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健 《成功营销》2012,(4):74-74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网络群体事件频发,以往传统低调的企业瞬间被置于亿万网民面前,微博强大的舆论场甚至影响了传统媒体的报道议题与角度。在全新的舆论场中,我们如何应对企业的负面危机?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发展,海量数据充斥于各种网络平台,带动消费需求信息进入大数据搜索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评论消费体验,也通过别人的评判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针对网民更乐于分享负面评论的特点,本文以酒店行业为例,探讨网络差评对顾客购买行为影响。其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差评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较大负面作用,因此应密切关注网络差评对顾客购买决策的影响,降低差评概率,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因差评产生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的生成机制就是现实社会中的事件如何在网络上传播,并最终形成巨大舆论影响.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具有两面性,就正面影响而言,网络舆论是拓展公众视野、扩大公众知情权的“显微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促进政府决策公开化、透明化的“压力阀”;就负面影响而言,网络舆论是负面文化的“助推器”,是恶性事件的“导火索”,是政府实现信息权威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4.
杨红卫 《中国报业》2023,(9):252-253
融媒体背景下,地方党报如何坚持“时度效”要求,加快“四全”媒体打造步伐,着力破除机制障碍、磨合团队协作、剖析网民需求,探寻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引导策略。只有把准时机节奏、把准力度火候、把准效果标尺,才能在新赛道上实现换道领跑,彰显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影响力。本文以许昌日报社汛情疫情报道为例,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时度效”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曹林 《中国报业》2013,(8):73-73
“坏消息综合征”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社会不完美”的一种心理反应。转型期的中国,“不完美”客观存在,一些社会痼疾积重难返,一些矛盾冲突久治不绝,一些公共服务迟迟不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想要探讨幽默和不幽默负面评论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商家的态度,以及此影响效应的内涵机制与边界条件。3个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与不幽默负面评论相比,幽默负面评论会使消费者对商家的态度较好;消费者情感反应会中介幽默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对商家的态度的影响,消费者认知反应会中介不幽默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对商家的态度的影响。研究一发现商家回复速度会调节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对商家的态度的影响效应。研究二发现商家是否解释问题会调节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对商家的态度的影响效应。研究三结果表明商家补偿金额会调节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对商家的态度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7.
任彩玲 《中国报业》2023,(7):156-159
新闻作为官方媒体代表,所具有的专业性和真实性,使得民众对于新闻的认可度非常高,在公民舆论自由的网络化时代,公民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与传播者,同时在线服务平台也可以实现公民的在线评论,让发布者可以观看到网民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在任何新闻事件评论与转载量过多时,就能够形成相应的舆论力量。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公民享有相对言论自由,新闻媒体要做好新闻的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伍盈  唐希 《消费导刊》2012,(12):124-125
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革新以及一系列“自媒体”不断涌现,公众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诉求渠道得到持续的扩张。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传播中的负面现象也频频凸显,如何既保持网络舆情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又保护好网络赋予公民的话语权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议题。本文试图从网络舆论传播行为主体,网络媒介,网络舆论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引导与控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去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考察工作,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建设、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亲临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新媒体的高度重视。党报网站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肩负特殊使命,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所谓“任重”,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及时而准确地传达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  相似文献   

10.
文建 《中国报业》2013,(2):78-78
1月中旬,美联社首次尝试通过推特账号为企业发布“赞助微博”,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也引爆了网民和新闻专业人士关于创新商业模式与坚持新闻价值的激烈论战。  相似文献   

11.
王诗雨 《广告大观》2014,(7):105-105
在罗永浩一场“相声式”的发布会后,锤子手机火了。正如锤子科技营销微博账号所说:“锤子手机一下子来到了舆论中心。无论是媒体的曝光度还是网民的搜索量,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的利远大于弊,其存在有着合理性和必然性。但网络舆论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趋利避害:政府应以“以法治网”为根本,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网络舆论的表达;对网民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从技术层面对网络舆论实行有效把关;强化主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舆论互动;在动态中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王澜 《中国报业》2023,(3):100-101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相较于平面媒体来讲,电视新闻评论的力度远远不够,这一现象导致其评论功能发挥受限。本文探究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质量,实现论述与评论并重,发挥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传播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已成为最为重要的舆论传播阵地。网络在带给我们空前丰富的咨询和快捷的信息传输的同时,也会由于其信息内容的不可控及信息数量的巨大造成舆论方向失控,从而引发舆论危机。危机到来时,企业当务之急是向公众提供关于事件的透明清晰、开放真实的信息,在积极预防网络舆论危机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主题论坛、意见领袖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利用搜索引擎进行负面信息屏蔽或信息稀释等强硬的舆论控制方式,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5.
digg模式下网站所有内容都是由网民自己发布,并且内容的位置也是由网民群体来决定的——当内容的“顶数”、评论等达到一定的量,这些内容就会从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企业博客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利用博客进行消费者沟通、媒介关系处理、产品事件行销、行业先锋形象树立,以及企业文化宣传,也能被消费者利用发表负面评论、制造舆论危机。正视企业博客上顾客留言的巨大力量、正确防范企业博客危机可能带来的舆论影响力,有效利用企业博客的特点为企业进行危机公关,这是许多具有战略前瞻眼光的企业成功的法宝。  相似文献   

17.
以淘宝网服装产品为研究对象,抽选108家店铺消费者购买服装的负面在线评论数据,并将负面在线评论划分为客服、物流、质量、色差及尺码五类内容,通过实证分析其评论量及总评论量对服装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评论量对服装销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负面在线评论总量对销量呈负向显著影响;客服、物流和质量对服装销量的影响显著,色差及尺码对销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刘莹  李宝库 《财经论丛》2021,(3):93-102
负面评论体现现实消费者对产品的消极评价,直接影响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行为.本文基于启发—系统式模型,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和行为实验讨论了负面评论发布者信用等级、呈现方式与离散情绪对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发布者信用等级对购买意愿不存在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信用等级信息不敏感.呈现方式与离散情绪交互影响购买意愿,负面评论为纯文字形式时,失望嵌入式评论降低购买意愿的程度强于愤怒嵌入式评论;负面评论为图文结合形式时,愤怒嵌入式评论降低购买意愿的程度强于失望嵌入式评论,评论有用性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电商企业进行在线评论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酒店评论越来越普及,其开始在旅行决策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酒店经营者不可能继续对各种抱怨的声音置若罔闻,面对负面评论,酒店该如何应对?一些酒店似乎终于醒悟过来,意识到对在线评论进行监控和回复的重要性。全球最大的旅游垂直媒体TripAdvisor数据显示,去年酒店对负面评论的回复数量同比增加了203%。不幸的是,回复率却只有4%。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有Web2.0特征的服务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网民的视野。Web2.0时代也使得企业负面消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加广泛。在互动性交流中,负面信息的传播流动趋于自由化;同时,Web2.0带来的自由、个性化也引发了负面消息的泛滥。企业如何在Web2.0时代及时控制负面消息传播,有效地进行企业沟通,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