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长期以来受制于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技术落后、优良品种缺乏和种薯质量较差,马铃薯种业发展缓慢。金黎平,一个从小生活在江南的柔弱女子,自大学毕业后结缘马铃薯,埋头一干就是35年,通过种质资源收集、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和协调全国马铃薯研究,深耕种业一线,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种质资源已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砝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费源是指对生物品种改良(育种)和栽培、饲养有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总体、种质资源包括野生、半野生、栽培或家养类型.即包括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能将其特定的道传信息传通给后代的生物资源。种质资源是生物品种改良工程的基础,育种目标能否实现,首先取决于育种者所掌握种质资源的数量及其质量。  相似文献   

3.
盖钧镒,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育种专家、数量遗传学家和农业教育家。长期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专长大豆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以大豆遗传资源为重点研究方向,揭示了中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潜势,将种质研究推进到基因组领域;提出我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分类标准与方法和全国大豆品种生态区划方案;发现栽培大豆起源于南方野生群体的遗传学论据;提出数量性状泛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理论,建立了数量性状遗传体系分离分析方法;主持国家大豆育种攻关项目,育成和参与育成20多个大豆新品种。创建了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致力于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出大批博士、硕士等优秀科技人才;对我国大豆科学、大豆生产发展以及农业高等教育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水产种质资源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和渔业生产物质基础。江西水产种质资源众多且分布广泛,但由于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存在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和生境减少等问题,造成了江西许多水域水产种质资源锐减,甚至丧失,严重影响了渔业经济、遗传育种和生态保护等。原农业部办公厅(2007)明确提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依法予以特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主要刊登农牧业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论文、综述、简报等。设有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园艺;贮藏.保鲜.加工;畜牧.资源昆虫;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栏目。读者对象是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的科研、教学及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顾问》2010,(12):23-23
据《光明日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华大基因研究院、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的“大豆回家”项目,在大豆基因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首次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全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遗传多态性分析,为全球大豆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为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育种带来新的科学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疆厚皮甜瓜种质资源创新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经12年的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通过广泛搜集资源,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空间诱变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建立了甜瓜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了一批优质的甜瓜新品种(系)及有价值的新型育种材料,在分子标记辅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我国玉米遗传基础狭窄,品种抗逆性和育种技术创新能力差等问题,2003年,农业部“948”计划“优质、抗逆玉米种质引进、评价、改良与创新”项目立项,该项目旨在通过国际间的玉米科技合作,把我国的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纳入国际研究渠道,结合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丰富的种质和信息资源,促进我国优质、抗逆种质创新和育种技  相似文献   

9.
科技展望     
我国甘蓝遗传育种技术取得突破新品种早熟优质抗逆丰产累计推广1亿亩由于中国农科院在遗传育种技术上取得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甘蓝的产量增加10%以上,品质也有了提高,亩增产值约200元。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15个不同类型的甘蓝新品种已占我国甘蓝总栽培面积的50%以上,累计推广面积约1亿亩。我国种植甘蓝的面积约1200万亩。要提高甘蓝的品质、抗逆性和产量,创新特异种质资源,远缘杂交可提供有效的途径。但远缘种属的甘蓝之间由于遗传或生理障碍的存在,很难杂交成功。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一代杂交种,是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变我国玉米遗传基础狭窄,品种抗逆性和育种技术创新能力差等问题,2003年,农业部“948”计划“优质、抗逆玉米种质引进、评价、改良与创新”项目立项,该项目旨在通过国际间的玉米科技合作,把我国的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纳入国际研究渠道,结合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丰富的种质和信息资源,促进我国优质、抗逆种质创新和育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主要刊登农牧业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论文、综述、简报等。设有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园艺;贮藏·保鲜·加工;畜牧·资源昆虫;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栏目。读者对象  相似文献   

12.
正鱼类精液保存技术在鱼类繁殖和遗传育种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最长限度地保存雄性亲鱼的种质资源,解决雌雄亲鱼性成熟不同步的问题,提高鱼类精液利用率和配种效率。鱼类精液保存技术广泛应用鱼类育种中,特别是在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主要刊登农牧业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论文、综述、简报等。设有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园艺;贮藏·保鲜·加工;畜牧·资源昆虫;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栏目。读者对象是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的科研、教学及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在1848年前就有马铃薯的栽培记载。在现代史中经历了三次较大发展。复杂的地理、生态和气候环境形成了多样性的耕作制度。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内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内地早已难见的马铃薯地方品种。这些具有民族性的品种,是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09,(12):I0001-I0001
实力雄厚——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亦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国家级家禽专业研究所,也是目前我国畜牧兽医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科研单位之一。全所建立健全了家禽品种繁育、种质资源、生物技术、水禽育种、质量安全、禽病防治、生物安全、饲料营养、信息工程等学科体系;设有“江苏省家禽育种中心”、“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家禽保健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6.
广角     
正陕西杨凌:成立全国首家航天育种种质资源联合实验室由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陕西杨凌现代植物培育引种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我国首家航天育种种质资源研究中心和航天育种联合实验室(种质资源库)近日在杨凌挂牌。双方将把已经搭载和准备搭载的种质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保护,不断示范推广高效优质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航天领域和农业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从资源禀赋、技术创新及应用、机制模式和风险约束四方面阐释了中国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本文将中国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界定为:种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育种核心技术实现自立自强,育种体系协同高效,育种风险应对能力强。中国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但是,实现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困境:种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快速下降,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滞后,小而散的育种体系短板突出,育种风险居高不下。本文认为,加强种质资源综合开发、推进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建立和完善联合育种体系以及降低生猪育种风险,有助于实现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生物重点实验室)2010年获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等部门挂牌为贵州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被农业部设为国家马铃薯改良分中心。本所内设机构有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科、科研管理科、计划财务科、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副产品加工及监测研究室、魔芋研究室、马铃薯育种研究室、马铃薯栽培研究室、甘薯育种研究室、甘薯栽培研究室、病虫害研究室,是全省唯一的薯类作物专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创新、新品种选育、原原种、原种、种薯牛产、销售个粉加工为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全国规模最大、生产链最完整的马铃薯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20.
加强地方种质资源保护促进种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传承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种质资源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发展的最宝贵财富。一个国家或地区保存种质资源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育种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科技进步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