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2000—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出口数据,测算了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的二位数代码分类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出口相似度指数。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东南亚八国和南亚四国与中国贸易竞争性强于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的贸易竞争性;东南亚八国与中国在低、中、高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依次递增,南亚四国与中国在低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最强,而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在各类商品领域中的贸易竞争性均较弱。贸易竞争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FDI和双边需求结构相似度的提高增强了双边各类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强了双边低、高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而中国FDI的提高降低了双边中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对于双边低、中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中国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正向影响,中国金融水平的提升有负向影响。基于这些结论,推进产融结合、发展互联网经济模式和建设纠纷解决机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和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2.
选取了2002—2014年数据,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印两国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以及机械与运输设备上具有竞争优势,而印度在农产品、矿产资源类产品、医药化工、轻工产品等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中印的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两国贸易空间有待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多国模型中双边增加值贸易的解构模型,并利用2016年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及总值贸易的数据,结合中美贸易失衡的扭曲程度指标的构建与测算,从总体和结构两个层面对中美增加值贸易进行了失衡分析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还原了中美双边贸易的真实状态。结果显示,总体上,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20.17%;美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则是逐年上升;自2010年起中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率逐渐下跌,而国内增加值率开始上升,这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正在改善。结构上,中国对美国各行业增加值贸易以顺差为主;制造业的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96.30%,并且中国主要制造业部门对美国的增加值贸易出口均小于总值贸易出口,这说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需要继续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在新兴服务部门,美国相对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而在建筑业和一些传统服务部门,中国相对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  相似文献   

4.
运用出口相似性指数、贸易相似度指数、Lafay指数、市场提供指数与增加值分解方法,分析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比较优势差异与市场提供能力,进而考察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的合作与成长空间是否在面临缩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在低技术产品的贸易合作空间依旧在扩大,而在中高技术产品上呈现出更强的竞合一体化状态,竞争性与合作性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加强。中国应采取直接投资结构差异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产业合作、活跃企业创新投融资活动等措施应对中高技术领域的竞合一体化状态,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继续推动低技术产品贸易,并协助东盟改善产业环境,推动进一步的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OECD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拟合了一个"典型"经济体(包括中国)双边金融服务的出口流量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及贸易壁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进出口双方的GDP、双边距离、进出口双方的经济自由度及是否使用共同语言会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产生显著的影响;中国对主要的金融服务出口市场(包括中国香港、美国、卢森堡等)普遍贸易过度,而对小型的出口市场则普遍贸易不足;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贸易过度的经济体,贸易壁垒水平较低,而贸易不足的经济体,贸易壁垒水平则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管彦芳 《价值工程》2010,29(5):240-242
中印两国贸易源远流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中印高层互访频繁,签订一系列经贸协定,推动了双边经贸发展。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中印贸易额从1990年的2.64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200多亿美元。中印两国贸易计划到2010年,将达到300亿美元。两国贸易中,制成品的贸易增长速度之快出乎人的意料,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农副产品贸易增长速度。中印两国的生产要素相似,本应是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不可能出现持续稳步的贸易增长,然而近年来两国制成品贸易发展迅速,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原因何在?本文试图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对近几年的中印制成品贸易的发展进行浅表的分析,以期能解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11日,欧委会宣布拟定贸易新战略,将贸易政策与欧盟加强竞争力和进行经济改革的议程结合起来,致力于为企业界开发新的贸易市场,并保证这些企业得到公平对待。从2006年秋季开始到2007全年,欧委会将通过一系列有关活动启动欧盟贸易政策中的竞争力提高议程。这些议程涉及到与主要贸易伙伴签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保护知识产权、非关税贸易壁垒等多方面的内容,更提到中国将是未来几年欧盟贸易政策面临的最大的单一挑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标: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测度及其分解。研究方法:选取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量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区域间贸易成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中国的国内贸易成本始终小于国际贸易成本,东北区域和贸易程度相对较低的建筑业、服务业、农业等行业的贸易成本较高;区域间贸易成本分解发现距离较远的区域间贸易成本较高,“邻近偏好”明显;经济增长极则表现出显著的“腹地偏好”,即与其经济腹地间贸易成本较低;而东部沿海的“后来居上”主要来源于沿海之间存在的“区域分割”。研究创新: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的演进及其双边特征。研究价值:为促进区域合作、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引力模型方法在测度贸易成本时,由于缺乏微观理论基础,往往事前假定贸易成本的构成并且忽略多边阻力的影响而广受批评。基于一个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的多边一般均衡贸易模型,本文采用的改进引力模型能够弥补上述缺陷。运用该模型我们综合测度了1980~2006年中国与G-7各国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税等价的贸易成本都已经低于50%,与1980年相比,到2006年平均下降幅度高达30%,并且在入世以后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这充分说明近30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正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不同国家(地区),特别是亚洲国家(地区)和西欧国家(地区)的贸易结构的差异很大,人民币汇率(双边)对贸易(双边)的影响也不相同。本文从分国别(地区)视角,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的影响。本文还选择分国别(地区)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两种不同类型贸易数据,进一步揭示了汇率对不同国别(地区)不同贸易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苗苗 《活力》2008,(8):53-54
一、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概况 自由贸易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一般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同意消除关税、贸易配额和优先级别的多个国家或地区组合。在多边框架下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通过双边或是区域途径往往可以迎刃而解。从这个角度看.方兴未艾的区域贸易不失为全球化的一种有益补充,有力地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当然,对双边及区域自贸协定的形成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2.
中美贸易统计数据争端在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货物贸易得以迅速发展,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因两国在贸易统计数据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差异,时常引起双边贸易争端甚至贸易摩擦,影响着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对此,很值得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初步结果表明,中美贸易统计数据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对转口贸易特别是中国从香港转口到美国的商品贸易是否包括在两国双边贸易统计的不同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分析:1981~2007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一个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和多边贸易壁垒的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测度了1981~2007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以此来呈现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大小和变化。测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平均对外双边贸易成本已经下降到0.4以下,并且在加入WTO后呈更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空间距离依然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中国与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在贸易领域的相互开放程度要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南南合作为视角,通过搜集SITC行业数据,以贸易差额为切入点,利用贸易专业化指数(TSC)综合分析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的变动。研究发现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中,凸显劳动密集品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与贸易伙伴的互补性,而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中,以运输和机械产品的相互贸易为主,形成了与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性。重点产品贸易中的竞争性和广泛存在的互补性,是中国推行南南合作战略的重要基础和现实前提。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8,(16):1-6
文章依据2007-2016年中印贸易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Wald-Granger外生性检验、VECM模型引入供求、政策、竞争国价格、边际成本分析汇率传递效应,并对进出口双边汇率与多边汇率的贸易传递效应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多边汇率下进出口历史价格对当期价格影响长期达到80%以上,基于多边汇率参考历史价格对预测贸易价格非常有价值;双边与多边汇率传递效应均为不完全传递,我国进口商依宏观形势选择合作地厂商使得进口传递效应小于出口;多边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率更高,印度进口商对中国总体贸易形势变动更敏感,期望减少因汇率变动导致的进口成本损失;我国为价格主动者,印度为价格追随者,但中国打开印度市场策略较为激进。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间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的同时,中美贸易争端也频繁发生,主要表现在"反倾销反补贴不断增多"、"技术性贸易壁垒花样不断"等方面,而产生争端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本文就美中贸易争端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积极探索妥善解决贸易争端问题的途径,以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促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科技》2000,(1):28-29
1 前景 中美1999年11月15日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中国朝WTO大门迈进了一大步。经贸专家认为,中国加入世贸最大的障碍已经扫除,曙光在前。 从中国加入世贸的程序而言,还有两大步要走。第一步,中国与欧盟即将开始的谈判。接近以往谈判的人士透露,欧盟的要价并不比美国低,其要价是比照美国开出的,在金融、保险、航运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开价甚至高于美国。估计中欧谈判也不会轻松。 除了欧盟之外,中国还需与23个尚未结束双边谈判的世贸成员谈判。要与这些成员完成双边谈判,  相似文献   

18.
<正>中韩双边贸易额继2005年突破千亿美元之后,2008年达到1861.1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韩双边贸易额达1409.5亿美元,同比下降16.3%。尽管如此,据2009年的数据显示,韩国仍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09年,韩国对中国的区域内贸易依存度达到16.9%。由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1-2007年的进出口数据对我国传统服务贸易行业--旅游,运输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服务贸易竞争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表明,我国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在服务贸易大国中居于中下游地位,总的来说发展趋势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20.
李冰 《河北企业》2023,(11):37-42
首先,从定性角度分析了RCEP在促进中国-东盟贸易升级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总结了具体国家不同产品贸易的未来机遇,并结合RCEP各成员国的降税承诺和产业特点,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其次,结合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各国数据以及Lall提出的科技结构产品分类,选取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间贸易互补指数,分析了中国与RCEP伙伴国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从贸易竞争性来看,中国与日本、韩国在高技术制成品方面相似度指数较高,与东盟在低、中、高科技制成品方面均存在一定竞争,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产品相似度指数比较均衡。从贸易互补性来看,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农业和资源型产品方面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与东盟、日本、韩国在中等科技行业具有较高互补性,与日本、韩国在高科技行业的互补性有所降低,但与东盟国家间的这种趋势并不明显。对中国企业而言,应积极把握RCEP带来的机遇,在深化同伙伴国经贸合作的同时,继续优化贸易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