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利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前进  卢庆杰 《新金融》2006,(10):15-18
本文首先研究了利率调整对存贷款增加额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利率调整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效应。本文认为,在当前我国对住房需求较大的情况下,利率调整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市场机制"缺位下的利率政策与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投资需求缺乏利率弹性,企业在申请贷款和进行投资时很少考虑利率因素,所以,利率无法在投资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中发挥作用,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已成为中国投资领域的痼疾。而对利率政策的调整改革,又使我们面临一种两难局面,即提高利率会触动既有利益关系,降低利率又会使投资状况更加恶化。研究表明,“市场机制”的缺位是造成这种两难局面的根源所在,冲破这种两难局面的关键在于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进行彻底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1999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一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次降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此前几度利率调整缩小了的存贷利差;同时,存贷款利率下调有利于刺激消费,增加需求,扩大投资,从而为商业银行加强金融服务,提高经营效益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9日央行调整了利率,存贷款利率同时上调,中长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大干短期。原则上,贷款利率只设下限,存款利率只设上限。此次利率调整幅度不大,但是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信号作用以及企业和居民产生的加息周期预期的作用十分重要,将会对未来国内价格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率调整通过资金成本变化以及加息预期,影响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消费行为,最终影响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物价持续增长和投资渠道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银行存款利率仍稳定而低,与市场格格不入,银行吸收存款能力大大下降,因此从长远来看,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尚不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利率市场化后我国的利率结构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利率结构的一些建议。利率市场化后我国的利率结构主要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金融市场利率及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三层次的利率结构中金融市场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是整个利率的基准 ,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是利率市场化影响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彭兴韵 《银行家》2020,(4):54-55
LPR宣告贷款基准利率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来,央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既是管制利率,又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实施的政策意图。但中国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扩大并最终放开了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在利率的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存贷款利率并不直接决定于央行。  相似文献   

8.
宋方 《中国金融》2007,(9):53-56
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和关键。外币存贷款在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中占比较低,因此,我国利率市场化真正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深化,作为利率制度改革中分量最重的部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必然会被逐步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存款利率实行有区间浮动,利率体系核心的存贷款利率初步实现“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7月6日,央行再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提速,对高度依赖利差收入的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简化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结构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存贷款利率结构简化后,需要完善的利率期限结构为金融机构提供定价基准。利率期货能够提高金融市场的资金的流动性,促进我国基准利率的形成,连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完善利率的期限结构,进而完善利率结构。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通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可以调整存贷款利率空间,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最高上浮10%,拉开了我国银行业存贷利率自由化的序幕,也开启了银行业务创新的新途径。特别是当利率自由化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  相似文献   

12.
利率连续上调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连续上调后,金融机构实际利率水平也相应提高,但小于基准利率上调幅度,利率传导时滞现象明显。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上调的敏感度不一,利率调控政策对信贷需求和供给的结构影响明显,但在抑制总量方面的作用有限。下一步,应采取缩小利差、提高加息幅度、增加中长期存贷款加息力度的策略,并应注意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3.
正利率作为最重要的金融资产价格,市场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现阶段我国货币市场、国债市场和境内外币市场领域已经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剩下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很大程度上被当作是金融改革难啃的骨头。长期以来,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一直强调"贷款利率限制下限,存款利率管住上限"的原则,事实上央行通过对不同期限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制,阶段性地实现了这一目标,而现在的利率市场化则需要去侵蚀这个基础。继2012  相似文献   

14.
利率政策对货币市场的“非对称性”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2007~2010年在通胀和危机背景下中国10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调整对市场利率存在非对称性传导效应,主要表现在,降息会使市场利率下降,加息却对短期市场利率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和货币超经济发行导致银行体系内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5.
以经典CIR和CKLS利率波动模型为基础,结合利率跳跃扩散理论,构建出CIR-CKLSJump利率波动模型,采用对偶变量方差减少技术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商业银行存贷款隐含期权进行定价。结果表明,CIR-CKLS-Jump利率波动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现实数据的变化过程,且商业银行存贷款隐含期权值均处于实值状态。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开展存贷款业务时若能充分考虑隐含期权价值,将提高银行利率定价能力,减少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长期实行管制利率制度,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利率,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还不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还是实行管制性的利率,很大程度上还是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7.
《甘肃金融》2012,(6):1-1
时隔三年多,央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此次调整,首次允许存款利率的上浮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为基准利率的O.8倍,完成了一次实质性的不对称降息,开启了存贷款利率双向浮动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银行体系利率大致可分为货币市场利率和信贷市场利率,其中由央行指定的利率主要有存贷款基准利率、再贴现率等。在货币市场上,隔夜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基准利率的地位。在信贷市场上,在特定时期,保持适当的存贷款利差具有积极意义。由于一些阻碍信贷市场与货币市场统一的制度安排的存在,这两个市场间的利率传导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我国利率体系,下一步应逐步弥合市场分割,加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培育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甘肃金融》2012,(6):5-5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住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住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银行家》2012,(7):14-16
正6月7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6月8日起下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与此同时,央行还宣布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