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建议很简单:中国应当在效仿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的同时,也应效仿该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例如参照美国或德国的经验;中国监管部门和有关部委的负责人应公开申明支持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并保证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企业,无论国有还是非国有企业,都在平等、公平的规则下参与竞争。中国法院和行政机关应在其司法判决或行政决策中明示: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企业在中国都处于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在中国的所有企业,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企业,无论国有还是非国  相似文献   

2.
喻磊 《企业经济》2003,(12):139-141
本文分别对跨国破产的域外效力、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协助的理论基础及不同法系下的各国实践进行比较探讨,在分析中国当前的现实和发展情况基础上,得出我国破产法在跨国破产域外效力问题上应采取有限制的普遍性原则,同时建议中国法院在承认和协助外国法院破产判决时,应采取不同于一般对外国判决的承认与协助的程序,并对限制条件和协助方法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美国可能的反倾销指控,中国菱镁矿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协调出口最低价格。美国相关企业在美国法院起诉中国企业价格串通违反美国反托拉斯法。美国联邦第三上诉法院撤销了地方法院的判决,将其发回重审,认为《外贸反托拉斯促进法》并不限制联邦法院的管辖权。美国法院有关管辖问题的观点将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反托拉斯抗辩带来一定困难,今后中国企业在应诉的初始阶段将承担较重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4.
(一)   据 2000年 5月 17日的《南方周末》报道:美国司法部判定将微软公司一分为二,将其分解为以视窗 WINDOWS为代表的操作系统和以 OFFICE和 IE为代表的应用软件公司。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公司这个判决,在企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在激烈的争论之余,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微软公司如何成长起来的,并形成如此大的企业规模以至于形成垄断。最终由司法部介入来支解微软公司,作为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又缔造了一个企业神话。   其实,在美国比微软公司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公司数目众多。据美国《财富》杂志对美国 500强企业的排名,可以看出来美国企业的实力。表 1是美国企业 500强前 20名的具体情况。   与美国 500强的巨型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经营规模就显得小得多。表 2是中国打算进入“世界 500强”公司的年销售额。   通过以上中、美企业各自排名的比较分析:中国的企业不论是在生产规模还是企业资产总量都与国际先进大型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全球市场潜力最大的中国,应该有能力培育出我国自己的世界级企业。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叫得响的企业没有一家,这一切不让人深思吗?中国企业成长的缺陷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因...  相似文献   

5.
当传统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原则似乎已经成为限制知识产权发展的瓶颈,为了从国际私法角度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美国的ALI、德国的EMPG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组相继制定了三部示范性规范,均分别从国际裁判管辖权、法律适用及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三大部分进行制度规定。而本文尝试先就知识产权诉讼的国际私法问题中的管辖权问题展开探讨,通过对相关理论概念的明确并尝试对提及的三部示范性规范中的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进行梳理、比较和分析。同时,结合中国现状,就一些制度是否可能被中国法院或立法机关的在嗣后实践中使用等问题展开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注册机构认可委员会(RAB)是美国管理体系注册机构和审核员的认可机构。它成立于1989年,由美国质量学会(ASQ)组建,最初目的是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提供认可服务,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RAB成立之初,即与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建立正式的关系,寻求加强美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1991年,ANSI和RAB联合建立了美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制度。第二年独立于此联合认证制度之外,又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QMS)培训机构认可和审核员认可制度。1996年,随着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EMS)标准的发布,ANSI—RAB国家…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垂直切换判决因秦和协议切换判决,主要对模糊逻辑判决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而在异构无线网络中,提出一个良好的切换决策方法,以实现协议切换动作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十二年前,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还是一个整体实力并不占优的企业,然而,企业通过不懈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造市场认可的精品、技术创新、企业管理、以用户为导向和诚信经营等方面,努力做到最好或力求最好,迅速提高了整体竞争实力,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柳 《英才》2006,(12):36-37
对这位纽约证交所前董事长的判决,被认为是为解决美国CEO们已经失去控制的薪酬问题提供了一个标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上海质量》2005,(1):40-40
2005年1月1日,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和美国质量协会合作成立的一个新的认可机构ANAB(ANSI-ASQ National Accreditation Program,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一美国质量协会国家认可机构)将作为美国国家认可机构,来取代ANSI-RAB NAP(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Registered Accreditation Board National Accreditation Program,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一美国国家注册机构认可委员会国家认可机构)。  相似文献   

11.
iPad商标侵权纠纷尚待二审结果,国内乔丹体育就再度遭遇商标权纠纷。2月23日,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向中国法院起诉乔丹体育未经授权下侵犯其姓名权。  相似文献   

12.
陈Zhe 《企业研究》2000,(12):56-57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自明治维新以来,经济发展很快,战后的日本,吸收了欧洲、美国的技术,经济发展以神话般的速度超过了欧洲诸强,一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快速发展经济之谜在于高效的企业管理。 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企业的团体决策和全员经营 日本企业的重大决策是由其最高层集体在充分协商、共同认可的情况下实现的。经营决策之前,企业的领导自下而上地集中群体的各种意见,反复酝酿,直到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后,才最后决定。这种决策方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具有广泛的基础,执行贯…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2009,(10)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近日判决,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按非市场国家的替代国方法征收反倾销税的同时。征收反补贴税,很可能导致税率重复计算。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4.
认可激励是一种以非货币表扬和赞美为主的事后激励计划,根据美国薪酬协会2013年发布的《Trends in Employee Recognition》显示,美国目前有88%的公司都在使用认可激励计划。美国人为什么那么青睐认可激励呢?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阐释。和货币报酬相比,认可激励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更好的效果,此外,认可激励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具灵活性,更强调潜能管理,能够实现激励的"三无原则"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宝丰县近年来立足于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因地制宜,化繁为简,对县域财政管理实行“税费一体化”改革,建立企业税费一体化服务体系,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近50%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方共赢:财政增收、企业减负、官员廉洁、政府高效,取得了各方面的共同认可,为县域财税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2007,(4):48
2005年.美国质量学会(ASQ)授权中国质量协会卓越培训中心成为美国质量学会认可的注册质量工程师(CQE)培训和考试机构。美国注册质量工程师培训和考试的引入.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为质量人员带来了职业生涯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陈绎 《上海质量》2014,(7):53-53
上海两家企业在参与世界质量与改进大会团队卓越奖的竞赛中,由鼓励奖到铜奖,实现了突破,由此引起了更多企业的参与热情。为此,7月17日至19日上海市质协联合美国质协(ASQ)在上海举办为期三天的我国首届ITEA中国区高级研修班。由美国ITEA(国际团队卓越奖)评委向企业代表结合案例讲解ITEA评审标准、流程、参与ITEA竞赛规则等,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的改进团队参加该奖项竞赛的能力。该研修班旨在为促进我国企业在国际的舞台展示团队的卓越绩效做好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组织,企业所进行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点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毋庸置疑.企业的利润产生有多种途径,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来源,就是通过人的劳动来创造.  相似文献   

19.
沈夏云 《秘书》2012,(1):4-6
西方秘书教育的成功经验早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英、美、法等国已经普遍实现了秘书职业化。所谓秘书职业化,是指秘书人员单独形成一个职业阶层,按照法律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有一定社会地位,而且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在西方,秘书广泛服务于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时随着秘书工作技术含量的提高,秘书职业的专业性日益加强,比如在美国,秘书职业包括41个工种,14个工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最高法院以不构成“混淆性近似”为由判决确认法国和新加坡两个大“鳄”合法共存,从而终结了两者在中国大陆十多年的纠葛。这是我国大陆首次明确认可商标共存的合法性,为研究商标共存提供了直接的司法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