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秀静 《中国外资》2010,(14):210-210
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的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认为新经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新经济就等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新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胀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从广义上讲,它是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平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应用为特征的,信息和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从狭义上讲,则指基于Internet的经济活动,如网络企业、网络投资、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等等.  相似文献   

3.
一、网络经济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网络经济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网络经济就是基于互联网,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广义的网络经济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所引发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它的核心是市场网络化,并由此对传统经济产生多方位的深刻影响,网络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高效,通过市场网络化提高了交易效率。由于网络具有跨地域和快速传播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成本核算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成本核算也称传统的成本核算,是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集和计算,其特点是事后算账.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一)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M&A),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所谓企业兼并,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兼并指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这些企业丧失法人资格,并获得它们的控制权的经济行为,相当于公司法中规定的吸收合并.而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行为.广义的兼并除了包括吸收合并外还包括新设合并和其他产权交易形式.  相似文献   

6.
尹俊 《税收征纳》2014,(8):13-15
一、税务审计概念及发展情况 概述税务审计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税收管理方式。税务审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务审计,泛指相关主体对各种经济活动和涉税事项从税收角度进行的分析评析,如涉税的资产评估、正常交易评估、纳税申报评估、税收遵从评估等。狭义的税务审计,  相似文献   

7.
观点     
不可错过的15趟新经济班车《新经济导刊》2005年第22期刊登组文《不可错过的15趟新经济班车》认为,随着互联网浪潮、数字革命、博客文化等等风潮的不断袭来,新经济已经成为承载着无数商业机会的黄金列车。无论是IT、通讯、生物制药等狭义上的新经济,还是金融、传媒、体育等传统行业,都在创造着新的经济机会和经济模式。其中,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以数字化移动性为特色的新媒体,以及3C融合升级版的数字娱乐等等,都是近年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持续不断的奥运热潮,逐渐拨开云雾的3G,和随着Google、百度上市而再度成为焦点的搜索引擎等行业…  相似文献   

8.
现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金仅仅指库存现金.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部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现金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文章就企业现金管理的重要性及企业在现金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新经济的定义与实质对于新经济的定义 ,比较流行的看法有两种。一种看法认为 ,新经济是指低通胀和低失业率下高速增长的经济。这种定义的一个自然推论是新经济已经不受经济周期的困扰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被边际收益递增规律所替代。这些特征是传统经济所不具备的 ,具备这些特征的经济因此可称为新经济。目前的美国经济是这种经济的典型代表。另一种看法认为 ,新经济是指以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产业为龙头的经济 ,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从表面上看 ,这两种定义似乎完全不同 ,但细究起来 ,两者还是可以统一的。前者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0.
一、新经济涵盖传统产业升级"新经济"的概念是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上首次提出的。当前,关于新经济一词众说纷纭,如有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能(力)经济、后工业经济等称谓。当然,这些称谓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反映了新经济的显著特征。但是,笔者认为,新经济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因为任何经济在本质上仍然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一种经济活动,仍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部过程。新经济在本质上与传统经济有着同一性。新经济是信息推动或知识推动的经济,与传统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经济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传统经济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本文中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依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即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业绩、折价的信息传递业绩、激励约束业绩及品种发展业绩.  相似文献   

12.
报酬是员工因对企业提供劳动或劳务而得到的报偿,可分为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两类.狭义的报酬指经济性报酬,广义的报酬既包括经济性报酬,又包括非经济报酬.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广义的报酬.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市对货币需求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2000年以来,中国股市广义货币需求、狭义货币需求都产生影响,且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冲击效应更为显著.中央银行应关注股市波动对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相机而动,为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上海金融》2007,(6):1-1
对流动性及过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理解为央行掌控的基础货币,包括存款准备金和现金等;广义理解为货币供应量或支付手段总量。从流动性对价格体系的影响、解决的难度、反映问题的广度来看,应当从广义的角度加以理解。流动性过剩的含义应当定义为货币总量相对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过多,或者货币供应量增幅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在具体时间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正负多重效应但是,流动性持续过剩对经济稳定发展特别是价格体系的稳定具有越来越严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一、国内外经济学者对金融危机的界定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危机发生的潜在可能性,狭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和倒闭的可能性,广义的金融风险指发生系统性的或全局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重复保险简称复保险,理论上分为广义复保险和狭义复保险。狭义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危险,在重合的保险期间,与两个以上的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之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所谓广义复保险,即在狭义复保险定义中排除“保险金额之和超过保险价值”这一要件即构成广义复保险。广义复保险与狭义复保险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实际上广义复保险不具有保险法上的价值,因为它不符合保险法的规制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晓波 《会计研究》2007,3(10):3-10
随着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变、发展观念从无限增长观到可持续增长观的转变、企业从"经济人"到"社会生态经济人"的转变,企业资本呈现出一种泛化的趋势,即从传统财务会计中的财务资本转变为了包括财务资本(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等在内的广义资本。广义资本共同创造了企业价值,都应在企业享有相应的权益。所以,新经济时代的财务报告应为广义资本所有者提供其产权价值实现和保障情况的个性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央行动态     
《浙江金融》2013,(1):3
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年末广义货币增长13.8%,狭义货币增长6.5%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97.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比11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0.87万亿元,同比增长6.5%,比11月末高1.0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47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总的思路是:适应经济金融发展形势,进一步深化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在储蓄发展中积极开发各种金融新品种,改变负债结构的失衡状况,为摆脱软资产硬负债的经营困境打下必要的基础。具体对策是: (一) 转变传统经营观念,深化金融改革。要明确证券资产的发展是经济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专业银行摆脱软资产硬负债经营困境的现实基础,实现传统融资观和经营观的根本转变,即从狭义吸储观向广义储蓄观的转变,从传统金融垄断观向现代金融竞争观的转变,从狭义积累观向广义投资观的转变,从传统金融管理观向现代金融经营观的转变以及从金融总量观向金融结构观的转变。只有在深化金融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1.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的负债引起的,具体来说就是指企业因借款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所谓广义财务风险就是指在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筹资、投资、流动资金运作等过程中.我们这里谈到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