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为金融学突破了古典金融理论中提出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通过对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设。中国的股票市场发展时间短,与之相匹配的市场监管和制度还不成熟,但其占绝大多数的参与者——个人投资者,他们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从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出发,研究其投资行为模式,并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从而提高投资者的决策能力,以期能够降低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而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乐 《时代金融》2011,(17):46+49
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噪声交易不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均证实非理性交易者行为可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以投资者有限理性为前提的噪声交易理论被引入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研究中来。本文首先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其次综述了行为金融学范畴热门理论--噪声交易理论,最后对行为金融学与噪声交易理论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公司投资决策过程中,公司内部管理者和公司外部投资者是影响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两大财务决策主体.他们的理性与非理性行为对公司投资决策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公司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从分析理性和理性决策的缺陷入手,研究总结了管理者的一些非理性行为表现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乐 《云南金融》2011,(6Z):46-46
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噪声交易不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均证实非理性交易者行为可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以投资者有限理性为前提的噪声交易理论被引入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研究中来。本文首先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其次综述了行为金融学范畴热门理论--噪声交易理论,最后对行为金融学与噪声交易理论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股票市场提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模型及其传染机制的理论模型,并用部分相关数据数据进行了验证,得到了验证后的结果。首先确定了一个能够衡量投资者情绪的指标——群体指数,而群体指数是一个关于成交价格和成交数量的函数,它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交易经验、资产规模、盈亏程度有关。我们运用SPSS软件得到群体指数与成交价格和成交数量都成负相关:g=-0.209P1-0.481P2。当成交价格或成交数量增加以及成交价格或成交数量减少时,都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而投资者情绪对于股票市场演化行为的影响作用往往是很大的。其次在微观层面建立了股票市场动态均衡模型,并基于动态均衡模型,探讨了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理性或非理性在市场结构中的演绎过程,同时给出了股票市场理性投资行为与非理性投资行为发生偏差的度量模式:非理性投资行为存在:(Dt1-Dt2)2(-St2-St1)2>0非理性投资行为不存在:(Dt1-Dt2)2(-St2-St1)2=0最后针对投资者之间的传染机制,利用分布参数系统模型研究了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传染行为。引入了投资者关于其自身因素的分布函数,把投资者行为定义为n维因素空间中的轨线,建立了投资者传染行为分布函数满足的偏微分方程,描述了投资者群体行为传染的变化规律。并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给出了一个实例,建立了不同资产规模的投资者行为分布函数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并给出了解析解。然后用层次分析法具体分析了传染行为的强度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投资决策行为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显示:在弱式有效的股票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前期信息认知偏差和后期心理判断偏差是造成其非理性投资决策的主要原因,前者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噪音信息干扰以及投资者信息判断偏误造成,后者是投资者个人心理误判所造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实况,文章从内外部两个层面提出规范监管主体行为,实现理性监管;规范证券中介与上市公司行为,实现理性经营;规范投资者行为,实现理性决策三大对策来减少我国股市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决策,最终形成良好的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邓淑斌 《证券导刊》2012,(47):90-95
有别于建立在投资者行为完全理性基础之上的传统主流金融学,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中的参与者并非完全理性的,其投资决策行为并非完全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而往往会依据个人经验采用简单有效的主观推断来进行投资决策。并且,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往往会相互影响、传染,并在外界的不断干扰下进一步得到...  相似文献   

8.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下.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 EMH)认为投资者在信息处理上具有完全理性,他们能够客观地对市场上的所有信息作出正确反映。任何有关价格的信息披露都会引起投资者的积极交易,以追求超额利润。理性投资者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可以有效消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投资决策行为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显示:在弱式有效的股票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前期信息认知偏差和后期心理判断偏差是造成其非理性投资决策的主要原因,前者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噪音信息干扰以及投资者信息判断偏误造成,后者是投资者个人心理误判所造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实况,文章从内外部两个层面提出规范监管主体行为,实现理性监管;规范证券中介与上市公司行为,实现理性经营;规范投资者行为,实现理性决策三大对策来减少我国股市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决策,最终形成良好的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经典金融理论假定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当局都是完全理性、市场具有自我调节修复的能力.但现实中微观经济主体和政策当局的非理性行为充斥市场,非理性的金融市场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人类实际决策心理出发,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分析“非理性的行为因素”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并提出建立“有限理性范式”下的金融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英 《新金融》2008,(7):57-59
在我国机构投资者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投资行为也在发生异化,与政府和市场的最初预期产生明显的偏羞。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典型地表现为:短视行为、羊群行为、处置效应和违法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加剧了市场风险的累积。中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其实并非由非理性的个人投资者所引起,而正是由行为相对更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他们构成了庄家的大部分)所引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统计数据研究了个体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对风险市场价格(MPR)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了市场对波动的反应是异质性的,并且受投资者情绪变化的影响。具体来看,将投资者情绪分解成理性和非理性成分后,非理性乐观情绪的增加将导致MPR明显的下降,但理性情绪的变动不会对MPR有明显的影响。这意味着当市场投资者情绪是由基础价值变化来决定的时候,市场风险价格不会发生变化。进一步的VAR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非理性的乐观或悲观情绪并不受理性情绪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非理性情绪不是由基础风险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金融市场中的投资活动是个体或群体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并在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下产生满意决策并时常伴随非理性行为的投资行为.本文首先阐述了投资活动中的有限理性及非理性因素,最后重点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现象即羊群行为.以期为投资者行为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改革——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典金融理论假定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当局都是完全理性、市场具有自我调节修复的能力,但现实中微观经济主体和监管者的非理性行为充斥市场,非理性的金融市场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从人类实际决策心理出发,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分析非理性的行为因素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提出融入行为金融思想,建立有限理性范式下的金融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5.
以2010年4月2日~2016年7月21日的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数据为样本,运用小波CCC-GARCH模型,考量融资融券交易对证券市场波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交易行为对证券市场收益率和成交量的波动均有较显著的影响,而融券交易对市场波动率的影响不显著.同时,融资交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主要由高频信号所驱动,投资者短期非理性行为或噪音交易对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为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均衡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培养理性机构投资者,加强投资者风险警示加快融资融券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闫红波 《新金融》2007,(11):37-40
“行为融资”理论的产生是由于传统公司金融理论已难以解释当前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笔者详细地论述了该理论的两种分析方法,即非理性投资者分析法和非理性管理者分析法。前者主要研究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是否会影响理性管理者的资产配置行为,亦即当股票市场价格偏离公司真实价值时,致力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性管理者将对此做出何种反应;而后者着重强调管理者本身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联系中国证券市场实际分析了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并运用行为金融学等相关理论对这些非理性行为进行分析,力图揭示造成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因素。研究表明,投资者认知偏差和信息不透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我国股票市场的措施是进行投资者教育和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受人们的乐观贪婪心理影响容易形成泡沫,而在恐惧悲观心理的影响下泡沫又会破灭,市场当中新加入的投资者通常市场专业知识不足,缺乏交易经验,因此极大地增加了股票市场当中的非理性因素。众所周知,我国股票市场当中机构投资者同成熟市场相比比例并不高,由此造成的非理性因素也较大。本文通过选取A股新增账户数以及换手率作为投资者心理因素的代理变量,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Granger检验分析得出结论:不理性的投资行为,如羊群行为和过度投机对A股市场的走势产生了影响,加剧了A股市场的波动。鉴于此,我国股市应在培育理性市场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入,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已经趋于多元化.文章从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心理着手,通过分析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投资者的结构状况,结合行为金融学经典理论建立“过度自信”模型,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透析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引导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理性投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理想的证券交易制度是使这几个基本目标同时达到最优状态,即市场流动性好、信息透明度高、市场有效性强、价格相对稳定、证券交易成本低。相对于其他制度,交易制度对场外市场更具有决定性与致命性,因为场外交易市场是各国及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流动性最差的一个市场,而流动性的高低又是资本市场或证券市场最核心的命题。不同的交易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策略,更决定了不同的价格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