度不完善、采伐限额的限制、筹集资金困难等问题,提出赋予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排他性产权、赋予林木采伐权、完善森林资源评估等解决江苏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障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土地整治制度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转型方向及其制度构建。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功能与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制度层面为土地整治转型提供重要思路;(2)土地整治在资金融合、公众参与、资源利用、要素整合、全域规划和动态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支持土地整治转型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的本质是以资源利用效率为落脚点,通过人地关系转型,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增加区域整体福利;(2)以"需求评估—规划引导—权益保障—融资共建—标杆管理—科技服务"为一体,联动、协调的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制度体系,可为新时期土地整治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