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反映了企业管理者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意图:如果持有至到期的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或出于其他原因,企业可以将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反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也可以转换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两者互相转换的标的物只能是债权性质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深入实施,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实务中互相转换的问题将不断出现。笔者拟对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反映了企业管理者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意图,如果持有至到期的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或出于其他原因,企业可将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现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及其改变意图时的核算方法进行探讨。持有至到期投资因其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故将其确认为非衍生金融资产。其具有以下特征:(1)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得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介绍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不得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相似文献   

5.
孙红梅  柴聪 《财会月刊》2011,(19):38-3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得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介绍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不得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相似文献   

6.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因此,摊余成本的确定成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刘海霞 《财会月刊》2007,(10):37-37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因此,摊余成本的确定成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进行严格的分类,并规定了各自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本文从初始确认与计量、后续计量及其处置等几个方面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的处理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帮助财务人员正确地对这两类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投资的分类(一)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中包括四个项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新准则将原准则中的长期债券投资按是否持有至到期(须根据客观条件和主观目的而定)分别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二)长期股权投资新准则将原准则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股  相似文献   

10.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摊余成本计量,在持有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及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  相似文献   

11.
田天  喻靖 《财会月刊》2008,(3):28-28
新会计准则把金融资产划分为四大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有两类金融资产与长期投资有关:①持有至到期投资,主要是指到期日可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能力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且具有长期性质。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当于原会计制度中的“长期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债券投资”核算部分内容。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相当于原会计制度中的“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核算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投资的分类 (一)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中包括四个项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新准则将原准则中的长期债券投资按是否持有至到期(须根据客观条件和主观目的而定)分别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3.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摊余成本计量,在持有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及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仍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1日,新的会计准则已经在上市公司率先实行,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金融资产方面有很大改变。旧会计准则是按金融资产的内容对其进行划分,新会计准则把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大类。  相似文献   

15.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界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交易性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金融资产所作的划分。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比较方便学习和使用企业会计准则,加强金融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在此,本文拟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等诸方面进行比较,以期读者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试析三类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美娟 《财会月刊》2007,(18):72-73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有了新的规定。本文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三类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主要是债权性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①贷款和应收款项;  相似文献   

19.
试析三类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有了新的规定.本文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三类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一、金融工具转换的确认与计量(1)金融工具转换的确认。准则关于重分类的规定:第一,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