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蒋礼  施韬 《西部财会》2007,(3):55-57
股利政策含有股利支付数量和股利支付方式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出发,分析由其导致的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两类代理问题;然后运用代理成本理论定性分析这两种代理问题会导致上市公司选择怎样的股利支付形式;从而给出股利支付形式选择的合理解释,并提出规范我国股利政策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财务决策,其主要目标是确定合理的股利支付率和股利分配形式。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既关系到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制定股利分配政策受到诸如法律性限制、契约性限制、企业内部因素以及股东意愿等多因素的影响。 一、我国上市公司胜利分配政策中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形式比较复杂,股利分配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主要表现在: 1.股利分配形式多样化,现金股利并不是股利发放的主要形式。如表所示。 深沪两市1997年、1998年A股股利分配情况从下表可以看…  相似文献   

3.
胡凯 《广西会计》2003,(4):28-29
一、各国的股利政策1 股利支付形式股利的支付形式主要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和股票回购 ,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是最常用的两种形式。如果从全球视角考察国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践 ,那么可以发现 ,派现一直是公司主要的股利支付形式 ,股票股利却不像我国那样具有普遍性。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对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与国际上通行做法不同。发放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是根据发放的股票股利金额 ,把未分配利润转入股本与股本溢价。国际上一般按照股票市场价格计算转入金额 ;而我国则按照股票面值计算。举例而言 ,某公司已发行股票…  相似文献   

4.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考察了股改前后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主要探讨了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股改前,股份流动性、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均不显著;股改后,股份流动性与现金股利支付呈显著负相关,但股权集中度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国由于股权的分置,支付现金股利成为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主要形式。本文使用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大股东侵占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大股东侵占度能够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国有大股东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而其他大股东不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6.
许华丽 《现代企业》2004,(12):34-35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又称红股、送股)两种,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常常被上市公司作为股票股利的一种替代品。此外,还有非良性现金分红公司增多的新问题。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仍然存在现金股利支付率偏低、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送股和转增股支付与股价的波动相关性大这三大老问题。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纵观国际证券市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倾向于采取平稳的股利支付政策,股利支付率几乎不受公司利润波动的影响,公司管理者在确信持续增加的利润能够支撑较…  相似文献   

7.
我国由于股权的分置,支付现金股利成为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主要形式.本文使用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大股东侵占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大股东侵占度能够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行为;国有大股东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而其他大股东不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8.
任青珍 《财会通讯》2014,(10):68-71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对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选取2007年至2011年A股采掘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对股利政策与RE/TA、是否支付股利与企业价值以及企业价值和RE/TA的相关性研究后发现:企业的股利发放是有生命周期的,而且是否支付股利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从生命周期看,股利政策与RE/TA正相关,企业价值与RE/TA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三大决策之一,它决定了流向投资者和留存在公司以图再投资的资金数量,还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关于公司经营业绩的信息。股利政策主要包括股利政策类型的选择、股利支付率以及股利支付方式的制定等基本内容。本文对上市公司2006年的股利政策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发现了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股权结构与公司的股利支付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财务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选取2002~2007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国有企业为样本,结合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构建模型,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比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对每股股利和股利支付率显著正影响,法人股比例对每股股利和股利支付率负影响,但显著性水平不高,流通股比例对每股股利和股利支付率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1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为起点,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1 ̄2005年度现金股利分配情况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以后由于政策性和公司自身原因,派现上市公司所占比率出现小幅回落;A股上市公司在收益质量不高的情况下,明显存在超能力派现的现象。而股票获利率高于无风险利率水平的公司比率上升,是理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公司经营过程中重要的股利政策,已经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将这些研究集合在一起,对股利政策的类型、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传统的股利政策以及股利政策的现代理论发展进行介绍,从而为中国公司制度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于公司自觉的现金分红行为,强制分红政策在矫正公司分红行为的同时,会激起高管的消极抵制,所以它能否有效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尚难预料。为此,建立了一个混合策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说明了强制分红政策影响代理成本的作用机制,并将2011年出台的强制分红政策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强制分红政策能否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实证研究发现,强制分红政策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代理成本。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中小板和微股利的上市公司而言,强制分红政策可以更加显著地降低那些主板上市公司和正常发放股利的公司的代理成本。研究结果不仅支持了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而且为进一步完善公司股利政策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股利政策是公司理财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司股利政策的制订受诸如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司自身财务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沪市100家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公司规模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并提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金股利的逐步攀升与稳定是2000年以来资本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上市公司的这一行为标示了股利政策的变化。本文的研究表明:股利政策由股票股利逐渐演变为现金股利是制度演进的结果,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条件下,由于投资者不具有现金股利对公司价值的较强信念,现金股利不能够成为传递价值信息的信号,当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在发展过程中的行动,逐渐使得市场对于股利政策所体现出来的公司价值具有较强的信念时,现金股利就可以成为公司有效表达私人信息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它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仅人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是非理性出发,提出要优化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使之树立为股东增加财富的思想,注重股利政策的连续性,给投资者带来现实的回报。最后在分析了制约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之后,创造性地提出了股利优序分配理论。作为对此理论的补充,进一步提出上市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优序股利分配政策以供上市公司借鉴,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提高企业价值。这些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股利政策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婷婷 《价值工程》2008,27(1):142-144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股利政策的传统理论、MM理论、税收效应理论、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沪市2003年单纯派现公司和不分配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是否分配现金股利、不同支付水平的现金股利以及股利的增加或减少等事件的市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现金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在我国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市场对现金股利宣告没有反映,现金股利政策不能有效地发挥信号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来臣军 《价值工程》2006,25(9):146-148
股利政策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之一,因为股利分配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决策层最为棘手的问题,而公司治理理论是构建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理论基础。本文对股利政策和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7~2011年7402个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及现金股利分配力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就越低,而且分配的每股现金股利值也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正向真实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