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演义》从表层故事的形象描写,到表层故事背后人物行为模式,再到深层结构中的辩证法思想,都与世俗生活有着极大的共通性:《三国演义》表层故事形象与生活现象共有的丰富性,使它的运用价值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性;表层故事背后的行为模式与其它生活领域行为模式的相似性,使它具有应用的直接性;而深层结构中兵家辩证法与生活辩证法的共同性,使它的应用价值具有科学性。与世俗生活对照,故事表层文化隐义的共同性,构成了《三国演义》应用学的基础,使《三国演义》具有应用学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从表层故事的形象描写,到表层故事背后人物行为模式,再到深层结构中的辩证法思想,都与世俗生活有着极大的共通性:《三国演义》表层故事形象与生活现象共有的丰富性,使它的运用价值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性;表层故事背后的行为模式与其它生活领域行为模式的相似性,使它具有应用的直接性,而深层结构中兵家辩证法与生活辩证法的共同性,使它的应用价值具有科学性。与世俗生活对照,故障表层文化隐义的共同性,构成了《三国演义》应用学的基础,使《三国演义》具有应用学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初的《喜盈门》和九十年代中期的《喜莲》是两部成功的乡村电影,深受农村观众和城市观众的喜爱。它们都运用了民间话语结构“两兄弟的故事”(两姊妹的故事),在《喜盈门》中,这种民间话语结构是影片借以表现的内容,而《喜莲》中却只是借用,没有展开。通过这两部影片,还分析了现在乡村电影不景气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是一位基督徒,其成长经历深受《圣经》的影响,作品《红字》中流露出了作者的圣经情节,在故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方面借鉴了圣经原型,故事情节方面也巧妙化用了圣经典故,并将《圣经》中的U型叙事模式予以灵活展现,整个故事无疑体现了圣经文学元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翘楚,虽多“丛残小语”,却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故事类型,为后世志怪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即以《搜神记》中的报恩故事为中心,探析故事中的报恩主角、报恩方式及其这一主题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狼图腾》作为以狼为故事主线的文学作品,其主要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北方内蒙古地区发生的人与狼之间的故事。该故事一经问世便引发了社会上的普遍思考,从而诱发了人类在社会发展、狼性认知、文明建设上的反思。可以说,通过阅读《狼图腾》,人类踏上了一场探寻心灵的旅程,驰骋在异域风情的内蒙古草原之上,见证着"狼"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进而引发出对自身行为与思想意识的深刻自省。因此,本文站在人类学的角度之上,通过阅读《狼图腾》,分别从危机预警、"狼性"领悟及文明反思等三个维度,解读《狼图腾》带给人类的生活启示与发展引导。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介绍"拼贴"这种艺术手法入手,对比了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与中国传统故事与形象的差异之处,分析了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中对中国元素的拼贴式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8.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小说中通过对《圣经》中人物形象的置换和逆转,用相反的人物形象体现相同的内涵特征。借助源自《圣经》的叙事模式勾勒出故事中两个关键人物的人生曲线,实现了叙事模式和主题寓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
《故事新编》是鲁迅一部独特的小说集,其创作过程涵括了鲁迅思想发展的多个时期,呈现了颇为复杂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风貌;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与现实意义,也蕴含着鲁迅复杂的神话观,也启迪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文章着重探讨了鲁迅的神话观,分析了《故事新编》的神话思维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陵十三钗》将小说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妓女拯救学生的故事真实感人。小说多处显现人性的光辉,流露出人道主义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小说中通过对《圣经》中人物形象的置换和逆转,用相反的人物形象体现相同的内涵特征。借助源自《圣经》的叙事模式勾勒出故事中两个关键人物的人生曲线,实现了叙事模式和主题寓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这个故事来源于刘庆邦的小说《神木》以及由此改编的电影《盲井》。不仅我没有亲历,而且还不是故事的全貌。我人为截取一段,以期获得对基层社会运转逻辑的理解和诠释。可以说,它是一个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的彻底的主观建构的过程。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一切置于"后台",前台的故事还是具有被反复"凝视"和"咀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剑侠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剑侠故事为题材的文言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从20世纪至今关于《剑侠传》的研究一直被学界关注,本文主要是将前人研究以研究内容归类,论述前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琴歌的发掘和传承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胡笳十八拍》取材于历史上文姬归汉的故事,是一首经典的长篇叙事、抒情琴歌,在民间广为流传。从分析《胡笳》的歌词与演唱方法入手,可以探究古琴的风格以及古琴歌曲的演唱方法,并能发掘此类古琴歌曲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的期刊当中,《特别关注》作为文摘期刊,发行量年年增长,且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期刊。本文就《特别关注》的故事作为对象进行论述其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的主要语义因素之间的语义关系,揭示文本内隐的深层逻辑结构和思想内涵。《阿拉比》以主人公追寻阿拉比这个美好梦幻地方作为故事的基本线索展开。通过对故事叙事结构的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小说的艺术性和深刻性,探索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丁玲的《梦珂》和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都叙述了一个"堕落的娜拉"的故事,但两个故事的讲法各有不同。梦珂在堕落的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自尊感,基于理性她完成了选择,葛薇龙则是难言的自卑感,一种身不由己的感性因素始终占据了她的心理;丁玲对于梦珂的堕落主要持批判态度,张爱玲对于葛薇龙则是深深的理解和同情;《梦珂》的美学风格是悲壮,《第一炉香》的风格则是苍凉。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基于两个女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和思想,以及她们对时代和人性的不同把握。  相似文献   

18.
生命起源问题是迄今尚未解开的一个谜。不同时代的科学家们对此提出了各种假说,但都有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圣经·创世纪》中有"上帝创造人类"的记载,但其科学性有待考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字偏旁部首结构特点及其含义与《圣经.创世纪》所描述的故事,揭示《创世纪的发现》一书中汉字与《创世纪》之间惊人的巧合现象,反驳"独创论",即"上帝创造人类"牵强附会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在宋初编纂的小说集《太平广记》中,记录了九卷、多达83个有关狐的故事,可以说狐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形象上都显得十分突出。论文从狐的自然属性入手,通过《太平广记》中众多狐形象的分析,得出狐形象的本质特征其实就是狐的人化。  相似文献   

20.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选取了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的经典瞬间,组成7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平凡的人物展现出来,是普通人与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影片中将个人情感和国家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感,更增强了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本文将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分析影片中的方言因素,具体阐述方言因素对电影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