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和旅游业的发展,传统风格建筑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历史文化栽体和旅游场所,其夜间的景观价值和商业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切实建立照明科技、照明设计与建筑整体视觉效果各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希望对今后类似的景观照明的设计和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肖星 《经济地理》2000,20(1):108-114
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具有不容忽视的巨大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所在城市的传统建筑风貌和鲜明个性;其旅游开发有利于增强所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并具有很强的专业实用性.当前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问题较多,主要有三一是认识滞后,二是建设性破坏严重,三是被挪作他用者居多.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旅游开发利用的基本方略在于切实重视其旅游开发问题;彻底摸清资源家底;真正做到合理保护与充分利用并重;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不断提高资源知名度.  相似文献   

3.
陈建业  周秉根 《经济研究导刊》2010,(23):124-126,219
古村落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信息和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走马塘,一个占地仅11hm2的浙东田园古村,在千年间共走出了76位进士,令人感叹不已。其天圆地方的选址布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与艺术风格,都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尚需不断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昊式芬故焐在其建筑布局上既严格按照明清建筑民宅的布局特点进行设计布置,又蕴含着江南园林的建筑艺术之情趣,是典型的明清时期的官宅.本文通过对吴式芬故居的院落布局及建筑风格的研究,着重挖掘昊式芬故居的建筑文化特色,进一步对其故居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5.
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艳 《时代经贸》2006,4(Z2):5-6
古村落因其本身的历史文化性和独特的建筑艺术性,而使其成为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角色.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其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是其他古村落发展旅游值得借鉴的.本文主要分析了两村落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建筑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好坏,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性质的建筑产品的技术经济效果并对其正确地进行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建筑(例如,工业生产厂房,农业生产用房等等),以及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非生产性建筑(例如,住宅、商店、影剧院、体育馆等)两大类。而按其经济特征,可分为盈利性建筑(如,旅游旅馆、工业建筑、商业建筑等),非盈利性建筑(如,住宅、学校、医院等),和半盈利性建筑(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旅游规划的角度,阐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旅游应有自己的特色,突显其文化内涵,保护古代建筑,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走有特色城市旅游之路才能创造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发展将近三十年,其发展模式已不再局限于“农家乐”模式,“洋家乐”模式的发展对三九坞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变迁产生了影响。通过阐述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与现状,对乡村文化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探析三九坞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理念方面在乡村旅游“洋家乐”之后的变化,最后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文化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9.
着重从昆明城市景观建筑的发展现况和存在问题出发,阐述了景观建筑在昆明城市设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开发和保护景观建筑,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游赏型城市,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对怎样发挥景观建筑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保护和发展建筑文化符号和历史街区,发展旅游交通等城市建设脉络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旅游城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修缮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可缺少的两大自然及人文景观是西湖与大运河。运河杭州段沿线的传统街巷、建筑和景观在运河整体申遗和旅游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规划方案,其产业设施和功能区块随之置换,传统的居住生活方式亦随之改变。以运河申遗及旅游规划项目为研究平台,在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对比拱宸桥西、小河直街两大历史街区,对文化遗产恢复、重构运河经济结构、提升建筑与景观品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目标在于研究典型历史街区的共性和差异,提出活化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模式,并能对同类历史街区的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吕倩 《当代经济》2007,(8):30-31
文章从旅游规划的角度,阐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旅游应有自己的特色,突显其文化内涵,保护古代建筑,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走有特色城市旅游之路才能创造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水上粮仓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是黔东南苗族人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苗族深沉厚重、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民族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对水上粮仓的建筑特色及功能的论述,分析了水上粮仓的旅游价值,提出了保护水上粮仓并进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如何开发绿色建筑旅游资源才能更好地展现其特色及内涵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生态旅游概念的剖析,总结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然后,从绿色建筑的定义和特点出发,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的四项内容,为绿色建筑的旅游活动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变革期和转型期,其特点注定了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发展历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必然出现种种问题。河南省在大力发展新兴城市群、产业集聚区等政策上,怎样保障城市传统面貌与民居的保护、历史遗址的发展和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的传承,成为首要议题。在制定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宗旨的宏观策略前提下,将其定位为历史文化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度假型、工商业型等四大类,根据其各自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和实施方法,合理、科学使用修复、改善、改造和利用、开发等措施,对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中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突出点(建筑)、连成线(街道)、汇成面(建筑群)的有序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前进,我国的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业在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将旅游与地产相结合形成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的重点。而现在旅游景区的建设多是资源依托型,其建筑更是消耗能源的主要方面,已经不适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章结合生态旅游及绿色建筑的理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研究两个理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秦皇岛生态节能示范区的建设实践,比较其与普通景区的节能优势,重点落实于关键性节能技术的探索和总结。将绿色建筑的思想应用于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广泛推广绿色建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16.
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鄱阳湖流域经济开发和旅游研究的热点。对鄱阳湖流域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具有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品味度;振兴乡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等意义。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困境有,开发与保护相矛盾;缺乏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导致景观同质化;景观类型单一,景点分散等。就此,提出了生产型乡村景观、乡村建筑景观、综合性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为根本,对农村旅游中建筑景观、环境文化及功能性游览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庄是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川南古镇,尤以抗战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吸引着各方游客。景区在游客接待过程中,如何通过优秀的旅游解说系统,向旅游者提供景区的信息和导向服务,特别是将古镇的历史文化内涵传递给游客,塑造古镇良好的旅游形象是景区的重要功能。通过对李庄古镇旅游解说系统的实证研究,分析其旅游解说系统现状,提出了着重加强自导式解说系统和交通导引系统的建设、提供游憩性学习体验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福建土楼营造技艺属于传统手工艺技艺,是在2006年第一批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土楼建筑是人文内涵丰富、造型功能独特的传统生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其在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其旅游潜力的发掘,导致其在维修和保护方面面临着相当大的困境。为此,分析其营造技艺,以现代建筑设计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土建筑的夯土建筑营造技艺,以期为客家土楼的复原、改良、保护的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旅游景区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规划中涉及到建筑方面的规划不少,例如在功能分区中涉及到建筑物的性质、布局等.其次在旅游产品中也会涉及到建筑,如一些观光性的古城、宫殿、寺庙等.再次在景观规划中,也会涉及到对建筑的体量、风格、色彩等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