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企业国际化历程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和持续增长的经济态势,以及企业自身成长的要求,促使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加快海外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频繁的跨国并购引起世人瞩目。我国企业国际化至今已经经历了窗口贸易、初涉国际化和加速国际化3个阶段。企业国际化的历程,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得到深化的历史轨迹。总结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的成绩,可以得出5个始终坚持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走出去”与“国际化”: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根据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大格局提出的面向 2 1世纪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走出去”的主体应该是中小企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背景下 ,中国的中小企业“走出去”与“国际化”具有其必然性与可能性。只要跟随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变化 ,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中国的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将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两年,“走出去”的问题受到国内各个方面较多的关注,对于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述,主要着眼于带动出口,占领海外市场,转移过剩能力,开发海外自然资源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长期增长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必须看到,在我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之外,全球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较大范围内的重组,这种趋势也将对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这种被动的,适应性的“走出去”,对我们来说,其影响并不都是我们所期望的,对这种趋势,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理解,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否则,有可能出现重大的战略性失误。  相似文献   

4.
5.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旭 《经济师》2004,(6):11-1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已明显呈现出全球一体化趋势。国与国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频繁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更加紧密。文章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问题 ,在企业体制改革、战略选择、技术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企业的国际化,随着风电产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风电行业在面临国外企业 挑战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机遇,更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在全球化分工、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绿色的背景下,风电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将在分析产业现状、竞争力和行业结构的基础上,探究中国风电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自“十六大”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号召,中国许多企业加入搭乘上了国际化经营的列车,例如联想、海尔、TCL、长虹、宝钢、首钢、中远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对中国最大的500家企业资料的分析,约60%的企业在2005年以前就已经有各种形式的海外经营活动。商务部预测,中国对外投资将保持22%的年平均增长率,到2010年对外投资总额将超过6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的路径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名俭  唐静 《经济地理》2012,32(3):153-156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加深和中国旅游市场日渐开放,跨国旅游企业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纷纷加快了对中国旅游市场份额的争夺,使得中国旅游企业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也应充分利用贸易自由化的机遇,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旅游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决策性问题是对可选择路径与模式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据此,在中国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上,提出中国旅游企业可通过国际旅游接待、分销渠道构建、跨境旅游服务、管理合同、特许经营、绿地投资、收购兼并等七种基本路径"走出去",并根据服务出口、协议签订、资本投入三个划分标准,提出了旅游出口、旅游契约、旅游投资三种"走出去"模式。  相似文献   

9.
曾慧萍 《发展研究》2002,(12):27-28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外开放重大决策.二十年来,福建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以及对外投资上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走出去"的步伐落后于"引进来".只有"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更广泛地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争创福建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实现外向型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创新动漫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可提高我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抵御外来文化侵蚀,保障国家文化安全。该文依据当前中国动漫产业国际化发展态势,讨论了大数据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即加强国际动漫市场大数据研发,推行原创精品发展战略,创新国际营销与融资模式,培育高级国际化动漫人才,提升大型动漫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动漫知识产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国际化趋势与我国的大开放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这清楚地表明我国顺应经济国际化大趋势,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实施大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2.
贴牌生产:含义、争议与我们的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锁箭  刘益汉 《经济管理》2004,(11):28-31
本文围绕贴牌生产(OEM)的有关争议,阐述了贴牌生产的学习本质.提出了“今天的贴牌生产,是为了学习和明天的竞争”这一观点,论证了贴牌生产是目前我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一种比较现实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DEA-Malmquist模型,选取2011-2016年中资银行的季度样本,测度其全要素生产效率和分解效率,并通过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和走出去对效率的单独与协同影响,回归结果发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与中资银行效率和技术进步呈负相关,但选择走出去可以将人民币国际化的消极影响转变为正向支持。另外,根据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银行的效率受人民币国际化的抑制作用更小,非国有银行选择走出去更能凸显人民币国际化的效率促进效果。启示在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各类中资银行及政府有关方应合理规划和支持走出去战略,以提高效率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国际化模式与其驱动因子关联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为建设国际性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首先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国际化模式,即:内向型、外向型以及综合型国际化;继之,分析了要素导向等产业集群国际化成长中的4个驱动因子;最后基于国际化模式与驱动因子的矩阵模型分析,得出产业集群国际化模式与其驱动因子的关联路径.  相似文献   

15.
韩超群 《经济师》2008,(12):264-264
文章阐述了湖北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速湖北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对策——发展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会在较长时期内带动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对资源的消耗也会持续增加。本文通过借鉴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能源资源"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大力推动能源资源产业"走出去"的政策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志珍 《生产力研究》2001,(1):105-106,108
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是世纪之交党中央总揽全局 ,根据国内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国际看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国与国需要融合。从国内看 ,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开放都进入一个新时期。因此 ,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到境外投资 ,扩大出口 ,利用外部资源和资本。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是关键 ,政府是保证 ,人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18.
龙江经济要融入全球化世界市场中,就应以龙江文化为先导,使世界各国了解黑龙江,热爱黑龙江。因此,黑龙江省应积极的推动龙江文化走出去,从而带动黑龙江省现代产业的和谐发展。首先对龙江文化“走出去”与现代产业和谐发展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为龙江文化“走出去”带动现代产业和谐发展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江苏实施“走出去”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为了在更大规模和更深程度上参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跨国经营,江苏应该快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扩大市场需求、技术输出、海外投资与合作带来重大历史机遇。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了合作,未来要进一步优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走出去"布局。具体看,应采取推动产业优势资源整合、加强自主技术创新、突出产品品牌建设、强化实施人才战略、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等措施,加快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走出去"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