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永文 《发展》2007,(8):29-31
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寻求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途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
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农业丰则基础强,  相似文献   

3.
樊文浩 《发展》2007,(9):31-32
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相对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着更加繁重的任务。近年来,甘肃省庄浪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生产为根本,以旧村改造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4.
沈琳  张丰伟  李佶 《特区经济》2010,(2):181-182
在对海口市11个文明生态村建设财政支持的情况进行调研后,分析了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中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海南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创举。本文描述了当前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障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丰润区把创建明生态村镇作为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合力攻坚,梯次推进,收到明显成效。目前,全区确定的120个试点村全部高标准完成了创建任务。回顾过来的工作,我们惊奇地发现,地处北部山区的12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穷村,明生态村建设同样也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不但没有拖全区的后腿。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扶贫开发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农村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着思想、智力和精神支撑。近年来,滦南县把农村化建设与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实现了三个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2000年10月正式提出建设“文明生态村”至今,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发展模式,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已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11597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49.7%。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成效不断凸显,基本形成了村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举措。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和途径,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劲苍 《当代陕西》2011,(12):46-47
“沼气入户生态化,院落整齐卫生化,居住舒适现代化,循环经济科学化,进村道路全硬化,绿树成荫多美化,村风转变文明化。”这是10月14日在我省参加全国发展一村一品工作座谈会的代表参观礼泉县白村时的感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探索文明生态村镇建设的投资规律,最近,我们在全市选择调查了60个(其中有29个市级试点村)初步达到“三化”创建标准的村,这些村地理位置、规模及经济基础各不相同。其中,既有25个平原村、15个山区丘陵村、10个沿海村,也有10个城郊村;既有34个一千人口以下小村、19个千人以上中等村,也有7个两千人以上的大村;既有3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的村、19个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的村,  相似文献   

13.
马国良 《发展》2007,(1):126-127
当前,民族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还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为了解民族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探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对广河县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赋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要求的全新内涵,这是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提出的新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政建设的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民分享改革成果的重要途径,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强烈的奋力争先意识、浓厚的全力干事氛围,更要有切合实际的建设之路、和谐推进的务实之举。所以,发展农村经济,拿出解决农业发展的长远方针,引导薄弱的农业走向产业化,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力,这已成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6,(15):14-16
中国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目标并非向农村撒钱这么简单,而是为了使中国充当自己的“火车头”,让中国有能力决定自身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王全进 《发展》2008,(7):53-54
2005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等诸多建设内容。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地区差异大、人均收入水平低、发展阶段滞后的基本省情决定了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甘肃省现状,就全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锡文 《发展》2005,(12):15-1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没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位的是生产发展,是经济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龙 《重庆经济》2006,(3):3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使广大农民感到无比欣慰,非常拥护。它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必将极大推动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了了解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近期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问题在万州区、巴南区、合川市、綦江县等区县对基层群众开展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