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企业发行债券的重要步骤,债券评级对会计信息具有依赖性,而会计信息的计量属性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不合适的会计计量属性会对债券评级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结合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特点,通过分析会计计量对信用评级的误导因素,认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可以提高债券评级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促进企业融资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颁布实施了《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管理办法》。 《办法》共分九章七十八条,包括总则、发行、承销人及承销方式、担保、登记与托管、转让过户、信息披露、罚则和附则。《办法》规范了公开发行债券企业报送材料的标准,明确要求企业在申请发行债券时,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项目可行性及风险分析报告、经审计的发行人及保证人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担保函、企业债券发行章程、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等申报文件。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有效的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债券信用评级制度是债券市场必不可少的安全网,信用评级机构实际上承担了债券市场外部监管者的职能。鉴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占投资者群体的比重不高,信用评级对于我国的企业债券尤其不可或缺。目前,国内经核准具备债券评级资格的评级公司有10家之多,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相当激烈。但是,这些评级机构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首先,评级缺乏科学性。目前国内上市的企业债是AAA评级,而有关的评级标准、评级程序和评级方法却不完全透明,评级的可信度不高。其次,评级缺乏…  相似文献   

4.
顾春霞 《东方企业文化》2012,(15):175-176,172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从债券的发行、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券的发行与评级情况来看,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尚不发达的债券市场的制约。因此,加快我国债券评级市场的发展是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债券是债券发行人为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并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发行企业债券,能使企业迅速筹集生产建设资金,调整并改善财务结构,同时较发行股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及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我国政府多年来也一直在探索解决的途径。2003年以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集合债券融资的试点。2008年,国家发改委简化了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批流程。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要稳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规模。作者认为,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逐步放开,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将成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首选方式。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除了具有传统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低、资金期限长等优势外,还能有效提高信用评级、分散投资者风险。但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相对较晚,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增信机制、协调机制发育也不成熟,投资主体也相对单一,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投资银行、评级公司等多方努力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刘明显 《会计之友》2008,(19):26-27
本文在探讨发展广西债券市场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广西债券市场的基本思路,即以改革债券发行审批制度为基础、以引进机构投资者为重点、以建立健全企业债券担保制度和债务偿还机制为核心、以建立多样化的交易和结算机制为依托、以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为保证.最后提出了发展广西债券市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债券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手段,其融资数额偏小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明显不相适应。面对影响它的深、浅层次原因,必须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利用债券融资;建立和健全信用评级制度,大力发展信用评级机构;改进和完善企业债券监管制度,推动企业債券市场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债券尤其是信用债券的发行过程中,发行公司的信用评级是非常重要的,债券信用评级的主要作用是揭示风险、引导投资,并降低具有较高信用筹资者的筹资成本。而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业务起点较低,不同发行主体间的信用质量因约束软化而变得模糊不清,信用评级技术也不完善,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完成。而且我国的一些信用评级公司缺乏独立性,公平性失真,不能真实揭示公司债的风险特征,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探讨发展广西债券市场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广西债券市场的基本思路,即以改革债券发行审批制度为基础、以引进机构投资者为重点、以建立健全企业债券担保制度和债务偿还机制为核心、以建立多样化的交易和结算机制为依托、以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为保证。最后提出了发展广西债券市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企业债券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缺陷 企业债券是债券发行人为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并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 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在我国,1984年企业债券开始出现,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交易所上市企业债券达到18只,流通  相似文献   

12.
大客户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客户集中度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客户集中度过高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少关注债券市场中评级机构对发行人大客户风险的甄别能力.本文以2007~2019年发行公司债为样本,检验了债券信用评级对客户集中度风险的揭示程度.实证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越高,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等级越低...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角     
企业债券融资应走渐进之路韩旺红在《投资研究》第8期撰文指出:受债券融资的比较利益与微观发债主体条件的制约,我们既要积极地推动企业债券的发展,又不能无视企业的现状,操之过急,必须走渐进式的发展道路。近期主要应抓紧改革现有制度,鼓励信用优异的企业发行债券。修改《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的关键是减少强制性规范,增加随意性规范,政策面鼓励“好人举手”。为了吸引好企业发行债券,除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偿债保证等条件继续强制规范以外,在以下方面应放开:(1)取消债券发行的规模指标控制和隐性的所有制歧视。企业只要信用良…  相似文献   

14.
祝玲  胡宇红 《现代企业》2004,(3):10-10,9
企业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西方国家企业中发行债券融资通常是发行股票融资规模的3倍,但由于我国企业债券管理机构对企业债券发行主体及发行方式都有极其严格的限制,使得债券融资方式得不到重视。2002年政府对企业债券发行的初步改革和即将出台的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使人们对债券融资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院文章利用2007年-2012年间我国公司债券发行相关数据,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影响公司债券的定价.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显著的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企业社会责任得分高的公司其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更高,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高公司债券的市场定价.同时我们的研究结论对公司管理层和债券投资者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韩卫涛企业债券是企业为向社会筹集资金而依照法定程序所发行的,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有价证券。债券的发行企业与持有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借贷关系)。因此从债券发行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债券在性质上属于发行企业对...  相似文献   

17.
《经济界》2000,(1)
国内债券市场有消息指出,财政部正计划对企业发行债券的利息征税。业者认为,由于企业债券利率比国债高,难免会吸引投资者改买企业债券,此举是希望刺激国债的销售。中国的利息近年持续下降,去年二月发行的三年期国债利率还有7.12厘,但到最近发行的三年期国债利率已跌至2.78厘,难免令投资者却步。而企业债券的利率,按规定可比国债高最多四成,新一批企业债券息率都在3.72-2.78厘,比国债有吸引力得多。国家计委订出1998年企业发行债券的额度25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规模占从银行融资的比例非常小,如果财政部真的要课税,相信是为…  相似文献   

18.
2014年3月4日11超日债宣布无法到期支付本息提醒人们必须重视政府扶持下公司债券的刚性兑付将有可能不再存在,必须认真重视债券的违约风险,而不是之前的无风险债券。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研究,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受到政府、产权制度、债券流动性和信用评级机构等方面的约束,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促进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债券评级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09年,约翰·穆迪的《对铁路的投资分析》一文拉开了企业债券评级研究的序幕。经过近百年的时间,西方学者基于标准的财务金融学理论,对企业债券评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逐渐运用到各国的债券评级体系当中。本文在回顾西方学者企业债券评级的方法、企业债券评级与违约率之间的关系、企业债券评级与权益投资回报率之间关系这三个问题后,总结了我国学者对其研究现状,以期为发展我国债券评级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标普公司主权信用评级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国政府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主权债券的增多,主权信用评级从商业领域步入政治经济领域,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主权信用评级在金融危机中发挥预警作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评级公司在时主权风险进行评级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道德风险,评级失误等,对主权评级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标普公司主权评级模型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主权评级模式的建议,并对美国主权信用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