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群租金是产业集群的动力之一,产业集群从萌芽到成长、成熟,最终面临着衰落,集群租金会逐渐消失。本文通过网络视角来研究产业集群的租金创造与升级之路,认为在集群的网络组织中,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以及知识的共享性加强,使得各企业之间的知识存量足以能够创造知识租金,为产业集群带来新的价值链,通过创新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针对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特别是产业集群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于运行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产学研合作组织中存在着知识生产与知识转移,产学研合作联盟模式、联盟性质、联盟内知识产权契约、产学研联盟生产知识的属性等因素。从促进知识转移的视角,分析了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具体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首倡的一种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和实现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已经建成了许多行业性和区域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做出总结评价,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是对产学研联合的模式和机制进一步深化的探索,本文首先介绍吉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商》2015,(46):264-265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方式。与此同时,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展开的研究也随着它的兴起不断深入。本文通过系统归纳国内外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文献,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就提高联盟绩效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产学研技术联盟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德玲 《价格月刊》2012,(2):34-37,42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产学研技术联盟因此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通过总结浙江省产学研技术联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联盟模式选择的因素,并提出了开展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几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经济区,积极开展产业联盟计划,目前省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形成一定规模,总数达65个。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已经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成为推动产业联盟发展的中流砥柱。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是集群管理的组成部分。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朝着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平台随之在知识产权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基于对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细致的分析,从实际出发,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构建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围绕产业联盟相关理论、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平台系统分析与构建以及保障机制展开。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是加快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产学研联盟进行合作创新。是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在分析市场引导下的产学研联盟类型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机制,并为保障产学研联盟顺利运行提供相关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针对科技创新在驱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必须加快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方面的研究,推动现实层面科技成果的生成和落实。我国必须借助科技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抢占发展先机,而对于科技发展形势的把握,离不开创新资源的集成,因而当下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方面,我国的发展经验尚不足,相关体制机制建设不够深入,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尚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与发达国家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我国扬长避短,立足于自身发展状况和目标,有选择地借鉴这些地区的发展经验,推进区域内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水准。  相似文献   

11.
于唤洲  王新月 《中国物价》2010,(7):64-66,70
目前,对产业集群和战略联盟的研究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的集群经济或者其发展类型进行研究,或者单纯的对企业战略联盟进行研究,而将产业集群理论和企业结合起来并从战略联盟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和成果尚不多见。本文对集群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可行性、优越性进行了分析,提出战略联盟将作为一种集群内新的组织形态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创业企业天然的孵化器,在集群区域内创业,可以获得更大的资源优势和能力拓展空间,产生超额利润即集群租金.而企业家对集群租金的追逐,也成为推动集群创业企业建立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并贯穿集群创业过程的始终.不过集群内企业家的寻租行为也面临多个潜在约束,如知识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创业模式、集群租金的周期性特征等,突破这些潜在约束也就成为实现集群创业企业孵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创新也逐渐成为推动国家生产力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联盟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稳定性、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我国西部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因此,基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重要性,构建联盟协同稳定机制,提升联盟整体协同创新能力对于提升联盟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药资源非常丰富,但中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中药产品出口份额远低于日韩等国家,提升中药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迫在眉睫。从技术创新联盟理论入手,进而对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迫在眉睫,需从高校主导型产学研技术联盟模式、企业主导型产学研技术联盟模式、政府推动型产学研技术联盟模式等方面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日前,河南省平顶山市成立了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联合了当地9家焦化生产骨干企业、4所高等院校和1家科研院所,以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提高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西安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问题,认为目前存在引导不足、产业集群程度较低、服务设施和配套制度不完善、产业集群缺乏创新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提出给予企业战略联盟的产业集群发展建议,包括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战略联盟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主导企业、把战略学习作为企业战略联盟的核心目标、从产品联盟转向知识联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庆满 《中国市场》2009,(28):10-12
技术标准联盟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集聚的高级形式。产业集群与技术标准联盟实质上都是中间体组织,二者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产生技术标准联盟的动因主要包括四方面:在产业集群内外建立最佳的竞争秩序;共享企业间资源,分散技术研发与标准运作风险;争夺标准主导地位,打造事实标准;利用网络效应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联盟状态稳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也较快。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9,(16)
在探究集群声誉租金对集群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上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表明集群品牌的共有产权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极易引发集群品牌的公地悲剧效应。因而要在集群企业的数量控制、集群品牌实施许可制度、集群企业社区平台的构建以及信息交流等多方面,实现对集群品牌的使用权和集群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本文就以上内容,提出关于集群声誉租金、集体行动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监管的相关问题,并对此分析。  相似文献   

20.
邹春英 《品牌》2013,(6):20
联盟标准已经成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和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推动器。面对中国工具市场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西夏墅刀具产业集群需要借鉴国内外实施联盟标准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联盟标准在刀具产业的探索,加快产业集群标准化步伐,促进刀具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