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测评方法。在建立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属性综合测度模型应用于旅游环境质量的测评体系中,给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田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分析新田县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基于旅游资源的审美、休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六大属性的资源评价体系,对新田县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新田县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资源基础,并提出新田县旅游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旅游资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阐述古村落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古村落旅游资源属性,进而总结出古村景观的旅游吸引功能,旨在为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特色评价及其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休闲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的科普旅游方式是现代旅游发展的趟势之一。在综述科普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然后,从类型和空间分布对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特色评价。最后对其进行了分区研究,将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分为三大区。此外,根据区域科普旅游资源的密集程度、资源特色以及知名度等因素,选择条件好的地区重点建设8个各具特色的科普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5.
旅游项目建设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而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项目评价是旅游项目实施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旅游资源开发中涉及的产权和规划问题以及旅游项目评价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的合理评价与旅游景区的准确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资源吸收功能评价,是旅游开发和规划的基本前提。旅游资源禀赋和资源区位条件,是旅游资源吸收力核心。旅游资源的合理评价是旅游景区准确定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陕西旅游业文化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竞争是旅游业竞争的最高形式。陕西的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是其主要优势,但颇具文化属性的民风民俗、风味饮食、宗教信仰等旅游资源也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陕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陕西旅游文化竞争力的措施和对策,从而达到树立陕西旅游新形象,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休闲旅游驱动森林旅游景区旅游规划模式演进。“三析五构”旅游规划模式注重社会发展导向,包括旅游环境分析、旅游资源评析和休闲旅游市场分析的“三维一体”系统评析,以及包含旅游规划理念体系、旅游规划目标体系、旅游功能区划体系、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支持体系的“五位一体”体系构建。以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园为例对此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评价体系,由于多借鉴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使得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往往演变成对某地的一项综合评价,而无法体现其针对性。鉴于此,本文提出旅游魅力的概念,认为旅游魅力要素对旅游目的地评价最为关键,并以旅游魅力指数测量旅游魅力。本文采用逻辑演绎方法试图为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尝试以专家评价法构建以旅游魅力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从而突出旅游魅力在评价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反向旅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双方互动的过程,必须从旅游目的地属性与旅游者属性两个方面予以分析。已有的旅游需求模型用来激发或改变消费者旅行行为策略不敏感,不能满意解释旅游流的时空特性。为此提出“反向旅游”概念,并就其内涵、现实意义及产品开发和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反向旅游的表面是追求景观差异的极大化,实质是追求利益极大化,也是一种跨文化旅蝣行为。和一般旅蝣相比,反向旅蝣的求知求奇效益更大。但“反向旅游”广泛而不普遍,有时只停留在表面。可以从时间、空间、文化等多方面开发反向旅游产品,锁定消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归纳国内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借鉴了生态学中生态位(niche)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整合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旅游资源综合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相应评价指标从操作层面上就该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规划开发观念和模式的变化与发展,相应的综合评价工作应从观念、内答和万法上进行改进,以满足旅游规划开发的需要。具体探讨了3个改进途径:创新观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统计处理专家评估意见;以灰色聚类分析评价模型取代加权平均法获得综合评价值及多层次评价结果。文中论述了旅游规划开发观念模式所经历的3个阶段,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3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观念和方法上均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2个概念交错复杂,把握时有很大的难度,在学术界研究中,也有把两者混淆的现象,对旅游文化的理论研究偏重于旅游资源文化研究,将旅游资源文化的内涵等同于旅游文化来表述。在界定2个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指出旅游文化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上,旅游文化的教学和实践也不能只停留于表面层次,概念的厘清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对旅游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的定价与分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资源,因此,旅游资源的价值衡量是该种旅游产品定价的关键所在。现行的定价系统存在许多问题,这不利于我国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此予以分析,同时,也探讨了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分配过程中产生的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强劲发展态势导致旅游资源优越区不能有效满足现实旅游市场需求,客观呼唤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文章对国内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作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并就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基础研究、相关研究与应用研究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展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与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6.
旅游学科体系的划分及其学科地位在中国一直是个具有争议的课题,学科体系不清、学科地位不明也对旅游高等教育和旅游科研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无论从研究人员的科研实际出发,还是从政府部门的管理来看,都已经将休闲与旅游作为密不可分的整体。通过对国外旅游相关学科体系的深入研究,提出大旅游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想。大旅游学科体系将由旅游管理、休闲管理、接待管理、旅游营销、资源保护与管理及旅游与人的发展等几个主要模块构成。在此基础上,对旅游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为代表的典型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主要局限于喀斯特自然景观资源,对其他喀斯特旅游资源类型发掘不够,导致旅游产品以观光游览为主,资源优势转化率低.以贵州为例,探索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各种类型,构建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最后提出充分挖掘多种喀斯特旅游资源及其价值、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注重参与式旅游产品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体育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体育资源开发相应的旅游活动已成为体育界和旅游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根据体育资源的旅游价值,提出体育资源旅游开发的内容,带动体育和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广西绿色旅游浅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的“绿”化是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而绿色旅游的对象主要是指受人干扰较少的自然遗产与能体现人地关系较协调的民族文化遗产,因此绿色旅游比一般其他旅游方式有着对旅游资源更强的依赖性,基于这一点,分析了广西发展绿色旅游的资源优势,并概略地提出了和广西发展绿色旅游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创新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一般的创新理论,研究了旅游资源创新的必要性,对旅游资源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旅游资源创新的内涵及其组织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