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信贷资产监测考核制度,就是以信贷资金使用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中心,通过会计帐户和信贷员贷款辅助帐,对非正常占用贷款的总量和逾期、呆滞、呆帐结构贷款变化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并据以考核金融企业和信贷部门信贷员经营管理水平的管理制度。建立信贷资产监测考核制度,有利于信贷、会计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完整、真实、及时、准确地反映信贷资产的占用形态,增强信贷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促进非正常贷款的清收,活化和节约使用资金,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各方面信贷资产制度建设,实施集约化经营计划,提高银行企业化管理水平;有利于监测分支机构信贷资产占用总量结构变化,正确评价各级行信贷资金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金融企业自我约束力;有利于实行承包和各项信贷资金管理责任制,提高干部的管理素质,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立条件。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   当前困扰农行经营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而资产质量不高的根本性原因是全行信贷结构布局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信贷结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客户结构低层次,业务结构布局缺乏先进性。现有信贷存量行业结构中,缺少一批具有较长生命力的朝阳行业,基础性产业、行业及高新技术少,相反贷款存量中,在行业竞争过度、产品过剩、受宏观调控和市场冲击大的纺织、轻工、建材、供销社等四个行业中的贷款占用极高。以浙江分行为例 (下同,数据不含宁波 ), 1999年末达 227. 35亿元,占到全省…  相似文献   

3.
信贷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信贷结构调整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调整的进程一直比较缓慢,结果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 一、主要表现:优化信贷结构,是银行整体功能发挥的本质要求,经过几年的调整,无论是总体还是局部,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这种调整的迟滞性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加工产业占用贷款多、基础产业占用贷款少,比例严重失衡:低技术项目占用贷款多,高技术和终端产品企业占用贷款少,科技含量低;重复建设项目占用贷款多,新开发项目占用贷款少,趋向性较为严重;二三级和等外企业占用贷款多,特一级信用企业占用贷款少,结构优化反差。  相似文献   

4.
金融企业信贷资产的占用形态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社会主义金融企业的信贷资产监测考核制度,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我们在清理信贷资产工作后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总行的领导和关怀下,我省农业银行在清理信贷资产验收工作中初步建立了一套对信贷资产的监测考核制度并取得初步成效。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联系工作的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金融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商业银行是否盈利和盈利多少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农村信用社对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采取了许多好的措施,例:贷款“三查”制度、审贷分离制度、信贷资产质量监测考核制度、量化贷款风险度制度、风险保障制度等,但这些大都是从企业外部对企业进行调查、反映、监督和施加影响。而缺少一种能促使企业内部进行自我制约,尽心尽力来归还农行、信用社贷款的有效措施。即没有把贷款与企业内部个人(特别是厂长)的经济利益挂钩。为什么在国有、集体、个体贷款中,资产质量个体最好,因为其与个人利益结合最为密切。由此推断,对借款企业追加厂长(经理)私人财产(或家庭财产)作共同保证人是信用  相似文献   

6.
信贷资产监测,旨在提高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信贷资产监测澄清了底子,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情况,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然而,在稽核中也发现,监测工作在操作要求上以及帐表的设计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状 1、监测数据反映不够真实。实行信贷资产监测以来,清收非正常贷款任务被纳入硬指标考核,并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  相似文献   

7.
(一) 农业银行从1988年全面清理信贷资产以来,遵照总行“信贷资金集约化经营计划”的要求,抽调了一大批业务骨干,由点到面,全面展开。对摸清信贷资产家底,盘活控制非正常贷款前清后乱、边清边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是,由于各级行领导认识不够统一,重视程度不同,清收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极不平衡,掌握的标准松紧不一,以及受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非正常贷款前清后增的不正常现象和非正常贷款比重加大的问题。以张家口农行系统工商企业贷款占用结构状况为例,其情况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贷款长期粗放管理所带来的弊端已经逐渐暴露。不良贷款占比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用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有必要实施贷款核查,逐社、逐笔核实贷款,摸清信贷资产的结构和占用形态,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一、贷款核查摸清信贷资产情况   根据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贷款核查以县联社和县人民银行联合组织实施,这样既体现了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支持,又体现了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两家单位分别抽调机关干部组成若干个联合核查组,逐社解剖和清整。…  相似文献   

9.
一、信贷资产保全面临的难点当前信贷资产保全方面存在的难点主要有:1、信贷资产整体状况欠佳。从河南省贷款五级分类情况看,不良贷款(次级、可疑、损失贷款)占比较高,信贷资产保全的压力较大。2、信贷管理方式还不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一是由于贷款投放与粮棉物资入库存在一定时间差,如果疏于管理,投放时就易产生资产风险。二是如果收购后价格走低,信贷资产的完整性便难于保全。三是在库存及销售环节约束手段乏力,企业擅自销售仅有“停贷”这一制裁手段,管理手段比较单一,难以借助法律手段保全资产。3、不合理占用贷款粮棉企业自行消化部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发行青海省海南州分行针对不良贷款占比高、信贷资产质量较差的实际,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切实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将清收不合理占用贷款作为全行业务工作的重点来抓,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收不良贷款攻坚战,取得了较好成效,全行实现挤占挪用贷款“结零”目标。该行制定了信贷  相似文献   

11.
人民银行总行决定,从1995年开始,对江苏、浙江、四川、山西、南京、宁波、成都、重庆等四省四市农村信用社试行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四省四市以外的其他省市试行限额指导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即通过对信用社资本充足率、资金运用比例、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备付金比例、对单户贷款比例、逾期和催收贷款比例、拆入资金比例、经营收益率等十项指标的监测考核,保持信用社资产负债质量的优化和结构的合理,实现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防止信贷资产流失,这是农村信用社资金管理体制和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担保机制是农村信用社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项强有力的内控制度,是有效保全信贷资产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和《贷款通则》,是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机制建立的主要法律依据,对保障信用社债权的实现、信贷资产的安全、有效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或降低信贷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信用下降和信用社内控制度不健全等种种因素影响,过去建立的贷款担保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使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下,风险逐步加大。其主要表现:一是对企业发放的贷款的…  相似文献   

13.
农发行北京市分行的不良贷款主要由建行初期从其它银行剥离划转和建行后新增两部分组成,这部分贷款特别是历史上形成的粮棉油企业所占用的不良贷款,在农发行贷款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严重影响农发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是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14.
一、改进收贷率计算方法的设想1.陈棉应收回贷款仍然按照上棉花年度末平均静态库存占用贷款作为陈棉单位商品应收贷款。2.新棉单位商品应收贷款不仅与新棉平均收购单价有关,而且与年初结转新棉平均库存占用贷款有关,也就是说新棉单位商品应收回贷款有两个决定因素。由此可见,较为客观、较符合实际的新单位商品应收贷款的确定,必须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年初结转新棉平均库存占用贷款和考核期(1-8月)动态收购平均单价,然后分别用对应皮棉数量占总数量的比例做为权数,将这两个价格进行加权平均,从而计算出新棉单位商品应收贷数。3.收回贷款中,回笼上期货款收回贷款须剔除合理结算资金占贷款的变化数,避免其对收贷率产生影响。4.由于“不合理资金占用贷款”不仅直接影响收息率,而且决定信贷资产质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信贷资产管理,真实准确地反映信贷资产占用状况,吉林市农业银行在清理信贷资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呆滞、呆帐贷款的主客观成因,落实了处、所以上领导包万元以上“两呆”贷款清收活化责任制。1989年全辖确定万元以上“两呆”贷款427户,金额3668.1万元,到去年年底实际清收活化120户,金额1575.2万元,占应收活化贷款的42.9%,其中县行以上领导清收活化16户,金额761.8万元;专业科长、处(所)主任清收活化104户,金额813.4万元。盘活了信贷资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信贷与资金监测分析系统是农发行河北省分行依托省级综合报表平台系统,为解决业务部门希望对原有各系统业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迫切需求而自主研发的。该系统能自动抽取当期信贷资产整体质量、累收累放、下周应收贷款、不良贷款的数据,并自动生成表格、图像,形成报告,实现了手工报表向自动报表的迁移,减少了基层行业务人员填报报表的工作量,提高了行业分析的科技水平,使信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行江苏省盐城市瀛州支行积极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优化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正确把握投向,使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经营效益显著提高。2001年以来,连年实现利润超过1000万元。到今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2389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69123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1.17%;贷款表内利息收回率达100.12%,贷款综合利息收回率达99.85%,全行实现利润1207万元。瀛州支行为何有如此好的资产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实行信贷风险管理,不仅是农发行实现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农发行应对入世后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紧迫任务。长春地区是吉林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和商品量及粮食收购贷款规模均居全国地市之首。在深化改革时期,如何识别、评价、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粮食主产区信贷资产风险特征(一)信贷资产质量偏低。2002年9月末,吉林省行营业部粮油贷款总额2721651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为1699927万元,占62%。这些不良贷款中,财务挂账、停息挂账、不合理占用贷款等呆死账高达1179156万元,占不良贷款的70%,…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一些信用社逾期、催收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较大,资产质量严重低下。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其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之。 一、影响和制约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的因素。当前,制约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一)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影响,在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尤其是乡镇政府和企业)中,仍靠产值来衡量经济发展,造成多数企业盲目铺摊子、上项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大,行社信贷资产的风险也相应扩大。从目前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占用形态和质量看,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行社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威胁着整个资产的安全,必须引起各级信贷部门的足够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