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识别系统     
面像识别技术获重大突破 近日,在“人脸检测与识别核心技术”鉴定会上,由中科院计算所自主研制的“面像检测与识别核心技术”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大”中得到成功应用。根据内含的检测数据,这一系统已与国外前沿产品拥有不相上下的识别率。1994年,计算所数字化研究室就在首席科学家高文博士的领导下开始进行人脸识别的研究。2000年,银晨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与计算所共同组建了面像识别联合实验室,并承担了“863”计划中的相关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2.
自动识别     
《金卡工程》2005,9(10):20-21
2005年世博科技专项RFID组网课题立项近日,上海科委宣布,将集中解决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突出“科技改变城市生活”的主题内涵。根据专项的总体部署,今年在“信息服务与半导体照明”、“城市安全与医疗保障”等四大领域组织课题进行科技攻关。在“信息服务与半导体照明”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为: 世博信息服务中射频识别和组网关键技术研究。该课题研究目标为:研究服务于世博会的,以射频识别(RFID)、Zigbee (IEEE802.15.4)、无线宽带网络(WLAN/WiMax)等为基础的识别技术、多种射频网络自组织组网技术。实现对象识别、数据采集、信息传输相融合的,以人为本的面向世博的一体化信息服务示范系统,研究面向世博的复杂环境下的多频段RFID读写识别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面像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提高金融企业的安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品技术     
《金卡工程》2007,11(5):12-13
深圳诺云科技推出“二狼神”RFID汽车防盗系统深圳诺云科技有限公司近日透露,该公司推出一项世界领先的RFID技术应用产品“二狼神”RFID(无线射频识别)汽车智能油路防盗系统。“二狼神”RFI汽车智能油路防盗系统从纯粹技术的角度,提供了更高技术含量、更有人情味,也更个性化的防盗技术解决方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时代》2018,(3):101-101
2月1日,首届“‘农险+科技’研讨暨AI生物智能识别技术推介会”在成都召开.会上,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产险、平安科技联合推出“农险+科技”服务新模式.该模式涵盖四大综合管理体系,依托多项AI智能前沿科技,助推农险业务,将有效提升“三农”服务水平,助力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及农业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6.
“2003年5月,我们的虹膜识别产品将研发成熟,拿出来的话就是世界一流。大家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虹膜识别技术,中国人一样可以运用自如。”王阳生博士说。王是中科膜识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同时也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员。 作为中国虹膜技术的研究元老之个,王说起虹膜技术如数家珍。“比尔·盖茨曾做过断言,利用人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金卡工程》2004,8(4):25-25
一、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为”和“双百”方针,支持学术理论探索和技术实践应用创新,刊发具有高水平的金融、智能卡、识别、门禁等与本刊报道范围相关行业的技术论文,优先发表有关国外金卡工程领域新学科、涉外研究等方面的技术论文、述评和综述。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二、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全部文章编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技术  相似文献   

8.
要在营销上实现“与众不同”、“超预期”和“有意义”,需要一种现实路径,在Elon Musk这里,这种路径是“相信技术”,而在乔布斯那里,这种路径变成了“人文与艺术对科技的意义”,就像他说的:“苹果站在科技和人文的交界。”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国生物特征认证领域的指纹、虹膜、脸像识别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在发展中却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业趋同化等六个弱点。”这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主任谭铁牛在一个关于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发展战略方面的论坛上指出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     
《金卡工程》2007,11(1):7-8
同方喜获科技部RFID应用课题“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安排,我国将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领域全力起飞,科技部将拨款一亿两千八百万,力争实现我国RFID领域技术突破与自主创新。近日,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国家科技计划立项原则,依据《“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其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骄人业绩相比,虽然大为逊色,但如果认为香港是一片“科技沙漠”,却也失之偏颇。突出市场机制的环境和追求利润的价值观,孕育出香港大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鲜明特色。特色之一:利润诱因是香港应用先进技术的主要动力。香港既不像美国那样划出巨额经费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04,8(7):71-71
“尽管我国生物特征认证领域的指纹、虹膜、脸像识别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在发展中却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业趋同化等六个弱点。”这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主任谭铁牛在一个关于中国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发展战略方面的论坛上指出的。  相似文献   

13.
投稿须知     
一、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为”和“双百”方针,支持学术理论探索和技术实践应用创新,刊发具有高水平的金融、智能卡、识别、门禁、安防等与本刊报道范围相关行业的技术论文,优先发表有关国外金卡工程领域新学科、涉外研究等方面的技术论文、述评和综述。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二、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全部文章编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技术论文数据库》。作者所投本刊的一切稿件以及本刊所采用  相似文献   

14.
投稿须知     
一、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为”和“双百”方针,支持学术理论探索和技术实践应用创新,刊发具有高水平的金融、智能卡、识别、门禁、安防等与本刊报道范围相关行业的技术论文,优先发表有关国外金卡工程领域新学科、涉外研究等方面的技术论文、述评和综述。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二、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全部文章编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技术论文数据库》。作者所投本刊的一切稿件以及本刊所采用  相似文献   

15.
投稿须知     
《金卡工程》2006,10(12):80-80
一、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为”和“双百”方针,支持学术理论探索和技术实践应用创新,刊发具有高水平的金融、智能卡、识别、门禁等与本刊报道范围相关行业的技术论文,优先发表有关国外金卡工程领域新学科、涉外研究等方面的技术论文、述评和综述。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二、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全部文章编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技术论文数据库》。作者所投本刊的一切稿件以及本刊所  相似文献   

16.
广州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耿建跃和团队在7年多以来,克服文化背景不同、国内外体制差异等一个又一个“障碍”,搭建中以生物医药技术合作的“桥梁”,走出了一条国际科技合作的创新之路。以色列被称为“创新的国度”,以其颠覆性技术闻名世界。广州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国内首批四个开展中以合作的试点城市之一。在与以色列的国际科技合作中,广州正在探索以色列的“科创密码”,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7.
投稿须知     
《金卡工程》2006,10(2):80-80
一、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为”和“双百”方针,支持学术理论探索和技术实践应用创新,刊发具有高水平的金融、智能卡、识别、门禁等与本刊报道范围相关行业的技术论文,优先发表有关国外金卡工程领域新学科、涉外研究等方面的技术论文、述评和综述。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二、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全部文章编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技术论文数据库》。作者所投本刊的一切稿件以及本刊所采用的一切稿件,本刊有权进行二次编辑,并将其作  相似文献   

18.
短短10的年间,江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就创建了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智能识别技术有限公司三个控股子公司,在这“三驾马车”的推动下,公司业务辐射国内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海外市场,被国家金融、通信、税务等重点领域指定为定点供应商。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利用生物特征的主要手段就是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鉴定的过程。由于生物特征本身与传统的密码等身份鉴别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较常用来进行身份鉴别的生物特征有:面像、指纹、虹膜、声纹、步态、签名等。  相似文献   

20.
金融科技应用于金融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质效、催生新型金融基础设施,也使平台型金融科技公司具备了部分金融基础设施功能。金融科技应用具有扩大和缓释金融基础设施系统性风险的双重作用。金融基础设施系统性风险面临监管资源压力、动机缺陷和数据局限三重考验,需以高效信息协同为基础,实施全面性、前瞻性的风险识别监管,并通过科技监管工具“以技术应对技术”实现革新。应建立“金融基础设施—关键参与者—金融科技公司”的全面监管框架,高效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中的金融科技应用风险,并以监管科技推进监管机构引导风险协同共治、监测整体风险发展,重塑金融基础设施系统性风险的监管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