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明华 《中国报业》2013,(11):46-4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这对党报和党报集团是一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说光荣,是因为这是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说艰巨,是因为这项工作很难做,但是必须做好。  相似文献   

2.
陈嘉栋 《中国报业》2012,(12):42-4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中就包括“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闻传播工作的最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陈嘉栋 《中国报业》2012,(23):42-4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中就包括"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闻传播工作的最新要求。国家的文化传播以新闻传播为先声,文化软实力以传播竞争力为首要。我们的新闻传播,就是要在国内发出主流的声音,在国际发出中国的主流声音。继十七大报告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以来,国内外传播格局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十八大报告进而强调"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意义重大而深  相似文献   

4.
谌笛 《中国报业》2009,(11):52-5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的要求之后,我国地市党报社都进一步加快了报业数字化的进程。为了扭转目标读者流失、报纸影响力削弱的不利局面,不少地市党报通过旗下的新闻网站出版数字报,从而进入快捷的传播途径,在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过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构建和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的新要求,针对方兴未艾的微博现象,分析了这一社会化媒体的特性及其带来的三大改变,作出"两个基本估计",提出将其纳入传播大格局、构建传播新格局的观点,并从主流媒体更加有所作为、打造官博信息高地等方面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6.
郭雅莹 《中国报业》2023,(9):224-225
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本文以北京日报《民生调查》专栏为例,简要阐述新传播环境下,地市党报如何在新闻监督过程中践行“四力”,通过一篇篇有温度、有力度的报道,当好党和群众的“喉舌”,彰显地市党报的担当力量。  相似文献   

7.
地市党报在时政报道中如何采用“1+N”模式,从时政新闻中寻找资源,是地市党报提高新闻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关键。本文以驻马店日报“1+N”模式加强时政新闻深度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新闻策划、版面设置、稿件采写、宣传方式上的创新之处,探寻地市党报时政报道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刘世树 《中国报业》2009,(10):53-55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既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地市党报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理想追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工作时着重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地市党报处于我国三级党报体系的最基层,担负着地方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重任,需要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作为地市级党报,团结报社以提高舆论引导力为己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央视建台50周年大会发来的贺信中强调,央视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现代传播体系有什么内涵,需要什么价值,有什么架构?我想可能有政治传播,有商业传播,但同样还有社会性的公益传播。这对传播界来讲,对媒体来讲,都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业》2014,(17):16-17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以下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种场合关于“媒体”话题的论述摘编。  相似文献   

11.
高沁 《中国报业》2012,(3):59-6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斟际一流媒体”。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新的媒体传播格局形成过程中,随着上一级媒体的强势覆盖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地方媒体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地市党报在谋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市场空间萎缩、人才流失、财政扶持逐年递减的残酷现实。目前的金融危机更让地市党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面对新形势,如何尽快走出困境,是目前地市级党报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黎家璇 《中国报业》2018,(11):82-82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国家全局战略层面。区域文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地市党报深耕地域"文化"富矿,是职责所在,也是提升报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雷蕾 《中国报业》2014,(3):72-74
地市党报承担着宣传中央、省市委各项精神的重要作用,离基层群众最近,是一线鲜活新闻的首发平台。地市党报要提升传播力,就要在深刻领会当前大势、科学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精准把握报道的时、度、效,推动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入脑入心。《丽水日报》作为浙江西南地区的媒体品牌,近年来以"最美丽水好  相似文献   

15.
郭俊英 《中国报业》2018,(11):58-59
在当前报纸经营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地市党报如何提升影响力、传播力,值得报人深思。笔者结合忻州日报"走转改"报道实践,从三个方面对如何使"走转改"活动结合实际、让党报出新出彩、提升党报传播力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而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既是"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的一个契机,也是我国新闻界改革开放3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活动。中国消费者报社在深入学习领会"走转改"精神实质与重大意义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工商总局的中心工作,结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今,从建设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到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再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方向路径日益明晰、脚步日益坚定、成效日益显著。回望2022年中国报业的发展,在既定的深度融合之路上扎实推进,多点开花,呈现创新拓展之势。  相似文献   

18.
张成锋 《中国报业》2024,(3):246-24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地市党报记者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传媒环境。融媒体时代,地市党报记者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应坚定政治立场,善用融媒体思维,应用新媒体技术。这有助于地市党报记者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传媒环境,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党的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陈莉 《中国报业》2023,(5):70-71
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工作体系不断变化,需要探索新模式的构建,坚持守正创新,形成新的传播体系,凸显党报新闻宣传的特色和价值。本文以郴州日报为例,对地方党报的创新发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尝试论证地方党报融合创新的建议,旨在为地方党报全新发展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玲 《中国报业》2010,(10):56-58
进入新世纪,谈论地市党报生存危机的“声音”便从未间断过。人们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多,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地市党报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