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洱海流域城镇用地扩展边界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  王晓霞  刘会敏 《经济地理》2015,35(2):163-168
科学划分城镇用地扩展边界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举措。文章综合考虑距离和阻力两类因素,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研究不同情景下城镇用地扩展的边界划分问题,提出一套两级分区体系。以云南省洱海流域为例的实证研究发现,同一地块单元的城镇用地扩展阻力普遍高于生态用地扩展阻力,两个扩展过程的最小累计阻力值在空间上均呈现为中间低、周边高特征;以两过程累积阻力比值1.5、1、0.5作为一级边界阈值,按三种情景划分城镇用地适宜区面积分别为981.35km2、589.40km2、212.63km2,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38.26%、22.98%、8.29%;以此为基础,对三种情景下城镇用地扩展边界进一步细化,分别确定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边界阈值。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确定城镇用地扩展方向和规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动力是珠三角经济超常规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占用了很高比例的耕地,用地总量增长速度非常快,增量用地的用地构成以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用地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大部分城市和建制镇人均建设用地增加,并没有根本改变大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而使原有用地较宽裕的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摊大饼式的继续增加。针对用地增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广东城镇建设成就基础上,把城镇走廊作为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构建城镇走廊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方法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城镇走廊进行识别和比较,以此来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的变化轨迹.城镇走廊区域主要分雏形、整合、强化3种不同程度的走廊空间,广东城镇走廊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穗深等城市"据点"式发展,珠江东岸穗港"廊道"形成和珠江三角洲"块状"集聚3个阶段.与广东经历的工业化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大致相对应.未来广东城镇走廊的发展趋势和调控方向应该形成轴线式的跨省跨区域的城镇走廊格局,并以此逐步辐射并带动广东全域.  相似文献   

4.
5.
6.
7.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从河流形态特征、河流水情特征、河流生态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山地城镇用地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近五年来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以及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情况,发现在人口不断增长,用地规模日益扩张的背景下,城市群的用地增长速度不一,并且用地扩展过快,用地效益偏低。城市用地规模过小或过大,均不能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现有的规模上集约利用土地,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综合土地利用效益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穗港直通车"是指向来往香港与广州之间的国际物流提供班次式空、陆联运服务和保税仓仓储服务的一种综合运输物流服务。运用SWOT分析法,以中远空运为例,探索多式联运运输新模式,并提出发展策略,为物流快速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镇空间布局是城镇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依据,它关系到城镇发展的综合效果、中心城市与周围腹地联系的便捷程度、交通组织和城镇的舍理分布等一系梦4重大问题。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城镇空间布局为研究对象,提出哈大齐工业走廊城镇空间布局的构想,即圈层结构式布局、点一轴式布局、卫星式布局。哈大齐工业走廊将逐步形成一个层次合理、布局科学的城镇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许彦曦  陈凤  濮励杰 《经济地理》2007,27(2):296-301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总结了城市空间扩展机制、扩展动力机制、模式、模型及产生的影响,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扩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方法以及用地扩展的类型识别和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分析,展望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利用扩展,将在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用地效益、土地集约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进一步与3S技术和CA结合,将推进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3,自引:2,他引:113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定量分析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用地结构和用地效益等问题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主要影响因子。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并不是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关键在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低,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城市失业问题,逐步减小贫富差距,保证社会稳定是根本,特别要加大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广西梧州市为例,运用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了梧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梧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规模和布局调整。对合理利用土地,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1996年和2000年两个时相的航空影像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解译,通过MapInfo、ArcView等GIS软件对矢量化的解译成果进行空间分析与查询统计。研究表明: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的圈层和扇形结构特征。自内而外可分为三个圈层,但与西方圈层模式相比,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内圈层功能以居住和商业金融服务为主,且居住用地比重偏大;中间圈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比较均衡,随时间变化较平稳;外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明显,工业用地比重较大。各圈层又可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城市功能的扇形地域。  相似文献   

16.
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遥感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以厦门市为例,利用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着重分析了厦门市从1989年到2000年11年间各区城市扩展的面积、速度和方向、城市扩展侵占周围用地的情况以及城市扩展的驱动力。分析表明,厦门市的城市空间扩展速度较快,2000年城市用地规模比1989年扩大了近2倍,城市用地扩展主要是侵占周围的耕地。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的不断注入以及多山临海的地理环境决定着城市扩展的速度和方向,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曹荣林 《经济地理》2001,21(5):605-608
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不协调状况及其原因;依据两规协调的法律规定,提出了两规协调的共同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集约用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论述了两规协调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城镇体系规划、乡镇规划两图合一、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协调、城市规划设计院参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调整机构设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市属特大城市,高度的城市化水平迫使其以摊大饼的模式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与供应紧张的建设用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城市发展一度突破城市规划.文章选取北京市1986-2006年的城市扩张及经济、人口、交通等方面数据进行分析,以探求北京市20年来城市扩张驱动力所在,从驱动因素着手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并对这些凶素进行合理的引导限制,以改善北京市扩张模式并引导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赵哲远  吴次芳  盛乐山 《经济地理》2003,23(4):508-512,546
通过分析温州市城市土地经营中存在的非市场行为,认为城市土地经营需要适度的政府干预,指出城市土地经营可供选择的交易方式和客体类型,并商讨发展城市土地经营的主要对策: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以多种形式经营划拨用地等。  相似文献   

20.
陶江  陆玉麒  王昌燕 《经济地理》2008,28(6):1025-1030
文章以乌鲁木齐建成区为研究区域,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城市用地的空间转换过程进行了定量与定位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城市用地发展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②城北主要以非城市土地转入城市用地为主,而南部城市中心区的内部用地转换较为明显,并且近期有逐渐加强的趋势;③城市内部用地转换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④地租等市场因素促使城市用地不断向经济效率更高的格局转换,而政府则通过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来协调土地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