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要有社会发展的主导阶级或阶层。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社会 ,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巨大变化 ,知识创新与应用知识型劳动者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面对浪推潮涌而来的知识经济和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落后的现实 ,当代青年只有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拥有最先进的生产工具 ,才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导阶层 ,掌握未来社会的主动权并成为社会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000年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年会暨西部大开发战略研讨会上,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徐冠华专程到会,作了题为《新世纪再铸辉煌》的重要报告,全文共有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谈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局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家的要求,本刊编发了报告的第三部分“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4.
5.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主要青年群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思想观念及实践行为的调整,能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民主意识的积极意义,这将成为高等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应包含三个层面:生存意识教育,这是生命意识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生存能力教育,这是个体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命价值升华教育,这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最高层次。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大学教育及其制度设计回归学生本住的发展取向,大学对学生尽到教育责任和社会道义,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掌握生活常识和生存技能,进而领悟到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从此,重庆这座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大都市,成为中国西部惟一的中央直辖市,重庆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重庆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直辖,分别是在秦朝、抗战时期和解放初期。 相似文献
8.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立则国家立,大学校园是我国青年的聚集之地,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分子。作为青年大学生来说,只有把自己的活力、热情、聪明才智运用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唯有义不容辞的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才能传承中国的复兴之路,才能让自己的青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10.
一、前言1988年度的本学会大会专题讨论题目,提出了“国际化’与社会科教育这一问题。所谓“国际化”关联着提案要重视在教育课程审议会答申方面,在今后学校教育中如何“对应情报化”以及“对应国际化”。其“国际化”的内容意义是非常多的,作为一个含糊不清的词,成为当今时髦的言词。但是,在教科书审定过程中,还包含国粹化的倾向这方面,牵连着提高国家、民族意识的方法还存在着问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即使在现今,日本周边的亚洲国家严厉地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进入80年代,接连不断的历史教科书问题与二位大臣的发言就是其典… 相似文献
11.
“德艺双馨”,是人民对演艺界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亦是衡量一个演艺人员综合素质的根本标准。加强青年演艺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无论是对于演员自身、对于演艺团体、还是对于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年是县支行宝贵的资源,他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是人民银行的未来,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央行青年教育与培养是当前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德艺双馨”,是人民对演艺界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亦是衡量一个演艺人员综合素质的根本标准。加强青年演艺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无论是对于演员自身、对于演艺团体、还是对于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社会体制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而对社会服务和管理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组织社会生活、建构公平正义社会的基本制度。社会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其基本框架包括,政府切实履行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责,公众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务,自治和他治协调配合,法治保障坚实有力。社会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构建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健全社会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1995年是“八五”计划时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为进入“九五”计划时期作好必要准备的一年。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把握“抓住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其公民意识发育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要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首先应从理论上科学界定公民意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在当前,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因此,应由政府主导,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结合社会实践,有效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严峻的生态问题,在大学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文章对怎样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出了如下对策:一是提高其对生态文明的理性认知水平;二是引导其切实关注生态问题,使其对生态问题有感性的认识:三是加强其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提升其生态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