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到春节。又忆当年。小时候家在普兰店过年杀猪炖萝b=F子,爸爸带我给村里的老百姓家写春联,妈妈带我们动手用面做各种各样的花儿走油,姥姥和馅带我们一起包饺子……每当想起这些温暖的场景,我就想哭。现在他们都不在了,我是户主了,却再也找不到那时过年的感觉了。唯有《春节序曲》晌起,  相似文献   

2.
又一个春节过去了,家家户户门旁的春联告诉我们,新年的工作开始了。每年春节的内容都差不多。但是,每年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过去的几个春节,我是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朋友一起过的。他们的家庭庆祝春节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也是我愿意在这个时节呆在中国和中国人共度春节的很重要的理由。有些人对我在一年之际的这个时候从不回“家”过年感到很惊诧。但是,我觉得在这个时节回到英国,会错过中国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正>春节是家庭团圆的时刻。在大家的印象中,一般情况是父母在家中焦急地等待、子女匆匆地往家赶。可是,去年春节,在笔者的家乡,不少家庭是子女在家里过年,而父母在外打工。三位在外过年的中老年农民工老张夫妻年龄都在45岁左右,膝下一儿一女。女儿婚后曾开过小饭店,没挣到钱,反而赔了一笔,就把婚房卖给了老张夫妇用于还账。小两口也没搬出去,说是租住,实际上也没有付过租金。女儿的孩子比较小,女儿便在家里带孩子,女婿出外打工了。去年刚进腊月,女婿就回来准备过年了。  相似文献   

4.
又要过大年了,农历癸未羊年正在向我们招手!虽然廉洁奉公过春节的呼声一年比一年强烈,但年关送礼依然是一股挡不住的潮水,大大小小的贪官此时自有一番表现。贪官过年各具心态当权的贪官盼过年,特别喜欢过年的非贪官莫属。中国民用航空江苏管理局原局长崔学宏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最盼望的是多过几次年,我有个春节情结。过年除了收红包之外,还收了许多名烟名酒,抽不完、喝不完,就拿到民航开办的餐厅、饭店去卖。仅此一项,一个春节下来,就能收入10万元。"《南方周末》曾刊登了《一个书记的账单》,披露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镇原镇委  相似文献   

5.
又到过年时。许多人已经没有了过年的渴盼。过年的年味一年年的淡了,再也找不到记忆中那个热闹的春节。春节,这个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正面临着走向没落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过年时节     
过年时节杨谦岁岁春节,今又春节。一下笔就落入了俗套.这的确是一种无奈。旧岁将除,光阴好似在虚度,是喜是悲,抑或是二者交织在一起,我的脑际混混沌沌,老是理不出个头绪。我只得尽量不去触动那诸如“虚掷岁月”之类的隐痛.竭力在搜寻过年时节祥和喜庆的图景一儿时...  相似文献   

7.
<正>春节期间,笔者在农村老家,见到乡亲们有的购买化肥、农药、种子,有的给小麦施肥、喷药,有的在繁育辣椒等瓜菜苗,没有过年的气氛。我问一位老乡,"今年咱们村过年咋变了年味啦?"老乡说:"是啊,咱这过年在逐渐改变风俗习惯,过去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买鸡鸭鱼肉,购烟花爆竹,吃喝玩乐;现在农民转变了,生活好了,吃喝没有意义了,再说坐吃山空,勤劳能致富。春节农活多、繁忙,为人‘办年货’,  相似文献   

8.
逝去的炊烟     
春节前夕,母亲打来电话,说我这几年忙于工作没有回家过春节,2007年的春节说什么也要我回去过年,尝尝母亲亲手给我们做的农家乐。腊月十五,单位一放假,我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回家的汽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思绪翻滚,家乡炊烟中的年总是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9.
郁群 《走向世界》2012,(2):22-23
在我们国家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就是春节.过春节即过年的历史很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是民间最古老却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节日. 春节如何过?这大概是几千年来人们说不完,研究不够的话题.尽管千百年来、人们已经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春节的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但人们似乎永不满足.仍然年年要说,年年总要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0.
朱飞 《中国西部》2006,(1):38-49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没有一个节日像春节一样,更能显示中国人的独一无二。我们的吃穿住行、我们的交往方式,治理方式,或迟或早将融入主流文明,跟世界其他民族大同小异。只有春节,从同化的模糊里雕刻出我们浮凸的面容。对一个中国人来说,过年是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宿。  相似文献   

11.
王欣 《走向世界》2011,(5):50-51
在老青岛,过年不只是放鞭炮、串门子,逛庙会、看大戏更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如今,烟花鞭炮声越来越稀,走亲访友的越来越少,惟一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年味的,也只有那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了。春节期间,青岛文化空前热闹,喜庆、热烈的文化演出、文娱活动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为市民们营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兔年春节。  相似文献   

12.
过年回老家成为大多在外工作的中国人不二选择,行路难由此成为归家游子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果我们的老家不在乡下,如果我们的老家也在城市……那回家路就会顺畅得多。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春节,这一切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过年回老家成为大多在外工作的中国人不二选择,行路难由此成为归家游子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果我们的老家不在乡下,如果我们的老家也在城市……那回家路就会顺畅得多。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春节,这一切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路程 《沪港经济》2007,(2):60-61
记得小时侯,每年春节前一个月,不管是自己的父母.还是邻居或亲戚家的大人,一个个都乐此不疲,蹬着自行车,从各个农贸市场采购完年货,一趟趟地往家里送。记得我7岁时,我们家和我舅舅一家还一起住在外公外婆的老宅子里。那年,我父亲还在外地工作,春节没有回来。这么大的家庭里,青壮年劳力却只有我舅舅一人。大年三十那天上午,舅舅从厂里借来一辆三轮车,说是要到十多公里以外的乡下拖点大白菜、熏肉以及咸鱼回来。也真难为他了,一家老弱妇孺就指望他的年货过年了。等到下午两点,外面忽降大雪,虽说“瑞雪兆丰年”,可对于我们家来说,结果可想而知:舅舅被大雪困在了路上回不来了,原本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却成了全家总动员:花了近6个小时,才把瑟瑟发抖的舅舅接回了家。  相似文献   

15.
“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我们还会过年吗?”春节将近,一场“回归传统”的倡议在民间兴起。一些民俗学家呼吁:面对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我们还会过年吗?”春节将近,一场“回归传统”的倡议在民间兴起。一些民俗学家呼吁:面对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年是什么?年就是回家;春节是什么?春节就是团圆。提起过年,你会想起谁?谁是我们的春节面孔?  相似文献   

18.
“今年过年我不回家了,年年在家过年都是一个样,一点意思没有。”史胜刚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回家过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过年就是要图个全家团圆。于是每年春节,那些在外奔波的游子们都背起行囊回家,形成一股巨大的春节返乡洪流。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年初的春节前,一场西起云贵,包括广西、湖南、湖北、粤北、江西的大片地区遭受了雨雪冰冻灾害。电网垮塌,道路堵塞,又恰逢春运期间广大农民工要返乡过年,灾情十分严重。春节前的2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江西指导抗冰雪工作,我作为主要陪同人员随吴仪副总理来到江西。  相似文献   

20.
我第一次离家过年,是在远离故乡万里外的英国。 2001年的腊月二十七,尽管父母一再劝我过完春节再走,可我还是坚定地赶在春节前踏上了那片陌生的、总是弥漫着咸腥雾气的英伦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