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福建省EMS邮件跟踪查询系统浅析福建省邮电科研所邱传霖一、系统建设思想首先,该系统应该是全国EMS跟踪查询网络中的一个子系统,相互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交换必须畅通无阻。其次,该系统应该是综合性的,除可满足EMS跟踪查询需求外,尚可作为邮政其他业务信息的传...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EMS本身的业务需求出发对现有网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在Intranet(企业内部网)环境下的分布式邮件跟踪查询系统的方案,并指出该方案不仅能大幅度地提高查询网的效率和能力,而且还具有易扩展、管理维护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邮政速递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责任中心损益核算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邮政内外对速递业务的服务质量、传递速度以及邮件处理全过程的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对速递业务的揽收、站点、投递和跟踪查询等环节进行了全网统一的信息化改造,为邮政速递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4.
周淑花 《邮政研究》2001,17(6):27-28
以太原市邮政局速递跟踪查询系统改造为例,阐述了系统改造遵循的原则以及系统框架构成、软件平台选用、业务功能种类和国内出口邮件处理流程等内容;根据实际,对系统改造前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类比,提出了对类似太原速递跟踪查询系统改造时应注意的问题和业务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以避免其它局在改造系统时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5.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紧紧跟踪世界先进移动通信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从1997年2月开始,率先在全国推出移动电话新业务,短短的1年半时间已有十种新业务出台,它们分别是: 1、主叫显示 这是指全球通移动电话在作被叫时,系统向被叫用户提供主叫方电话号码显示的一种业务。主叫方的来电号码显示在数字手机的显示屏上,同时,申请了主叫显示的用户的手机都能储存最近接听过的和未能接听的十个电话号码,方便用户查询或及时给对方复电。  相似文献   

6.
有关收寄和投递跟踪系统 对包裹和特快传递务业(EMS)的有关收寄和投递的跟踪系统,已通过一个联机网络实施管理。使用户的查询能实时得到回答,这一新服务开办手1988年10月。 挂号邮件系统 在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一些邮局中,关于普通挂号邮件的发运、运输,寄达和回执的信息,已输入回执制单机、挂号誊写机和挂号跟踪终端中。该信息通过固定的邮政网络(PNGT)送入综合邮政信息中心主机中,这就能实时回答有关挂号邮件投递和其他方面的用户查询。这一服务于1991年10月向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7.
张永利 《当代通信》2004,(13):67-69
截止到2001年,山东通信用户数已经发展到了1600万,原有97系统已不堪重负。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竞争对手的不断涌现,山东通信急需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综合业务支撑系统,来满足企业业务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孙越栋 《中国邮政》2005,(12):40-40
一、邮政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邮政在综合网和邮政金融网两大基础网络上建设了电子邮政、11185客服中心、中间业务、电子汇兑、电子化支局营业、物流、报刊、集邮、速递及查询、中心局生产作业和指挥调度等应用系统,极大地促进了邮政业务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但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加,系统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各个行业中,计算机系统己经在业务处理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邮政信息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邮政业务的效率、增强了竞争力。联想做为国内最大的IT厂商,同各地邮政部门密切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在目前各地邮政部门进行的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也有很多和联想集团的成功合作。1邮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目前,全国邮政计算机网络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邮政系统网络主要有综合网和绿卡网两个主要网络,建设也比较成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邮政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为邮政开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融合’综合性业务提供了可能。目前中国邮政利用已建的计算机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邮储网点、电于化网点已经开办了通存通取、电子汇兑、邮政“一台清”等金融服  相似文献   

10.
江苏     
江苏实现全省农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 为加快农话电话发展和管理,6月底,在苏农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推广工作在全省65个县(市)圆满完成。该系统实现了工单电子化流转和各支局计算机联网收费,大大提高了农村支局的工作效率,并建成了以县(市)局为中心的集中管理模式,加强了对支局所的管理力度;实现了即时查询话费和现场打印单据收费,解决了农村支局所长期存在的查询  相似文献   

11.
胡波 《邮政研究》2020,36(2):42-44
分析了四川邮政研发包裹快递业务大客户邮件跟踪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该系统的构架,在邮件轨迹接口查询次数受限的情况下,提出以贝叶斯分类方法预测邮件更新时间,减少了邮件轨迹查询次数,提升了接口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业务关联     
《中国邮政》2007,(10):31-31
邮政速递短信业务起步较早,于2002年8月份开始建设EMS短消息信息查询系统,2004年7月逐步完成了31个省短信查询服务的开通。在全国范围内,客户可通过国内入网的手机、小灵通,通过短信定制EMS邮件交费查询,  相似文献   

13.
黄莉 《中国邮政》2004,(7):44-45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实现业务高效性、灵活性、扩展性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仅仅实现业务处理计算机化已不能适应网络化、综合化的需求。在新的趋势下,建设新一代电子化支局系统被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4.
“114”台可否增办邮政编码查询业务葛大良目前,全国只有少数县(旗)邮电局配备有邮政编码微机设备,开办了电话查询邮政编码业务,大部分局尚未开办此项业务。用户除自备邮政编码本可自行查询外,一般尚需到邮电局去查询,很不方便。试想,如果用户能够及时查询并正...  相似文献   

15.
我国邮政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策略探讨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马翠英在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生产和管理领域。世界范围内,邮政处理技术已向计算机应用转化。我国邮电部也早提出了“建成特快专递跟踪查询、报刊发行、邮运调...  相似文献   

16.
卢山  赵强 《邮政研究》2004,20(4):28-29
在电信领域扩张和邮政业务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邮政业务与电信技术相结合的关键性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针对此领域技术的一个范例(移动通信的短信技术与邮政服务相结合建立起的高效邮政业务查询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支金龙  王琳 《当代通信》2005,(14):38-39
为充分发挥视讯会议业务跨地域的优势,适应市场对视讯会议业务需求,中国电信在原有各省独立建设的视讯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国联网,统一推出了“新视通”视讯会议业务品牌。“新视通”系统的全国联网不仅仅局服于简单的各省互联,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全国新建了两级运营支撑系统,以实现视讯业务的可运营、可管理。联网后的“新视通”视讯业务网络已经实现了“全国统一的视讯业务开展、不同厂家视讯终端的统一接入、视讯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合理调度及统一的计费和结算”等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4月18日,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成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韦乐平兼任北京研究院院长。北京研究院将主要负责集团公司的总体研究任务,主要职责包括跟踪研究国际前沿电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制订电信网络、技术、业务的发展规划,研究技术发展战略与技术发展政策,提出网络发展和技术应用方案,进行决策软科学研究和战略发展研究,进行电信管制和资费等政策法规以及网络业务的经济技术成本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研究制订技术体制和标准。研究院还将负责设备入网测试和提出主要设备的选型参考意见,对新技术新设备新业务进行网络运行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邮政》2008,(6):4-4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13个省市速递国际业务发展研讨会上,集团公司刘明光副总经理指出,目前国际业务发展面临的环境相当严峻,各局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相互学习,实现共同进步。为做好这项工作,集团公司将做好加快网络建设、解决查询问题、解决国外的投递时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发行上网卡  8月25日,首套“中国电信上网卡”正式发行。持有这种全国通用的拨号上网卡,用户只要拨叫当地电话163,即可接入中国电信网络平台,进入互联网浏览。  “中国电信上网卡”具有全国漫游功能,采用全国集中管理、集中认证、实时计费的管理方式。用户拨号上网之后,系统将自动跟踪用户使用时间,并按照中国电信计费标准,从上网卡中实时核减网络使用费。  “中国电信上网卡”包括不可充值上网卡、可充值上网卡。首批推出的是上网卡和续款卡。上网卡提供的功能有:全国漫游、拨号上网、余额转账、账务查询、网上续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