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富余人员出现的原因有:企业改制不彻底、资源逐渐枯竭、就业观念陈旧等原因。富余人员的安置途径主要有:加快辅业改制的步伐、开发新的矿产资源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转变就业观念等。  相似文献   

2.
广集博采     
聘下岗人员达认定标准企业可减税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的补充通知》,决定对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并达到有关部门认定标准的、从事商品零售兼营批发业务的商业零售企业,采用定额税收优惠办法。《补充通知》决定采用定额税收扣减优惠,即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并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在2005年年底以前每安置一名下岗失业人员可从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中每年扣减2000元,(具体扣减数额: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数量×2000元/年)。税收优惠按安置下岗失业人…  相似文献   

3.
《北京财会》2003,(12):48-48
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私营企业安置残疾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京地税企[2002]489号)文件规定:对新开办的或非中途转办的生产型(包括工业生产企业、工业加工企业、工业修理、修配企业)、服务型私营企业,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未达到35%的,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4.
问:亏损企业是否可以享受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答:《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相似文献   

5.
人员安置与补偿是国企改制的重要环节,其费用构成了改制成本的重要部分。人员安置与补偿相关费用的设计安排与财务处理,直接关系到改制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也关系到职工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相关税负水平。文章在分析企业改制的相关背景和经济补偿支付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改制补偿的相关财税政策,对国企改制中的职工安置补偿费用的支付及三类人员统筹外费用的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进良 《公司》2001,(11):11-12
企业并购不但涉及生产资料重组,还包括人员重组。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依赖“企业保障”而非社会保障的意识非常强烈,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并购中人员的安置问题,相对于生产资料重组而言,涉及的问题更多,难度也更大,人员重组已成企业并购的一大障碍。 一、企业并购后人员安置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并购的通常做法是由买方企业员责解决卖方企业全部人员的就业、福利、社会保障等问题。这种 方法称之为“成建制”接收方式,是一种限于 现实条件实用性选择。这在中国社会保障制 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失为避免因企业人员 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出现了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为了社会稳定,鼓励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就业机会,对新办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国家给予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笔者对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加以论述。 一、劳服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 1.新办的劳服企业当年安置待业  相似文献   

8.
如何安置公司的富余人员,是企业人事部门非常头疼的问题。日本企业在解决富余人员的问题上有一些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鲁源之光     
邹城发电厂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于1998年11月组建了以安置富余人员为主的劳服企业——鲁源电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鲁源公司)。几年来,公司背靠主业,以服务生产为切入点,开拓进取,成绩斐然。公司下属的工程公司、电力安装公司承揽了本厂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不少的国有企业兴办了第三产业,有大部分这样的第三产业确实为安置企业的闲散人员和待业家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解决了这些人员的就业问题及职工们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但是,我们在审计中也发现这些第三产业存在不少问题。 一、无偿占用国有资产。不少国有企业兴办第三产业时都以安置企业闲散人员和待业家属,解决职  相似文献   

11.
企业改制中解决劳动关系的突破1997年绵阳市被国家列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和四川省“两个转变”试点城市以来,不断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今年1月,全市132户国有破产企业37112名失业人员,已分流安置32632人,分流安置率达87.9%,与此同时,分流安置国企下岗、富余人员也取得明显成效。1997年以来,全市共有5000余名国企富余人员解除劳动合同领取补偿金直接进入社会,共有53613名国企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现已分流安置43189名,再就业率达80.5%。  相似文献   

12.
推行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对未聘人员的就业安置则是确保聘用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暂行办法>对未聘人员的安置提出了坚持内部消化和社会吸纳相结合,以内部消化为主;坚持先开渠后分流,为未聘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强化学习培训,鼓励竞争择业;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切实保障未聘人员基本生活;着眼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未聘人员潜能和优势等6项基本原则,为落聘人员就业安置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计扣除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形式之一,主要有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费用、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文章从会计核算、税收法规和纳税调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企业财会人员日常会计实务处理、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计扣除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形式之一,主要有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费用、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文章从会计核算、税收法规和纳税调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企业财会人员日常会计实务处理、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拆迁安置房是指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而安置给被拆迁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政府为了城市建设,征用郊区农村人口的土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对失地人员进行居住地的集中安置,从而形成了安置小区。近日,记者采访了常州市三晶物业服务有限公  相似文献   

16.
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满足社区需要,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思路,在巩固劳动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社区就业实体,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安置就业能力,扩大了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就业规模。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精神,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协助做好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施方案的审核备案工作按照《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  相似文献   

18.
3月10日,梁平国土房管局组织城市房屋拆迁知识培训,来自锦绣家园、三台山、玉龙庭院、中央星城四个片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拆迁人员、局系统拆迁管理人员约30人参训。系统学习了《重庆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梁平县县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以及拆迁管理程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朱耀忠 《企业与文化》2010,(3):62-63,70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上海工业系统在实施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大批职工下岗分流,出现了一些没有实质性主业运转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债权债务和人员安置等问题而不能销号,只留下了一个外壳.被称为壳体企业。这些壳体企业由于资产问题、人员安置、留守人员的待遇等问题,造成诸多不稳定因素,这些企业已成为上海国资改革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如何加强壳体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壳体企业的平稳过渡.这是近年来国资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最近揭阳市制定了《揭阳市再就业工程实施办法》,主要内容有:一、实施再就业工程应遵循市场就业规律,坚持企业安置,行业调剂,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企业在配置劳动力时,应本着先调剂、后招收的原则,优先接受安置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介绍的同工种、同技能的“两类”人员就业。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