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企业价值观的相容或相似对不同国家企业共生的重要性;分析了东亚主要国家企业价值观的共性和个性,特别是我国企业存在的不足;指出东亚企业要实现和谐共生,必须以儒家价值观为基础,加强继承和创新,构建统一的东亚企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东亚地区作为国际分工最为深入的国际区域之一,形成了基于产品内部的价值链分工体系。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其企业在东亚广泛进行生产配置,所形成的供应链在东亚区域分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两大外部冲击下,日本在东亚的供应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某一角度反映了东亚区域价值链的调整内容和发展方向。中美贸易摩擦对日本东亚供应链的影响在宏观层面表现得非常清晰,它加速了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向东南亚及南亚国家的转移,从而导致了生产配置向上述国家的转移和扩展;新冠疫情对日本东亚价值链的影响更多地反映在微观企业行为上面,为应对经营困难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分布在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日资企业从采购、生产和销售以及技术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整,以摆脱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和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后疫情时代东亚供应链会开始进一步调整,其影响因素包括投资东道国的人力成本、宏观经济环境等基本经济因素、国际关系格局和新兴技术革命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大变革等。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共生理论为指导,首先得出集群企业是基于“分工一合作一营销一服务”价值链的共生体,并从环境、动力和阻尼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企业的共生机制构成;其次,沿价值链,分别剖析了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外部环境诱导与内部动力因子;最后,从消除共生阻尼视角,阐述了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共生环境诱导一共生动力因子的耦合。  相似文献   

4.
东亚模式:危机过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所谓‘冻亚模式”是指东亚地区基于‘东亚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实现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所谓‘东亚价值观”,是指东亚地区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指儒家文化对这个地区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的重要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形成以东亚地区为主体的一种价值观念的意识。以1997年7月初泰铁贬值为开端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不少人,包括东亚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和传媒,对东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东亚模式”以及作为其基础的“东亚价值观”已经过时,东亚…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轨迹表明,一个国家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向前,已不仅仅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宏观经济质量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人们对“东亚模式”的反思,得到一个重要启迪;再也不能盲目追求企业的规模了。片面“做大”企业,易染“肥胖症”和“恐龙病”。  相似文献   

6.
东亚经济出口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从贸易的总量指标方面比较了东亚8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贸易差额及贸易结构状况;其次从行业分析方面研究东业经济的出口竞争力,分别采用ITC 国际贸易数据库测算了东亚经济的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分析了东亚国家或地区在1位数SITC产品分类上的出口竞争力强弱状况,另外也利用ITC衡量贸易绩效的TP指数从14个产品部门比较了东亚经济的出口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对于东亚经济的出口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关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强弱的一些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7.
刘志扬 《山东经济》1995,(6):44-47,36
儒家的“人和”思想与现代企业经营刘志扬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儒家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作为个人因素,人们注意到了东亚劳动者的勤奋、克俭及好学;作为组织因素,人们关注的则是儒家对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视,这就是所谓“人和...  相似文献   

8.
浅析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复兴、原因及不确定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海 《亚太经济》2002,356(4):3-7
本文扼要回顾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复兴过程,认为自发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各国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各国政府偏好和观念的转变是东亚区域合作取得进展的根本动因。但是,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前景并不确定,有赖于中日互信的建立和美国对东亚合作的态度。东亚区域一体化最终取决于区域内国家(地区)的远见卓识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释了企业文化的含义、范畴,论述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探讨在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核心理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符合企业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强化价值观的应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低碳”这个词已经成为评价城市及国家实力的新标准。对企业而言,低碳不仅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战略;对公众而言,低碳不仅是现代文明新潮流。同时也见证了一种消费理念的转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青睐追求。  相似文献   

11.
许冰  杜云杰 《特区经济》2005,(12):302-3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9%以上的高速度增长,被国内外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部分国外经济专家研究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高储蓄、高投资,而不是依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断言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不会持久(Lau & Kim,1992;Young,1994;Krugman,1994).1997年下半年以来席卷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导致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似乎也部分验证了上述论断的正确性。由于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雁行模式"衰落和以此为基础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兴起为中国提升其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机遇。本文证实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正在形成并且中国已经参与其中,进而分析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的现状和挑战,认为中国必须利用东亚区域分工模式转变的机遇,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采取措施提升其在区域内生产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纪检监察干部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分析了当前纪检监察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必要性,探讨了纪栓干部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要注重宣传,营造践行纪检监察干部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加强教育,筑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典型示范,引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东亚货币合作:一个简单的制度分析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尝试性地引入一个新的简单的货币理论研究框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演进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即把影响东亚货币合作的因素嵌入到制度的“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最后导出一些对东亚货币合作进程较为有益的启示,如制定意向性的货币合作趋同标准、挖掘和宣扬东亚共同价值观、大力推进“硬制度装置”建设、中日担负起制度变迁的初级行为团体责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共生模型,利用2014~2021年RCEP成员国的政府种群、国内和国外金融机构种群以及科技创新产业种群的数据,测度了科技创新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共生水平,并通过该共生水平计算的引力矩阵作为权重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成员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首先,RCEP协议签署后大部分成员国的共生水平增加,且非东盟与东盟国家之间共生水平的差距缩小;其次,成员国内部金融开放度、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支持均能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最后,成员国之间政策性金融支持、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支持、人才投入和金融开放度都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在RCEP协议签署后随着成员国共生水平的增加,政策性和银行业金融支持的空间溢出效应上升,且证券业金融支持与金融开放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依然正向显著但略有下降。文章认为,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府应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科技与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并鼓励企业对接国际先进标准,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难题中国人民大学理论所王达品自60年代亚洲“四小”经济起飞,70、80年代东盟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来,东亚经济越来越引起世界的重视,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亚洲“四小”持续发展,其间虽有起伏,但近...  相似文献   

17.
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政治基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亚经济货币金融合作问题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引起该地区的高度关注。本文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现状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前景一一即该地区能否进入货币合作的第二阶段——进行了政治和经济的分析。论文的结论是,第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现处于初级阶段,即准备阶段;第二,从静态上分析,该区域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但是却具备了最优货币区的第一个动态标准;第三,该地区建立货币区的政治基础还很薄弱。  相似文献   

18.
“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东亚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对“东亚模式”的种种非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启示是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大力发展科教,并就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同,但更多的企业由于没有形成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观念,没有采取适用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使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将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确立置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首位;企业制度建设应与企业价值理念和精神建设相辅相成;发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创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20.
海尔模式:制度与文化结合的典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员工行为有两大动力系统;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员工管理的实质是将这两大动力进行整合,并使之协同贡献于企业目标,由此决定管理的两大切入点;制度与化,制度是以强制为手段,以利益为杠杆,作用于人的自我动力系统;企业化与企业精神则是以价值同化为手段,以责任与理想的强化为杠杆,作用于人的超我动力系统,制度与化结合就能使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协同作用,共同指向并促进企业目标的完成,海尔模式包含一个清晰的三步曲:“提出理念与价值观;推出代表理念与价值观的典型人物与事件;在理念与价值观指导下,制定保证这种人物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管理三步曲构成了海尔模式的实质,也使海尔模式成为制度与化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