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及征地改革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探索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方向。研究方法:通过探索征地补偿与农地土地价格的关系,试图回答征地补偿标准高低的问题。对征地补偿制度进行经济分析,结合理论和国际经验探索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提出改革建议。研究结论:(1)《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不一定低于农地的土地价格,特别是在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少的区域和当采用高限的土地补偿倍数和安置补助倍数时;(2)在"一对一"式的征地框架下,单纯提高补偿金难以平息征地中可能产生的种种争议和冲突;(3)"零星式"征地不利于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社会保障;(4)由于土地价值及其增值是由社会和国家(政府)带来的,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土地价值的归属,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高地补偿征地,过高的征地补偿也会产生(性质不同的)公平问题。笔者就征地改革制度提出建议:(1)"整村"式征地;(2)扩大可征地的范围,变"一对一"式的征地为"一对多"的可能征地关系;(3)改进征地补偿的计算方法,提高征地补偿的公平性;(4)将一次性征地补偿转变为按年支付的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2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2年,国内研究集中于地价波动及其影响、城市土地供给、全国土地统一大市场、土地财政、三权分置、土地承包权退出、征地的公共利益边界、宅基地盘活等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地价影响因素、土地市场主体行为、土地市场化制约因素、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互动、征地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土地改革的分配效应等。研究结论:土地经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拓展,土地经济研究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紧扣形势变化和国家需求,着力探索理论创新、实证突破和政策设计,更好地为新时代土地制度改革服务。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经济基础理论探索、新形势下的土地市场动态、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机制设计、全国性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土地制度改革配套政策、重要改革试点的跟踪与评价等。  相似文献   

3.
以农用地保障系数平衡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行区片综合地价存在的问题征地补偿制度是协调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与国家权益冲突的基本制度。在西方国家,土地补偿制度政策宗旨是最大限度弥补被征地人因土地征用而引起的损失,恢复被征用人财产利益和有关经营利益被征用前的状态,维持其私人和商业生活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征地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适应中国特点的征地补偿制度,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制订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实行按价征地,对失地农民给予合理补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基础,按照农用地质量状况、土…  相似文献   

4.
英国强制征购土地的补偿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英国征购土地补偿制度,为完善中国征地补偿制度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英国强制征购土地具有完善的补偿制度,在补偿原则、范围、标准、估价方式以及仲裁等方面,均公允地考虑到当事各方的利益,中国征地补偿制度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异。研究结论:中国征地补偿制度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应以逐步适应市场化需求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揭示标准控制、信息公开、事后惩罚等上级政府干预手段对农民—地方政府征地博弈及交易成本的影响,为科学设计征地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博弈实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强势政府模式下,农民违建、政府强征、农民维权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60.8%、42.3%和39.2%,交易成本约相当于土地总价值的15.7%,土地增值收益的17.4%;(2)单一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或内部的地方政府最低补偿报价、单一加大对地方政府强制征地行为的事后惩罚将显著增加征地交易成本;(3)将农民与政府价格谈判空间控制在较小区间可以减少交易成本;(4)要求地方政府事前了解农民补偿意愿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研究结论:从减少征地冲突、降低交易成本出发,不能单方面"声援"农民或对地方政府征地行为实施高压;制度设计应着眼于提高征地信息透明化,增进不同主体对土地增值收益公平分配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索地票制度的市场化运作创新机制及其与土地发展权市场、农村土地资产显化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模型假设演绎法。研究结果:(1)建立了地票制度市场化运作分析框架;(2)构建了土地发展权转移模型,并推导出地票价格应为重庆市城郊分界点城镇建设用地价格;(3)地票价格和土地出让价格存在较大差距,但二者差距小于征地补偿价格与土地出让价格的差距。研究结论:(1)地票制度是利用了土地发展权还原机制,以地票为形式搭建了虚拟指标交易创新制度;(2)地票价格是土地发展权转移价格的体现,当开发总量越小时,发展权转移价格越高;(3)目前地票价格尚不能完全显化土地发展权转移价值,但相对于征地补偿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土地资产价值,是更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完善中国现行征地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现行征地制度,提出完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4年宪法修正案区分了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两个概念,但与海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在相关的部门法律与实践中仍然存在征地目的不明确、补偿范围过小、补偿标准过低等问题.(2)提出明确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适时、适当调整征地补偿标准,推行征地制度的市场化运作等建议.研究结论:中国现行征地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三种新的土地征用模式 :嘉兴模式、南海模式和芜湖模式 ,这三种模式在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方面并没有做到很大的突破。现实征地拆迁安置急需解决的问题有 :(1)征地拆迁政策需要统一 ;(2 )征地补偿款分配矛盾突出 ;(3 )以往的遗留问题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情绪。对征地制度和拆迁安置工作的建议 :应建立严格细致的土地征用公示制度 ;完善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建立永久性或者加强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拥有程度 ,同时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 ;政府要在征地安置中让利于民 ;失地失业人员安置要实现良性循环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究海南省海口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完善的措施建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海南省海口市在征地时存在土地补偿费不足以支付基本养老费用、集体经济组织出于利益保护不愿为失地农民参保、失地农民迫于生活压力无力参保及不愿参保等诸多问题。研究结论:需要通过提高土地补偿标准、改革交费方式和期限等多种形式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地征转用的价格增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农地征转用过程中的土地价格变化及其对农民利益的影响。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利用1990年以来的国家建设征地数据和农地产值、城市基准地价等数据,测算出1990—2003年间,农民集体在土地征收环节的贡献值约2.5万亿元;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损失更为严重。研究结论: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对农民利益损害严重,应推进征地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改革。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总结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共同关注土地市场与土地制度、土地管理、土地权属、土地政策与法律、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生态保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现代测量技术、土地信息技术和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的重点进展研究。(2)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内研究更多关注土地市场结构、土地财政与税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用途管制、土地督察、规划体制改革、现代测量技术等方面问题;国外研究则侧重在土地产权边界、土地制度演化、土地利用冲突、土地管理方式及机构设置、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属性与规划原则、土地测量方法优化与对比、土地信息获取技术优化等。研究结论:2015年土地科学问题研究在实践推动下,研究面有所拓宽,学科体系研究得到加强,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土地经济关系与市场机制、土地制度改革与管理体制、土地政策体系与法律制度、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土地工程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类型划分,将各省域划分为3大类8个基本类型;基于省域单元对耕地、园地、林地、建设用地等的利用效益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城镇土地分等研究的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价格标准、土地税收标准应与城市土地的质量等级和土地利用水平保持一致。然而现行的城市土地市场中,常常只注重对一个城市内部的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而缺乏宏观调控城镇土地价格的分等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阐述了城镇土地分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城镇土地分等的历史,并详细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城镇土地分等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土地文化与文化土地内涵丰富。土地文化类型多样,具多元性、技术性、实用性、美学性等特征。文化土地建设迫在眉睫,其建设遵循的是自组织系统观、多元价值观和高品位审美观,目的是体现土地的真实价值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土地功能研究进展与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对国内外土地功能研究主要成果进行总结与评述,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及思路,供深入开展土地功能研究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功能概念与内涵尚待形成共识,土地功能分类正在积极探索,土地功能评价有了初步分析框架并在尝试应用。研究结论:土地功能研究已有良好基础,发展趋势和前景看好,应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深化实践应用,不断创新,支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土地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建议研究方向包括:完善土地功能概念与内涵知识体系,创建土地功能研究框架;完善土地功能系统分类;深化土地功能形成要素的特征尺度研究;加强土地功能研究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平均地权思想回顾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回顾100年来平均地权思想的发展,探讨其对中国现行土地管理的启示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00年来,平均地权思想不仅在旧中国,也在新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正在变得日益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结论:中国大陆的土地管理急需确立一项更为明晰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应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平均地权思想:界定土地公权力,明晰土地产权,细化土地使用权;改革地价体系和税收政策;强化对土地财产的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总结2018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9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济领域重点关注城乡土地价格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土地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行为、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征地冲突等;(2)土地管理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法律完善、土地权籍与耕地保护管理等实践问题;(3)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研究以探索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重视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深化土地利用视角下的碳排放研究、创新土地利用模式、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及村级规划为热点;(4)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在农地综合整治、复垦技术革新、土地污染修复方法等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土地信息采集、处理技术不断完善。研究结论:2019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国家战略实施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利用转型、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下的空间治理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系统科学、信息通讯技术驱动下的土地资源智能管控等研究问题及相关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7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总结2016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6年土地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进展,创新提出土地科学发展时空锥理论和模型;(2)土地经济领域开始关注长时序波动规律等新要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以及土地流转中的政府作用,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均有所突破,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研究热点;(3)土地管理领域对不动产登记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的关注持续升温并开始侧重工作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研究;(4)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探索面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空间规划改革构想和建议;(5)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在移动测量技术与设备和便携式管理系统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进展,复垦土壤特征及多种新型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推动土地整治工程的开展。研究结论: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科学系统视角的土地科学专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包括土地科学问题研究总体框架构建研究,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评价、土地整治工程、土地信息工程等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典型区域土地系统多要素耦合作用与优化机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总结2017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8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7年土地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仍薄弱,集中探讨了土地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体系、研究框架以及未来学科发展方向;(2)土地经济研究侧重于城镇化对地价的影响、农地流转价格的形成机制、土地产权制度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现有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及其影响等方面,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成为研究热点;(3)土地管理领域侧重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在土地管理法制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以及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律逻辑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4)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进一步基于时空锥理论研究了规划机理,提出了科学认知城市“多规合一”的理念,探讨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与规划的核心任务;(5)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紧紧围绕“实现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展开,着重从生态整理、整理监管、村庄整理、复垦质量与新技术、污染土地修复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地信息采集中的广泛应用成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结论:土地科学问题研究尚显薄弱,土地科技创新有所突破。2018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供应与市场调控机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布局、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中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以及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20.
以收益还原法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土地使用权年限和还原利率、地价评估误差以及土地纯收益间的关系,通过实际计算与分析,得到了不同条件下、不同用途土地的适宜出让年限.并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对土地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土地使用年期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