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方志 《黑河学刊》2010,(11):157-158
学校教育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虽然社会各方面强调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均衡还是一个理想模型,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均衡现象,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浅析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均衡现象,并提倡在学校教育中做到社会性别平等,因为学校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均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成长发展十分重要。培养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根本途径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渠道,社会教育是环境保障。只有三种教育彼此协调、互相促进,才能在培养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方面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丹 《理论观察》2011,(4):50-51
目前国际上兴起了一股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浪潮,要求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政策考虑范畴,促使男女共同参与和受益。这是促进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战略和途径。当前氟国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并未纳入社会性别因素,其政策是中性的,忽视男女差异,结果是加剧了男女两性的不平等。针对我国城市医疗保障制度中的社会性别盲区及由此造成的种种问题,政府应积极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性别主流化.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决策层中女性的地位、进行医疗需求分析和政策评估、进行社会性别预算、进行人员的培训与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社会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4.
解答一个价值数亿美元的问题 索尔·辛格先生说,他在写作《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之前,深入考察了以色列社会环境,发现以色列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是以色列有着一群杰出的投资人士、创意人士和外交人士,于是他就为读者逐一揭示以色列是如何将外部不利的环境加以转化。  相似文献   

5.
吴自强 《黑河学刊》2012,(7):183-184
享受和男子一样的遗产继承权是提高女性地位的重要方面,受传统婚居模式和传统继承模式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女性继承权受到剥夺的现象。现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村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农村遗产继承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根据该区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保障女性在遗产继承中的权利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从而为促进乡规民约的修正、为促进男女平等提供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性别一直是女性主义学术中最热门的概念之一,而对于在性别关系中争取平等与保持差异的论争也一直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研究、梳理、总结西方女性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的发展脉络、理论观点,更是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紧抓时代脉搏,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平等和个性解放提供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胡扬名 《黑河学刊》2008,(4):137-139
关注性别平等,探索其解决之道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透过共生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和谐社会理论等多维视角来解读性别平等,对揭示促进性别平等的社会意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公共管理、加强性别平等观念宣传、完善政策法规、整合公共资源等公共管理实践与政策创新来促进性别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成长发展十分重要.培养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根本途径是家庭一学校一社会的合力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渠道.社会教育是环境保障.只有三种教育彼此协调、互相促进,才能在培养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方面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寡民、资源匮乏的国家,却有发达的科技和大量优秀人才,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文章通过概述以色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并分析以色列经济竞争战略、竞争目标、竞争手段以及和中国的合作前景,得出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红玫 《发展》2006,(9):113-113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民主化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表现突出,越来越明显的男性性别弱势现象,直接影响了我们教育措施和教育行为的有效性.为使学校教育更协调、更稳定地发展,我们必需注重认识教育中的男性弱势的产生和影响.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宋华  祝亚伟 《理论观察》2008,(3):126-127
春晚小品塑造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女性在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中的变迁。女性形象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女性地位的典型再现,是社会各种权力关系微观运作的生动体现。媒体是否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再现社会事实,对女性的发展至关重要。两性关系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两性政治权利平等和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基础上的和而不同,人们期待着两性作为传媒主体、传媒内容和传媒受众真正平等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一直以来存在不公平问题,对于社会的和谐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起点、收费、资源配置、地位不平等和不公平问题。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求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季文星 《魅力中国》2010,(20):292-292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宗旨是提高学习质量。然而,在现实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是否在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它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教育技术来优化物理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硬件资源缺乏多年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我国中小学硬件资源存在着配备不均衡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学校。目前。只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学校具备丰富的硬件。而在经济实力薄弱的学校,硬件资源极其匮乏,只是拥有黑板、粉笔而已。没有实验仪器。更没有计算机、投影仪等、硬件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是我党执政后高度重视的问题。农业经济体制决定着农村、农民问题的性质和变化。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通过农业经济体制来实现。在纪念建国60周年的时候,研究农业经济体制的变革历程.将对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建涛 《魅力中国》2013,(31):249-249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厌学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一种厌恶感,学习动力不足,往往对数学课采取一种敷衍的态度,迫于压力而勉强完成各项数学活动,因而数学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致使中职学校出现了庞大的数学学困生.如何有效地转化这庞大的数学学困生,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广大职教战线的数学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中职数学的教学改革进程,在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实践表明有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第一次,女性登上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位。在克里斯汀·拉加德总裁的领导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让性别平等“主流化”。拉加德最近指出,女性是否能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机会,参与和推进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不幸的是,尽管许多国家有了可观的进步,但世界劳动力市场仍存在性别鸿沟。  相似文献   

17.
张霞 《发展》2008,(11):93-93
随着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基础教育领域,“因材施教”和“因性施教”都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基本要求。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因性教育”已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近日,拜读了华东师大丁钢教授和上海师大岳龙教授撰写的《学校环境中的教育平等——基础教育中男性弱势的调查及思考》一文后,引发了一些思考,对文中的个别观点不能持赞同态度。  相似文献   

18.
吕锦荣 《魅力中国》2013,(31):42-42
在一个企业中,政工工作的开展和对人力资源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个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中都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两者在企业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密切的,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相似性:都是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和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的补充以及完善。合理有效地将这两个工作结合起来。可以将两者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起到双赢甚至是多赢的效果。文章对企业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针对两者的结合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法.以实现两者结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张永丽  田松美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49-52,86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描述了建国后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实践措施及其影响,对如何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但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存在着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就业难。因而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实现两性和谐发展,为女大学生开拓广泛的就业渠道,实现男女平等,人尽其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