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静 《中华商标》2001,(10):14-14
为全面展示我国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标事业的发展和企业商标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加大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促进商标事业的发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由中华商标协会主编的商标专业性书籍《中国驰名商标、省(自治区、直辖市)著名商标名录》.已于近日出版。  相似文献   

2.
吕珊 《中华商标》2006,(9):9-11
晾衣架、燃气灶、整体橱柜,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三家公司,因为一件驰名商标,惹来官司不断。近日,围绕“好太太”商标的使用问题,广州、中山、宁波三地的三家公司再次对簿公堂。在当今社会创立驰名商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然而,由这场声势浩荡的商标大战引发的对驰名商标保护力度、保护范围等问题的思考,不仅成为业内人士纷纷关注的焦点,也为社会上对驰名商标的误读敲响了警钟。日前,就“好太太”商标纠纷一案,我刊邀请众多商标界知名学者、专家进行了讨论,希望通过探寻立法本意和宗旨,更清醒地认识驰名商标制度及其使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商标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驰名商标已成为国际社会一致保护的知识产权。与普通商标相比,驰名商标显示出专有独占性特征,如超越地域范围的垄断权、超越先申请原则的注册权以及严格限制的转让权和许可权。自《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提出驰名商标保护以来,虽然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自新《商标法》实施以来,甘肃省的商标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省工商系统商标管理机构日趋健全,商标行政执法队伍逐步壮大,全社会的商标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企业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积极性高涨。目前,甘肃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甘肃省著名商标”89件。  相似文献   

5.
《中华商标》2005,(5):73-73
目前,在广州市8万多家民营企业中,拥有1件中国驰名商标、15件广东省著名商标以及92件广州市著名商标——占该市著名商标总数的28%,为该市保护知识产权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其中,广州市工商局以一系列积极措施全面推进以商标为核心的名牌带动战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民营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驰名商标.在我国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其中又可分为注册驰名商标和未注册驰名商标。对于驰名商标跨类侵权问题的讨论.是已经在我国获得核准注册的驰名商标。而不包括未注册驰名商标.因为未注册驰名商标并不涉及跨类保护问题,更勿谈商标跨类侵权。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地理标志现状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长勇 《中华商标》2008,(12):27-30
一、基本现状 (一)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申请量大幅提高 截至目前,山东省农产品商标注册量为37273件,约占全省注册商标的23.4%。在全省37273件农产品商标中,其中涉农驰名商标30件,占全省驰名商标176件的17%;涉农著名商标412件,占全省著名商标1676件的24.6%,涉农驰名、著名商标涵盖了农、林、牧、副、渔各类产品。这些驰名、著名商标的认定和公布,大大加强了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8.
赵春雷 《中华商标》2006,(12):33-34
驰名商标的证据认定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讨论的问题,本文要探讨的是在依据商标法第十四条考察商标是否符合公众知晓程度、使用宣传情况、受保护记录等要求时,商标主管机关或司法机关所采信证据的范围,是囿于申请驰名商标保护的商标的相关证据,还是可以一并采信与申请驰名商标保护的商标显著特征相同、并由同一主体注册或使用的商标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我在逛街时注意力总是被那些形形色色的商标所吸引。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很多商标都使用了汉字和拼音组合的方式。通过进一步的搜索,我极为惊讶地发现除了一些不知名的厂商在使用拼音商标之外,很多著名商标乃至驰名商标也在商标中带有汉语拼音,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和《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的有关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最近新认定43件驰名商标。其中,40件商标的所有人为国内不同所有制企业,1件商标的所有人为我国台湾地区企业,2件商标所有人为外国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驰名商标不仅在国内可以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在国际上依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也得到认可、保护。驰名商标属于一种无形资产,代表着优良的质量、质量的长期稳定性、对购买者心理享受的满足程度等,其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对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争创驰名商标已为企业所共识。一、驰名商标的含义驰名商标是指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商标所标示的某  相似文献   

12.
根据商标淡化理论,驰名商标可获得跨类保护,但跨类保护并非全类保护,应综合考虑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驰名商标与被诉商标使用商品间的关联程度等因素,对被诉行为是否会导致驰名商标的淡化进行认定。驰名商标获得反淡化保护的基础在于驰名商标显著性的减弱或者商誉受损,而非商标识别性的破坏,故获得反淡化保护不以造成混淆为前提。但同一被诉行为有可能在部分公众中产生商标混淆,在部分公众中产生商标淡化,均构成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13.
驰名商标保护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驰名商标,是对英文“well—knownmark”的意译,目前,各个国家基本上都在商标制度中确立了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最早提出驰名商标保护问题的是在1911年修改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华盛顿外交大会上,由法国率先提出。法国当时的建议是,在原属国已经注册的商标只要在其他成员国首先使用,即使后来有人注册了这一商标,也有权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先注册商标被登记为商号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后商号的权利人恶意登记与在先注册商标相同的商号,最常见的便是大量商号“傍”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的情况,如近几年的“星巴克”商标侵权案、蒙牛乳业与蒙牛酒业纠纷案等都是这类侵权案件的典型代表。对于这种情况,法院主要通过认定在后商号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或保护在先权利等途径来判定在后商号构成侵权,以此保护在先注册的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案件处理的需要认定驰名商标,不满足驰名商标保护条件或普通商标足以保护的,就没有对商标是否驰名的事实进行法律确认的必要。已注册商标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保护,一般无需认定商标是否驰名,除非针对恶意注册超过5年的在后商标。“按需认定”原则旨在服务驰名商标保护,防止驰名商标认定“异化”,增强驰名商标认定的正当性和公信力。但是,将驰名事实单纯作为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要件,“按需认定”限缩成侵权行为成立判定之“需”,容易不合理地减损已注册驰名商标保护法律效果,违背驰名商标保护意旨。  相似文献   

16.
驰名商标和中国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标,俗称牌、牌子、商牌、货牌、品牌、牌号以及贸易牌号,基本作用在于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但都有各自不同的内涵。驰名商标,俗称名牌,是在一定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声誉的商标,其作用已远远不止于区别商品的来源和服务的提供者,还代表着其赖以驰名的丰富内涵和综合竞争力。商标是一种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驰名商标是商标中更具价值的知识产权,更容易受到他人的仿冒侵害,因而受到法律更宽和更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普通商标不能跨类保护,只有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才能享受跨类保护”。这个说法务必引起我们的注意。“跨类”一词不是《商标法》语言,任由使用但无准确定义,很容易用错。如果“跨类”所指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下称“《区分表》”)中不同类别的商品,由于《区分表》“不同类别或者同类不同组别可以有类似商品”,那么,即使是普通商标,  相似文献   

18.
攀钢实施商标战略,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生产制造质量合格的特色产品;明确商标管理机构,落实人员,制订、完善制度;精心策划,设计商标图形,做好商标注册;精心使用、维护商标,培育重点商标品牌;认定"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攀钢将开展商标管理优化工程、商标地图工程、商标组合工程、驰名商标工程、价值评估工程和立体保护工程,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新 《中华商标》2011,(12):45-45
近年来,山东省临沭县工商局充分拓展监管服务职能,惩防并举,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助推全县商标战略驶上"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注册各类商标达2000余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件、山东省著名商标1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2010年底临沭县被确定为"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县",这也是临沂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相似文献   

20.
保护商标权的精髓是保护合法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这里从商标工作者的角度对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依据及其法律意义谈几点看法。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因为这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一、未注册商标保护的问题,二、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三、通过使用产生显著性的驰名商标保护。对现在发生的争论,怎么看待,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予以保护是否具有法律依据呢?答案是明确的,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予以保护不仅具有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