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王镝 《魅力中国》2010,(3):236-236
任何一个舞蹈作品,必然是一件“创造品”,因为舞蹈作品的完成必须先通过舞者的想象,思维空间。所谓想象,在此不只是意向召回和舞蹈肢体文化的经验再现,它包含了编舞者个人复杂而深邃的心灵作用,此种心灵作用,可以称之为“想象的创造”。设定一个舞蹈主题,你可以充分调动你的思维。你想表达什么?  相似文献   

2.
秦翠 《魅力中国》2013,(28):104-104
舞蹈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地使人身体越来越健康.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氛围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本文从当前舞蹈创作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出发,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对舞蹈创作提出建议。具体从舞蹈作品的取材,舞蹈作品的内容、构思以厦动作的编排和作品的形式多样性、欣赏性、普及性这几个各方面来阐述舞蹈创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曾焯 《魅力中国》2011,(8):260-260
中国是有悠久的舞蹈传统的国家,然而那些教千年来所创作的古典舞蹈却没能留下完整的作品呈现在舞台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古典舞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种重建,我们国家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国外许多优秀的作品也涌入中国,在良好的大环境下,这时的舞蹈艺术家们才真正有条件向国外学习经典舞蹈艺术。国外经典舞蹈之一的“芭蕾舞”风行世界,受到中国舞蹈艺术家的青睐。中国的古典舞中加入了许多芭蕾舞元素,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舞蹈作品,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芭蕾舞对中国当代古典舞的意义重大,从多方面影响了中国当代古典舞的形成。中国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当代古典舞又将在未来接受更多外来元素的多方面影响。笔者想就芭蕾舞对我国当代古典舞的影响做个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些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舞蹈的交流     
陈晶 《魅力中国》2013,(31):113-113
一个舞蹈作品创作出来,只有和观众进行交流,舞蹈创作才算最后完成。因为作品必须要被观众所接受,才能实现它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进行舞蹈交流,审美主体(观众)和审美客体(作品)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王智慧 《魅力中国》2014,(19):153-153
一直以来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大多是在既定的逻辑思维框架下进行理性推到和编排产生的,很少掺杂过多的感性思维.但舞蹈作品创作作为一门艺术又无法忽视感性的分成。需要创作目的、创作原则以及创作方法共同参与,这就涉及对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二者关系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创作者在“感性与理性”思维观念上的把握,是协调舞蹈中理性与感性元素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6.
郑静圆 《魅力中国》2013,(13):86-86
群众舞蹈是指由非职业舞者创作和表演的舞蹈。这类舞蹈作品大多以群舞的体裁出现,而舞蹈的形象,又直接观照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技术难度不高而动作特色鲜明,它的构图层次比较单薄而动机展开有序,它的叙述拒绝抽象理念而采纳生动细节。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的祖先,为表达捕鱼、狩猎和采集收获物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自我娱乐。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丹 《魅力中国》2013,(14):78-78
文学艺术离不开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对其的影响和作用。文艺创作必须处理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挖掘、提炼、传承等问题,真正意义地吮吸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养份,创作出人们喜爱的优秀的作品。作为一名生活在布依族苗族为主地区,从事舞蹈专业二十多年的演员,我愿把这个在艺术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论点粗浅分析,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杨妮 《魅力中国》2014,(4):112-112
扬丽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舞蹈界震撼,对傣族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贡献,她使孔雀舞走到了人民的心中。本文选取《雀之灵》、《云南映象》和《孔雀》三部作品来看其艺术在“俗”“雅”之间的转变,并从杨丽萍的人生轨迹得出关于民族舞蹈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丁永振 《魅力中国》2010,(33):102-102
任何一个舞蹈作品,必然是一件“创造品”。因为舞蹈作品的完成必须先通过舞者的想象,思维空间。所谓想象。在此不只是意向召回和舞蹈肢体文化的经验再现.它包含了编舞者个人复杂而深邃的心灵作用,此种心灵作用。可以称之为“想象的创造”。设定一个舞蹈主题,你可以充分调动你的思维,你想表达什么?例如:设定“回归”为主线,到底什么回归.是祖国被分割的土地,还是海外游子,可以设定无数的想象。这种想象空间,会有太多的设定。最终把你心灵中间设定的内容物化出来。  相似文献   

10.
刘威 《魅力中国》2014,(23):119-119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和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人类情感,表达人们的思想及感情,而表演者丰富的面部表情是贯穿整个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舞蹈作品喜怒哀乐的主要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动活泼地体现了舞蹈形象内心的情感以及烘托了整部作品所要展现的主题,有助于舞蹈表演艺术效果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张潇潇 《魅力中国》2010,(24):30-30
长期以来,中学生的舞蹈完全以模仿为主,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模仿,因此,舞蹈受到许多限制,没有创新,没有质感,一个舞蹈作品被好几批学生运用,中学舞蹈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甚至每况愈下!其实,学生在探索创作工程中的东西往往会给人感觉稚嫩,带有学生气息,但那才是属于学生们有自己特色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让舞蹈真正成为学生们自己表达情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一个成立不到四年的舞蹈团,支撑起我国第一部超大型舞剧《干手观音》,全国巡演超百场,场场叫座。一个地市级的舞蹈团,接到北京卫视和湖北卫视的邀请,承接了一直由国家级舞蹈团配舞的春晚舞蹈表演。太原舞蹈团的逻辑很朴素:创作出好作品,带着作品闯市场。  相似文献   

13.
舞蹈表演中情感的把握关系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于舞蹈情感的把握要从文化的角度,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等多角度来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4.
郑舸 《魅力中国》2014,(20):129-129
舞蹈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能代替的社会功能,当人们达到情感巅峰,通过语言和其他方式都不能表达时。舞蹈便是最佳的抒情方式。编导编排是一种艺术行为。这样就需要舞蹈编导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文化内涵,当然,还要不断的累积。本文主要分析了舞蹈及其编导简介,舞蹈编导的基本素质能力,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独特作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桑田 《新西部(上)》2009,(5):143-143,140
本文通过对舞蹈综合元素的分析,认为舞蹈创作的正确途径是:首先选择正确的题材,积累专业素材,提高专业修养;其次,发挥编导的想象空间,舞蹈与音乐内涵一致;最终通过实践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6.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舞蹈和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发展的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然后以"交响编舞法"为例分析了舞蹈创作中音乐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雷娟娟 《魅力中国》2009,(22):149-149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舞蹈和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发展的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然后以"交响编舞法"为例分析了舞蹈创作中音乐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徐诗疑 《魅力中国》2013,(19):251-251
舞蹈艺术作为众多舞台表演艺术其中的一种。以其在舞台上表现形式的强大张力、感染力和不分语言、国界就能引起的强烈共鸣,征服着全世界各地热爱音乐和舞蹈的人们。一场成功的舞蹈表演,要有优秀的剧本,好的服装、场景、道具,合适动听的音乐.还有重要的舞蹈动作编排以厦掌握着成败关键的舞蹈演员。若是没有舞蹈演员专业的舞蹈功底、敬业的精神以及精湛的舞台表演能力.即使是最好的作品,也只能是失败品。而决定着舞蹈演员能否铸就一部舞蹈作品成败的。就是舞蹈演员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9.
杨杨 《魅力中国》2014,(17):113-113
独舞是一种最能表现人类细微情感的舞蹈体裁形式。创作出优秀的独舞作品,要从选材、构思、结构和具体的编排舞蹈动作等几个方面来全面思考.创作出有意味.独一无二的形式来支起一个独舞作品。本文研究拟通过独舞的选材与构思;独舞的结构方式;独舞动作语言的发展变化;根据独舞的构思寻找吻合构思的造型动作;在造型的基础上根据情绪来发展舞蹈动作;独舞道具的妙用;独舞音乐的寻找;站在观众的角度修改舞蹈节目。并对独舞的创编方法进行探讨与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李洪英 《魅力中国》2014,(1):108-108
舞蹈是表演艺术,舞蹈表演的特性及其动作、语言、情感等表现形式,深刻阐述了审美创造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舞蹈表演的情感与艺术表现有不解之缘,这是众所周知的。舞蹈创作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它的环节分为构思和编舞两大方面,凭借每个人对生活的不同感觉,不同的构思源泉,通过不断排练和不同演员的不同感受来将它升华到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