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剖析我国制造业的人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走势徘徊在低潮的时候,我国的制造业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我国强劲的发展被外国宣传为是继英国、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工厂。从世界工厂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看出并非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称做世界工厂,英国、美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其拥有一大批高级技术工人作为推动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石。我国要成为世界工厂,产品就要占有世界一定份额,其基础同样是拥有大量的高技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文章对我国制造业人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世界工厂”是对“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这个概念的通俗叫法,来源于对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兰开夏郡的美称。当时英格兰东北部的兰开夏郡拥有大量失业的农民和来自非洲、欧洲其它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大大促进了英国在纺织、钢铁、机械、采煤等产业上的崛起,并带动整体制造业的发展。于是英国以其占世界30%-50%的制造产量、20%-25%的贸易量而主宰了世界经济,成为第一个“世界工厂”。其后美国、日本先后于19世一、“世界工厂”的原意产业走纪9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崛起成为“世界工厂”。纵观三大世界工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潘岳 《开放导报》2002,(8):18-19
中国加工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从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凡是扮演过"世界工厂"角色的国家,如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和日本,都有着三个明显的基本特征:一是能够在全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二是能够掌握和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并能够领导全球市场潮流,三是能够在国内形成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体系.这些特征的形成过程,就是各国发挥其比较优势以建立"世界工厂"的过程.能否发挥比较优势,即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由于身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过于偏重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具有竞争力的领域仅仅限于加工和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表示,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企业只处在中低端,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我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时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引入,进而缺乏创新能力,以至于长期陷于技术跟进状态,被迫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5.
一、世界经济大国兴起的奥秘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在世界经济史上,至少有三个国家可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大国,这就是英国、美国和日本,是制造业让这三个国家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殿堂.当然,在一定意义上,德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是在英国,然后是美国,再后是日本.经济学家预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迟早的事.在2002年9月24日举办的武汉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上,日商岩井株式会社中国副代表田中二郎这样谈到,建造世界工厂是一个历史进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历史上,英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都依次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制造已逐渐崛起,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局面。我国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在世界各国都可以见到"Made in China"。国际上相当数量的知名品牌和知名品牌的零部件都在中国加工制造。中国要想真正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必须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探索发展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应对措施。为此,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于2002年7月下旬在北京举办了"世界制造业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会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锦华提出了五点意见,希望能引起大家认真地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查理·巴倍奇机械和制造业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英国工商企业在18、19世纪的生产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最发达国家.进入20世纪以来,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福特的移动式装配流水生产线、休哈特的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思想和技术的推动下,美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美国在本世纪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创造性地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和准时制生产技术,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加工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从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凡是扮演过"世界工厂"角色的国家,如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和日本,都有着三个明显的基本特征:一是能够在全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二是能够掌握和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并能够领导全球市场潮流,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运事业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如今,我国在世界海运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海运大国。考察我国海运事业的发展和变迁,可以发现,我国海上贸易、海洋运输的强弱与经济增长具有同步性,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依靠"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地位建立其海运大国的发展历程既有相关性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海运格局,并在海运服务贸易方面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不过,面对欧美海运大国的传统优势,中国亟待完善海运战略的政策走向,迅速建立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由海运大国迈向海运强国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外来的投资历史可追溯到早期殖民时代,在工业革命的整个过程中,正是依靠不断增长的外国资本的扶助,美国才完成了对运河、铁路、工厂和矿山的建设。到19世纪末时,美国已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制造业国家。但是,最初流入的外国资本极少直接拥有美国的商业和制造业。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运事业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如今,我国在世界海运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海运大国。考察我国海运事业的发展和变迁,可以发现,我国海上贸易、海洋运输的强弱与经济增长具有同步性,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依靠"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地位建立其海运大国的发展历程既有相关性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海运格局,并在海运服务贸易方面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不过,面对欧美海运大国的传统优势,中国亟待完善海运战略的政策走向,迅速建立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由海运大国迈向海运强国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制造业的总称,它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人们常常把装备制造业比喻为“工业母体”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数据,我国制造业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纺织制造业发展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国家纺织制造业,对我国纺织制造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端于国外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讲话、文章、讨论、评述等频频见之于国内外媒体,归纳之,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事实论和预期论两种不同的观点。事实论认为由于中国制造业生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不断上升,已在数个领域占据了世界第一市场份额,事实上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预期论则认为若中国坚持目前的改革开放路线,在未来10年里,预期将很快超过日本、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和制造业的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16.
《新财经》2011,(7):15-15
制造业仍然为美国贡献了11.7%的GDP。但就在美国公司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建工厂时,美国工人们却奢望着能够保住自己的饭碗,由此,他们必须拥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和生产效率。美国工人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韩国、中国及墨西哥,对他们来说,赚取工资福利必须集中于生产高端产品上,他们要比竞争对手更聪明。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6,(16):31-32
谁能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低技能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却在其大型制造业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本报记者报道了数以百计的中国工厂缺少工人,尤其在广东和福建——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心脏地区。  相似文献   

18.
金钰 《现代乡镇》2008,(9):34-37
国际权威人力资源调查机构万宝盛华日前在对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7万家企业调查后发现,技术工人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国家都比较紧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的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吴敏 《沪港经济》2002,(11):4-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关于中国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的讨论引起广泛关注。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仅占5%左右,距离英国当年成为”世界工厂”时占世界制造业1/5比重还相去甚远,但从发展趋势而言,在未来20年内将中国发展为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是完全可以期待的。近年来,像柯达、惠普、爱普生、奥林巴斯等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把中国作为其零部件采购基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国际采购中心移师中国便是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20.
战后50年,日本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仅用几年时间连续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和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日本的贸易和制造业直逼美国,在电子、汽车、钢铁和造船等领域更是将美国打得毫无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