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投资发展规律,中国正处在对外系统投资向大规模对外投资的过渡时期,一部分中国企业也正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经济的国际化迫切需要提升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水平,尤其需要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易丹 《中国外资》2012,(14):51-52
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于计划经济的专业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实现了市场化和商业化,并向着规范化的的国际标准靠拢,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及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拓展海外市场和制订国际化战略,也成为一些商业银行的共同目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化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跨国海外并购则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必然选择。本文列举了我国商业银行参股、并购外资银行的一些案例,以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方式、特点及风险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于计划经济的专业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实现了市场化和商业化,并向着规范化的的国际标准靠拢,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及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拓展海外市场和制订国际化战略,也成为一些商业银行的共同目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化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跨国海外并购则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必然选择.本文列举了我国商业银行参股、并购外资银行的一些案例,以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方式、特点及风险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跨国银行的本质在于其业务开展的跨国界性,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机却千差万别。从理论的角度,商业银行可能出于维持客户、重整本国银行业、实施新的业务发展战略、被动适应激烈的竞争等方面的原因做出跨国经营的决策。而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出于追随客户、扩大盈利规模方面的考虑。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实施跨国经营的动机,对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机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应从金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从为客户提供更好金融服务进而提高自身盈利水平的角度,重新审视跨国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是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演进的高级形式,也是不断增强银行实力,发展跨国银行,进而实现银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商业银行跟随客户推进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也逐步加快。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现状,找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2014,(9)
正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中国银行业近年来"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覆盖地域不断扩大,海外战略布局初见雏形。我国金融业"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在继续推进和优化中国银行业海外布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家层面引领  相似文献   

7.
一、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及危害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参与发生在他国进行的商业活动(主要包括跨国信贷及咨询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日益国际化,跨国经营发展迅速,它们多为发达国家所控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一方面通过远期合同为各类公  相似文献   

8.
我国"走出去"企业积极打造全球资源配置体系与管理能力,在海外业务保持着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海外整体运营质量保持着稳步提升的趋向,国际化经营指数继续取得积极进展,全球化跨国兼并与收购之路越走越宽,并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沿线国家及地区落地生花,国际竞争力在一次次的跨国经营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且范围不断扩大,国内商业银行跟随客户推进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商业银行通过自设机构、投资并购和依托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延伸海外金融服务能力。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经营进程中,只有适时加快调整经营发展战略,不断适应国际金融市场服务需求,才能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推进国际化经营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纷纷以打造全球化金融集团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境外经营战略,逐渐形成了海内外业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主要依托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分别是增设海外分支机构、自主申设或并购设立海外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海外金融机构等。  相似文献   

11.
一、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企业掀起"走出去"浪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经济加速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对外贸易和投资高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国内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大量优质企业纷纷将跨国经营纳入战略视野,并积极付诸行动.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浪潮,客观上要求中资银行加快国际化步伐,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实践证明,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提高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转换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距离当今金融国际化的形势和商业银行转换经营结构的要求相差甚远。本文论述了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幽晔 《云南金融》2011,(5Z):68-70
当今世界金融正进入一个跨国界竞争的新时期,银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业绩和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为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本文从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比较入手,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带来的压力及机遇。  相似文献   

14.
李幽晔 《时代金融》2011,(14):68-70
当今世界金融正进入一个跨国界竞争的新时期,银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业绩和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为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本文从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比较入手,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带来的压力及机遇。  相似文献   

15.
秦长城 《新理财》2016,(4):72-7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但面对迥异的法规体系和经营环境,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经营取得成功,并不容易。特别是在海外税务处理方面,由于跨国经营运作活动的大大增加以及税务征管体系的巨大差异,使得很多企业在进行海外税务筹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机千差万别,商业银行可能出于维持客户、重整本国银行业、实施新的业务发展战略、被动适应激烈的竞争等方面的原因做出跨国经营的决策.而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出于追随客户、扩大盈利规模方面的考虑.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应摆脱"赶英超美"思想的柬缚,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从而提高自身盈利水平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跨国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银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和监管制度演化特征,提出市场拉动和监管助推是商业银行国际化最为关键的两个驱动力:从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的变化趋势看,市场需求将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最根本驱动力,企业"走出去"数量的增加、并购方式的频繁采用和企业"走出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跨境发展和开发新业务;银行业监管机构通过完善监管政策、提高监管水平和放松管制等,有利于培育银行业良好的竞争环境、提高经营效率和规范业务创新,进而促进商业银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伴随着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也加大了国际化和综合经营的步伐,逐步延伸海外金融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海内外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也应看到,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各国金融监管也处于改革和调整中,因此商业银行海外机构面临的风险范围会更大、种类会更多、性质也更复杂。而我国的商业银行还存在国际化经验和竞争实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更要切实加强海外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促进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不断涌现.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在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即内生性增长模式,二是通过并购当地的银行实现业务扩张即外延式增长模式.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如何选择海外发展模式,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都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对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实践操作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八项标准,可供我国商业银行选择海外发展模式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慧娟 《时代金融》2012,(11):99-100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水平的提高,国际化程度的加大,国别风险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业务。加上近几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国别风险事件接连发生,对现有国别风险分析和控制实属必要。本文从国别风险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国别风险的影响因素,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