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时围坐一起。大家一同津津有味地看某个电视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后电视时代,更多人选择在电脑前、移动终端前观看自己喜欢的视频。艾瑞公布的中国在线视频行业报告显示:2012年视频业市场规模突破百亿,达到126.3亿元,而201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这一庞大市场使得视频网站战场上硝烟四起、刀光剑影,各大视频网站合纵连横的动态,  相似文献   

2.
《成功营销》2013,(6):4-5
在网络视频、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当下,互联网的入口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搜索和门户,即时通讯、垂直网站、导航网站、视频网站、微博、SNS、微信、App等等都在构建新的入口。这让门户失去了优势的地位,甚至有些从事数字营销的营销人觉得门户是原始、粗放、式微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王伟 《广告大观》2014,(3):52-52
2013年两大社交网站Twitter、Facebook先后推出了Vine和Instagram短视频应用软件,新版本的Line也新增了名为“微片”的短视频分享功能,经过短时间的酝酿,移动化、社交化的短视频分享在国外已经聚拢了足够的用户数并且开始尝试商业化。这一时间激起了国内移动互联网大佬们投入短视频应用的热潮。  相似文献   

4.
马驰 《网际商务》2014,(5):69-69
网络视频正在冲击电视市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随着近年来视频网站快速发展,以前只能在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更多呈现在电脑以及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网络热播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也成为企业衡量广告投放的入门级考量,而作为电视剧网络播放载体的视频网站,想得到广告主青睐,就必须在热播大剧资源覆盖、剧集播放覆盖人群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web2.0的两个重要应用———SNS网站与视频网站纷纷合作,走向融合.文章解释了SNS网站和视频网站的互补需求,分析了SNS网站和视频网站融合的原因.基于典型案例分析,归纳出SNS网站和视频网站融合的四种主流模式.之后对融合模式进行了优劣势分析,认为SNS网站与网络视频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的,收购模式和视频网站SNS化是近期的主流,而自建模式和委托模式将是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技术的迭代更新,移动网络环境不断优化,中国已然进入了移动信息化时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移动端获取产品信息,移动端视频播放量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这一趋势为广告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广告主正逐渐加大对移动视频广告的资金投入,移动视频广告在市场中也表现出了积极地发展态势。通过对移动视频广告的解析,进一步分析消费者对移动视频广告的态度,并对移动视频广告的未来市场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移动广告公司应以消费者为主导去设计视频广告,增加用户粘合度,让视频广告效果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王珊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5):292-292
2009年视频网站对内容体系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但作为市场价值、广告价值还将继续提升的网络视频来说,寻找合适的方法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价值、规避内容侵权风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康宁 《中国报业》2014,(8):63-64
随着我国新媒体环境不断深化,相应的信息技术也随之进步,在信息领域内,不断扩张的受众需求促进着新的技术、服务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近年来互联网热门行业的网络视频领域发展迅速,一些网站从最初的亏损转向平衡,一些网站已开始盈利。视频网站庞大的用户群体成为视频广告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已经将注意力逐渐移向视频网站。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视频网站与广告主的双赢成为发展的重点。本文将对视频广告的优势、问题及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华筠 《广告大观》2008,(1):124-125
在年初曾有业内人士直言,2007年将有90%以上视频网站出局。在很多悲观的人看来,中国视频 网站的整体发展似乎正在迎来“寒冬”。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外界猜测的那样隐忧不断,正相反,一些视频网站已经开始呈现利好态势,悠视网等个别视频网站甚至已经开始盈利。由此可见,今年以来视频网站的短暂低迷并非是“冬天”到来的征兆,而只不过是在行业走向成熟过程中偶尔出现的“寒流”,视频网站整体红火的态势依旧明显。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1)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人们除了上网浏览网页还能通过国内视频网站研究网络观看视频,视频网站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视频网站越来越多,传统电视媒体也参与到视频网站的竞争中,但是由于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母台的品牌与资源,所以缺少特色,发展缓慢。然而,与此同时,国内视频网站的高速发展,也带给我国电视节目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对我国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结合视频网站的特点深入分析其冲击原因与具体表现和内容。并从我国视频网站的发展现状、遭遇瓶颈,从政策、市场、受众、特色、版权等方面来进行一步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指出我国电视节目未来发展趋势和模式创新思路,从产品战略,广告营销战略,以及品牌推广战略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适合我国电视节目发展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1.
IN词     
《中国品牌》2014,(5):13-13
是指在上下了妊途中楱垂手韦几观看视频的人群。目前,全球移动视频月浏览量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相比PC端的视频播放增长缓慢,市场预计将在2015年全面迎来移动视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横屏族”的队伍将会显著壮大,越来越多的用户将通过移动设备来观看互联网视频。  相似文献   

12.
木兴 《广告大观》2013,(10):80-80
经过多年竞争,视频行业已从过去的400家缩减到现在十来家成规模的视频网站。在硕果仅存的这些视频网站中,有一半是有大平台支撑的视频网站,还有一些是走了网网融合路线的视频网站,而风行网则走了差异化的第三条道略一台网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博  葛文燕 《中国报业》2014,(14):63-64
纵观国内外视频网站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强调内容数量到提高内容质量的过程,视频网站的内容生产模式也从单一的UGC或PGC模式发展到PGC和UGC共存。本文首先总结了视频网站UGC和PGC内容生产模式的特点;然后从内容生产理念、盈利模式等方面对比两种模式的差异;最后通过对国内视频网站的分析,提出了两种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视频网站内容来源进一步丰富,提高内容质量,扩大分销渠道,丰富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高校视频工作人员为主要角度,从原始视频到视频网站,以常熟理工学院校内视频网为例,阐述了校内视频网站的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建设内容和维护管理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孙珺 《成功营销》2010,(4):76-77
土豆网着力于从单一的视频网站向视频化媒体道路迈进,凭借领先的内容影响力,实现视频网站的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五年之前,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刚刚兴起,而今,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已经进入第二个五年的发展阶段。但是根据易观国际2010年的统计数据,2010年第三季度国内整个网络视频的市场规模才6.2亿。2010年前三季度的规模也不超过15亿。而2010年视频网站的用户规模已经接近4亿,预计到2012年能达到5.3亿。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却未能带来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7.
浅析视频分享网站的赢利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乐鹏  李春丽  王颖 《中国市场》2010,(23):116-117
视频贴片广告是视频分享网站最普遍的赢利模式。近来网络版权的暴涨,UGC内容不可控,使得这种模式难以持续。结合"三网融合"的趋势和互联网成功的商业模式,提出视频分享网站几种可能的赢利模式。并认为只有上游有产业链支撑、中游有良好的客户体验、下游有强大的营销和分销能力,视频网站才能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上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互联网从简单的wap页面开始,内容也逐渐地丰富起来。到了现在,我们使用移动设备,比如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已经可以无障碍地访问互联网,且互联网上多媒体的展现也更好。就拿视频说事,很多网站都支持了HTML5技术的视频播放,让网页播放视频可以更清晰,更流畅。  相似文献   

19.
古永锵从2005年就开始关注国外的视频网站,他得出结论:中国的视频网站发展的时机已经到了!很快他做出反应,融资、做计划书、招兵买马,几乎成为了中国第一时间推出的视频网站。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视频网站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许多专业人士对该产业的前景仍持谨慎态度。严峻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结盟合作,“抱团取暖”真能解远虑吗?本文从视频网站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其现状,并给出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