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琦 《活力》2011,(20):125-125
随着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媒体在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喉舌,对国家的各项社会事业有舆论监督的职责,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突发新闻事件中,媒体及时有效的做好新闻报道是发挥舆论监督职能的有效途径。媒体在最短的事件内做好重大社会新闻事件的报道实现新闻的时效性成为市场化经营环境中媒体竞争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孙慧明  孙慧丽 《活力》2012,(15):48-48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相似文献   

3.
何海波 《活力》2012,(10):158-158
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及时而有价值的信息。报纸会议新闻也不例外,一篇报道中包含的有关事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越多,信息量越大,吸引人的因素也就越多。艾丰在他的《新闻采访方法论》中给新闻价值的定义是;新闻价值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指这个事实可能给社会人们带来的新的信息的分量。他确定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和普遍兴趣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而新的信息则是这三要素中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牟薇 《活力》2012,(8):146-146
“新闻舆论监督”的涵义是随着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媒介体制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在我国,梁启超1902年首次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他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问中提到“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并提出“舆论无形,而发挥之代表之者,莫若报馆.虽谓报馆为人道之总监督可也”。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既是个新闻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六项监督:行政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党派监督、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其中的新闻舆论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近几年却接连发生假借舆论监督之名而实施的新闻敲诈行为。这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记者的社会形象。那么,如何把握和严肃新闻规定与职业操守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段正奇 《活力》2005,(5):226-226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传媒对国家、社会公共生活进行评论、批评,以表达意见和建议。新闻舆论监督既有深刻揭露问题,促使下决心割除毒瘤的功能;同时也有缓和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保安功能。要充分发挥媒体参与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析新闻失实与新闻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志国 《活力》2011,(13):61-61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经渗透到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信息传播、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的活动与公民日常生活的领域有着广泛交叉。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因新闻侵权而引发的新闻官司屡有发生,在这类官司中,以公民维护名誉权最为多见。新闻单位和从业人员坐上被告席,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一大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8.
李展曦 《活力》2012,(17):61-61
新闻媒体的胜诉率一直不高,这不仅影响到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降低了新闻舆论监督本身的公信度,更暴露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自身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和制约的先天不足。本文结合我国当代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深刻剖析我国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关使得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走向法制化、透明化、健康化。  相似文献   

9.
王洋 《活力》2011,(7):202-202
新闻媒体的宣传手段,一是正面引导,二是舆论监督。两者形式虽然不同,但目的却是统一的、一致的,都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新闻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人民群众欢迎舆论监督,社会各项事业需要舆论监督。因此,搞好舆论监督.正确引导舆论,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的一项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张一诺 《活力》2013,(12):19-19
随着大众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以及媒体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新闻官司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新闻报道引起的侵权诉讼(主要是名誉侵权诉讼中),针对新闻失实提出的侵权案达80%以上.其中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搞批评报道而被诉“新闻失实”的名誉侵权案占了绝大多数。在已判决的若干“新闻失实”侵权案中.很多被判败诉的媒体,对判决多持有疑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媒是实现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提高、舆论监督与引导以及弘扬正义与公平的有效途径,新闻传媒传播偏向现象的出现对于新闻传媒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建设都产生着消极影响,所以对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以及平衡策略作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的平衡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小枚 《活力》2011,(6):181-181
所谓策划新闻,是为达到某种宣传效果或者是社会效果,而人为地策划一起可供媒体报道的事件。在传统时代。“独家发现”、“率先刊播”是独家新闻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新闻媒体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随着媒体问更加激烈的竞争,想独家拿到新闻源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但只要增强新闻敏感性,及时策划,做好策划,就能从同题报道中做出“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3.
制度的好坏与执政党建设密切相关,其中舆论监督制度的完善就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为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首先要强化舆论监督意识,尤其是党政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和新闻工作人员:其次要疏通舆论监督渠道,坚持政务公开化;再次要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李晨曦 《活力》2012,(16):115-115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政治民主的监督、对领导机关提高办事效率的监督、对以权谋私为主要特征的不正之风的监督等方面。但是,从实践来看,新闻舆论监督在发挥其监督作用时又往往可能侵害到其他的合法权益,屡见不鲜的新闻官司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郑彦玲 《活力》2011,(12):221-221
新闻写作,是一种真实、及时地反映现实社会变动,传播新闻信息的写作活动,有着鲜明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严格的真实性,强烈的现实性,“真”、“快”是它的基本价值。当今中国,新闻的传播频率越来高,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假新闻屡屡发生,屡禁不止,这...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在对突发新闻事件的采访过程中,要根据新闻事件的性质和环境的不同,所需要采取现场采访的手段也不同,重要的是新闻记者应该作为新闻事件的一种外部因素,积极引导新闻事件向透明、公开、正确的方面发展,那么,新闻记者如何应对突发性新闻事件,并准确及时的报道,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郑亚超 《活力》2011,(5):174-174
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表达具有普遍性的意见、议论和看法,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组织和个人)、公共政策以及社会行为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的传播活动,也是现代社会赋予新闻媒体的一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艳丽  魏绪东 《活力》2006,(3):188-188
古人云:“力贵齐,智贵捷。”一个优秀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灵敏的新闻嗅觉,从而及时、敏锐地认知新闻信息。这种嗅觉就是所谓的新闻敏感,即新闻记者能迅速地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价值的能力,亦是记者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鉴别、判断能力。或者说,是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的能力。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相似文献   

19.
单连德 《活力》2014,(7):115-115
突发性新闻,往往人们难以预料,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变动,其变动时态往往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及时、公正、客观做好突发性新闻的报道不仅仅是其日常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其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还原突发性新闻事实真相,才能让媒体更好的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才能使政府和群众正确、及时的应对突发事件,使其对社会的危害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20.
媒介反腐一直是舆论监督的重要表现形式,进入新媒体时代,媒介的蓬勃发展使得媒介反腐的作用与日俱增,反腐新闻的增多也满足了人民日益加强的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愿望和知情权。但是,当前的反腐新闻低俗化问题也不断凸显,新闻媒体为了追求趣味地下的“卖点”不惜牺牲新闻的严肃性,黄色新闻层出不穷,给当今社会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