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债是国家依据借贷原则,从社会上吸收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国债发行规模的差异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及政府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本文主要探究我国国内国债发行规模的风险因素,并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寻求防范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国债发行规模风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债数量增速较快。国债的发行,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债规模的扩张,势必会增加财政债务风险。因此,适当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一、国民经济和财政的应债能力分析 国债规模的膨胀可能引起的财政风险最直接的表现是偿债风险,即还本付息风险,由此可能带来通货膨胀风险:财政支付困难,如果用货币融资的方式来解决,会引起突发性的通货膨胀风险.通过对我国国债发行量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国债规模的变动趋势和膨胀速度;通过对国债规模,包括国债余额和国债发行规模,与GDP、财政收支等的对比,可以反映出国债规模对国民经济和财政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国债的最优规模是国债经济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益的最优规模,是国债的警戒线,超过或低于警戒线,都会使国债的经济社会效益降低。我国自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年度国债发行额不断增加,增加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使是国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国债规模的扩张是为了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增长,但是,国债规模扩张也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5.
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对于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本文从介绍国债规模监测指标体系出发,对我国国债规模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得出从财政承债能力来看,我国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指标都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财政债务重负不堪忍受,国债风险较大。为此,从控制财政赤字等角度着手,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就我国国债风险问题,联系国债发行、流通、偿还的整个管理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并就如何防范和控制潜在风险了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扩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初显成效。本文引用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四项指标,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指标状况,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了理性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关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一些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8.
从适度国债规模的确定入手,通过衡量国债规模指标的国际比较,得出对我国当前国债规模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首先简单论述了国债政策的重要性,随及从国债规模入手,探讨了影响一国国债规模的限制因素,并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合理性及期限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当前,我国国债规模急剧扩张,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就此通过分析我国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以及现状,提出了控制国债规模应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收支制度着手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国债规模投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加大,国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在国债投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依靠国债积累率,进一步说是依靠国债规模投资的推动。本在重点分析国债规模投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对策性建议:一是矫正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提高国债投资效率,使经济增长由速度型向效率型转换;二是调整国债积累率,控制国债规模,努力防范财政风险;三是改变国债资金使用方式,加强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我国国债规模是过大还是尚存在发行规模空间存在较大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8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的规模效应来检验我国国债是否适度,结果证明我国国债发行未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也没有挤出民间资本,它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为我国未来的国债政策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一个以国债为冲击的小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并运用1978~2001年的历史数据,得出国债对经济总量的弹性和乘数效应。进一步分析并得出结论: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是中短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重要方面。但要提高公共投资的效率,应适当利用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和货币政策,以缓解国债压力,降低政府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债规模的统计分析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当前经济状况的影响,我国国债存在着财政本身的债务重负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的矛盾,致使我国国债规模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风险性,有可能导致债务危机,进而引发财政危机。因此发现、预见和预 防债务危机,合理确定未来几年我国的国债发行政策取向应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大类,即绝对量指标体系和相对量指标体系。从绝对量指标看,自1981年该复发行国债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曰趋增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债规模进一步膨胀。从相对量指标看,我国国债规模陷入了“财政重负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的矛盾之中。正确认识这一矛盾和判断我国国债规模的大小,除了利用上述指标分析方法以外,更要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国债回购提高了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因为有国债做质押,被投资看作无风险品种。但是交易所国债回购规则却为券商违规挪用客户债券提供了便利,因国债回购引发的资金黑洞长期被掩盖,终于导致2004年国债回购黑洞的最终爆发。本就国债回购风险产生的机制做深入的分析,探讨回购市场制度缺失导致的违规行为,并提出初步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从国债的可持续性、国债的货币扩张效应、国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个层面评估了我国当前的国债风险,并针对我国的国债特点,提出了防范国债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已经在全世界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如何合理地控制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控制政府举债规模、加强债务管理体系、完善政府偿债机制、建立风险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作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选择,存量债务置换被寄予厚望.结合已经实施的多批置换计划,本文发现,债务置换只是延迟了债务偿付时间,尽管短期效果斐然,但长期内难以有效缓解地方债务问题及其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冲击;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之策应当兼顾长期与短期政策,既要治标更需治本.因此,在依托短期政策解决当务之急的同时,我国还应当合理推进社会私人合作模式,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