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相关文献的回顾、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国际经验比较、国内区域经验比较和城市经验比较,总结了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的不同步,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现阶段以工业化发展为主的地区,其环境问题主要是大气污染;以城市化发展为主的地区,其显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潜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污染。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相时落后性决定了西部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西部地区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基本态势的评价,西部地区不具备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建工补农模式的条件,而应当选择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推进模式.这一模式的实现路径有:以农村的城镇化、城镇的城市化、农村工业化推进西部地区的统筹城乡发展,完善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动力模式演变与发展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动力问题,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速度的重大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其城市化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政治抉择,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内在作用,也使整个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在今天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其城市化动力模式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吸纳,亦成为当前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产业发展:城市化的动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3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其中,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的热岛效应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环境危机日益突出。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地区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使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走向了困境。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化之间矛盾的途径,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给出了城市化及应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人们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伴随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由落后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实践来看,全世界和全国城市化浪潮给我们以冲击和启示,城市化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的腾飞。国外姑且不论,仅从国内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特别是苏南、环渤海湾、黄河三角洲特别是山东地区的一些县市,以小城镇建设为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切八点,促成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刘耀彬  王启仿 《经济地理》2004,24(5):600-603,613
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涵义的基础上,引用了协调度概念,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并对1978年以来的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即1978-1991年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发展时期,而1992-2001年是基本协调发展时期;②从空间上看,我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明显存在着地带性差异: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协调发展程度较高,中西部除了少数省区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外,其它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发展都较低;③我国省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地区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区的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省区协调发展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对现阶段云南城市化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春生 《经济论坛》2004,(15):21-22,26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云南是一个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任务十分艰巨,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云南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对于促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杨  刘国花 《当代经济》2009,(21):60-61
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避免或跨越"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模式,避免或摆脱"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文章从工业化的内涵阐述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以绿色化保障工业化需要建立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主导下,外资推动了我国乡镇经济直接向城市经济转变,然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超越了县域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没有实现我国经济顺利转入刘易斯拐点,还使我国经济由人口红利因素导致的快速增长转变为经济增长放缓的转折点.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加深了我国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且固化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产业再转移的压力,以城市经济为中心经济发展模式要向以县域经济为中心发展模式转变.这样既能够以全球竞争为导向打破"唯外资论"的思想障碍;也能够以内生发展为基础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蒋玲玲  郜卫东 《经济师》2002,(9):243-243,245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 ,以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苏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通过对苏北地区城市化现状特征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环境分析 ,对苏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取向、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江西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上。江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落后,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成为江西新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西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九个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逐步实现九个转变,即由农村农业主导型发展战略向工业主导型和城市化发展战略转变;由资源导向型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导向型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由内向型工业化向外向型工业化转变;由采矿重工业型模式向轻工业型模式转变:由“一刀切”、“遍地开花”发展模式向“工业园区”发展模式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模式转变;由依赖公有经济实现工业化向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实现工业化转变;由污染工业向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工业转变;由传统工业化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  相似文献   

14.
苏南30年改革开放,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机制创新,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苏南模式,开启了区域经济基本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当前苏南虽已经跃上新的历史平台,却面临着经济国际化、社会信息化和结构多元化的挑战,迫切要求把握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紧紧抓住知识经济、信息化发展机遇,跳出传统工业化一般路径,以区域城市化、产业高度化和机制市场化为重点,创新发展模式,实施发展转型,加速工业化的跨越式演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从一般性来看可选择特大和大城市发展模式、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县城发展模式和建制镇城市化模式.但西部地区最好是选择以县城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是由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状况、区域分工特点和西部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条件决定的.为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应采取各种有效办法促进西部地区县城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河北省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举”发展。从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运动的逻辑看,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形式,内容(工业化)决定形式(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其中,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作为西部后发地区和中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的省份之一,其工业化基础薄弱,因此贵州省提出了“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力争走出一条依靠人才、科技、创新等为支撑的新型绿色工业化道路。通过对当前贵州省工业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在新时期西部后发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以“管理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市化:"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张敏  顾朝林 《经济地理》2002,22(4):482-486
“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分别为我国江苏南部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代表了我国两种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文章首先探讨了“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的农村城市化特征和趋势,然后从乡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角度对两种模式下农村城市化的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这两种农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孙隽 《江南论坛》2010,(9):21-22
无锡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速期,产业升级转型和城市化的进程不仅仅改变了传统城区的建设、布局模式,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