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经国务院批准浙江、福建、上海等八个粮食主销省市先后放开收购、放开粮价、放开市场,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无疑将会对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强对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化的研究,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是主产区加快粮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意就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给粮食主产区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之策作些粗浅的分析。一、机遇销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无疑会对主产区稳定粮食生产、稳定市场粮价,确保粮食安全带来一些冲击和影响,但也会为产区提供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给粮食生产和流通带来新的发…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政府决定,在三州少数民族地区和部分市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结合阿坝州实际,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藏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1.符合国家粮改政策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国家决定粮食购销实行“放开销区保护产区”政策,我省藏区都是销区,民族地区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符合国家的改革政策。2.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阿坝州是天然的绿色蔬菜、水果、贵重中药材生产基地,粮食收购放开后,农民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他们所需的口粮可以在任何一个粮食市场按需购买。产…  相似文献   

3.
一、抓住机遇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实现顺价销售,首先要有销路。市场化改革方案,销区放开后,给粮食主产区腾出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将促进市场粮价合理回升。粮食主产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产区要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参与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摸清主销区的粮食需求情况,抢占销区市场。1.以县为单位运作,在销区寻找用粮单位,签订长期购销合同;2.进驻销区的批发市场,分享销区的市场份额;3.在销区开办粮食连锁店,采取多种形式进军销区。前几年,主产区的许多粮食购销企业都在销区设立了窗口,积累了经验,有一批固定的客户。借…  相似文献   

4.
《齐鲁粮食》2002,(9):7-10
1.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一是省政府确定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作为主销区,在全省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其他14个市为主产区,继续严格执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由于准备充分,工作细致,目前,三市市场化改革平稳推进。二是根据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的新形势,加强了储备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各地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相似文献   

5.
今年国务院出台新一轮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主要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通过“保护产区、放开销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这次改革是在新形势下对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必将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广东作为粮食主销区,将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这对于长期以来一直依靠政策优势垄断粮食市场、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其布局和经营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广东…  相似文献   

6.
《齐鲁粮食》2003,(3):26-27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当前粮食主销区要加快放开粮食收购,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主产区继续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切实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作为粮食主产区,如何应对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粮食产销区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缓解产区的卖粮难,稳定产区的粮食生产,也有利于保证销区的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大力推进粮食产销区合作,是当前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当前改革的重点是,为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粮食产区和销区的各自优势。粮食主销区要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收购。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这一决定,对粮食部门来说,无异于在多哈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决定中国入世的锤声,标志着粮食企业将真正、彻底地“入市”。  相似文献   

9.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粮食企业被彻底推向了市场。在粮食经营市场化、购销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加强粮食产销区之间的合作,促进粮食产销衔接,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粮食产区和销区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机制,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放开销区,保护产区,为保证粮源的需要,主销区应采取多种措施与主产区建立稳定协调的粮食购销合作关系。主产区如何积极创新购销机制,扩大粮食销售,奠定粮食市场化经营的基础,是我省粮食购销企业予以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粮改沉思录     
一、在粮食流通体制完全市场化的门槛边上,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地总结一下过去,冷静地思考一下未来”1998年以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是“四分开一完善”,再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又有“放开销区保护产区”,其势如大海拍岸的惊涛,一浪又一浪猛烈地扑打着以国家定购为核心的粮食流通体制。检视一番我们长期拼杀在粮改第一线的队伍,检视一番我们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说是“人困马乏,精疲力竭”,似乎丝毫也不过份。如果说以前因为我们对轰轰烈烈又相继出台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措施应接不暇,而无法静下心来对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12.
粮食购销体制走向市场化的改革,是我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正确选择。2001年,国务院部署在粮食主销区拉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序幕。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在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同时,国家决定通过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来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市场粮价和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以来,国家出于调控收购市场需求,以及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考虑,又先后启动了玉米、大豆、稻谷、油菜籽等I临时收储政策。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面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和形势的新发展,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一、当前粮食收购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没有体现品种、地区差价,不利于优质粮食品种的发展和粮食的高效流通。托市粮收购的价格标准与农民售粮收入直接相关,是决定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经国务院批准浙江、福建、上海等8个粮食主销省市先后放开收购、放开粮价、放开市场,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无疑将会对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强对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化的研究,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是主产区加快粮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笔意就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给粮食主产区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之策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十七号”文件,各方面都反映文件“写得好”。说文件“写得好”,通常指的是文件的政策层面。因此,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指导粮改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毫无疑问,“十七号”文件确立的“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30字改革思路,比“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的体制,市场化程度更高,开辟了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改革道路。这轮粮改对于建立全国相对统一的粮食流通市场,促进…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不少地区引起较大反响。目前不管粮食产区或销区,要求走浙江之路的呼声日甚一日。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浙江等沿海地区发展经济作物比较效益高,有出口优势,而且财力比粮食产区相对雄厚,有利于解决粮食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条件,产区还不具备。中央关于沿海地区加快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粮食产区继续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决策,就是根据产区和销区的不同情况制定的。这既是现阶段全国粮改的指导方针,也是中央关于全国粮食总量平衡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目前粮食产区的粮改还不能照抄照…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决定在粮食主销区放开粮食价格,实行购销市场化改革,是以省一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实施的。主销区的省份,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的地、市和重点产粮县。在这些地方,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以后,粮食主产省份可以享受的“三项政策”不再继续实行,农业发展银行也不再按保护价收购贷款方式捉供收购资金。尽管农业发展银行仍然与粮食购销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条件地提供~些收购资金,们其小质已经由政策性业务转化为市场化运作。因此,回顾和研究放开省份重点粮产区在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如何解决购销企业的收购资金的问题,显得十分现实和必要。  相似文献   

17.
江苏是粮食生产大省、购销大省和消费大省,从2001年秋粮收购起,在全国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基本实现了粮食流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方位转变,粮食流通业态由小而散经济向产业化经营的转变,粮食流通管理职能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粮食经济运行态势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继浙江省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全国共有8个粮食销区省(市)加入了市场化改革的行列。在推行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既是销区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它既涉及思维方式的调整,也面临着具体政策和制度的取向。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加快销区粮食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本文试图对此谈点个人浅显的看法。粮食安全是重大的战略问题研究我国的粮食安全,特别是销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粮食安全是涉及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无论是产粮国还是缺…  相似文献   

19.
一、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不断改革和探索。先后推出了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保护价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两线运行”机制,“四分开一并轨”、“四分开一完善”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措施,目前又实施“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政策。不难看出,粮食流通由政府控制逐渐向市场化过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渐接近总目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  相似文献   

20.
齐河地处鲁西北平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8万亩,是山东粮食生产大县,常年粮食产量100万吨左右,占全省的2.3%。粮食购销市场活跃,年购销粮食25万吨左右。截至2009年底,各类粮食经营主体达135个。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