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投资性房地产概述(一)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它所对应的有土地使用权和物业。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定义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具体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本文主要探讨投资性房地产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内容,其核算范围主要是持有目的是直接赚取收益的某些无形资产和某些固定资产,如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等.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在对两个准则的研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分别采用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进行核算时会导致企业收益有所不同,并且导致的合并报表内部投资性房地产交易的抵消业务也会不同,文章拟对这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何长峰 《时代经贸》2010,(20):202-202
2006年2月新颁布的嵌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内容,其核算范围主要是持有目的是直接赚取收益的某些无形资产和某些固定资产,如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等。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在对两个准则的研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分别采用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进行核算时会导致企业收益有所不同,并且导致的合并报表内部投资性房地产交易的抵消业务也会不同,文章拟对这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投资性房地产用于出租或持有待增值的特性,最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首次将其与企业自用的房地产(包括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建筑物和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即开发产品)区别开来.投资性房地产单独作为一项资产核算和反映,并采用具体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即<(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和<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等形式专门进行了规范.为了方便表述,本文将上述四项与投资性房地产规范有关的内容统称为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相似文献   

6.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范畴。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是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两种计量模式,二者的适用范围、会计核算方法各异。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本企业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7.
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企业为了赚取租金或实现资本增值目的而专项持有的一种房地产.随着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业界的经济形式走低,现部分城市已出现房产饱和局面,为了走出整体经营规模壮大但市场现状不容乐观、库存量居高不下的困境,自行开发的房屋转作投资性房地产的业务愈来愈多,而持有待售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涉税问题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便选取投资性房地产为视角,对其税收筹划进行展开探讨,进而提出其税收方面的相关筹划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为了赚取租金收入或使资产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这种投资行为也逐渐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窦立红 《时代经贸》2007,5(9Z):102-102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文章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可按照成本价值和公允模式价值两种方法进行后续计量,并且不能随意变更。  相似文献   

10.
邢丽丽 《时代经贸》2007,5(11Z):79-79,81
1 新准则修订的有关“公允价值”的具体方面 1.1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使用“公允价值”的有关规定 1.1.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 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投资理财观念的改变,以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为目的的投资性房地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工具。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节节波动,更加刺激了投资行为的增长。自《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实施以来,企业及很多的教材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较为混乱,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很模糊,文章就企业实施该准则过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负面影响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7-2012年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动机及影响因素,试图从一个侧面解释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高、管理层持股比例高、投资性房地产比重高的非国有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管理层货币薪酬、盈余平滑度、资本市场监管和房地产市场是否活跃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房地产日益繁荣,大部分企业持有的房地产除了用于自身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和对外销售之外,还将其用于经营出租、赚取租金或等其增值后出售来赚取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如何调节好这个日益活跃的行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投资性房地产中公允价值模式和成本模式计量的运用现状,各方面产生的问题和影响(特别是对企业本身、企业以外的其他主体、国家等等)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必须满足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5.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本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差异较大.从税法上区分,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区分为房屋、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其中,房屋、建筑物归入固定资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并扣除;土地使用权应归入无形资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二条规定计算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并扣除.文章对两种规定之间的差异举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热的升温,企业拥有的房地产越来越多,企业持有房地产除了用作自身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和对外销售之外,出现了将房地产用于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的活动,甚至成为个别企业的主营业务。那么这类型的房地产到底应该如何归类、如何核算呢?2007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出台,使得具有投资或增值目的的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科目中分离出来,单独归类为“投资性房地产”。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会计人员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没什么区别,不需要进行单独核算。从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异同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投资性房地产应该单独核算。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企业持有的房产除了用作自身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和对外销售外,出现了将房地产用于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的活动。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带有投资性质的非金融资产,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首次在对非金融资产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该准则的颁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仍需解决诸多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企业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能够持续可靠取得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1]从理论上来讲,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量模式相比成本模式更能客观准确地反应其当前的资产价值,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取代成本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实际上,几年来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择并非如此。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选择如此谨慎?文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就推广和完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产品直接用于出租应视为转作投资性房地产,在公允价值模式下,由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方法不同而产生差异,需进行纳税调整。对房地产企业将产品转作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问题在此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实例,给出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