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具有天生的弱质性和广泛的外部性,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通过选取安徽省1988-2010年农业产出和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Barro(1990)财政支出自然效率法则,对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安徽农业产出与财政支农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安徽省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为11.7%。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保持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严格依据《农业法》的规定,建立财政支农稳定的增长机制;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1996-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函数的SFA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双重影响。结果发现,财政农业支出既可以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效率间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但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本文认为,在增加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农业支出与其他农业投入要素的协同效应,这对于中西部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增长效应。利用1978-2008年江西农业经济和财政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对江西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649。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效应高低的次序依次为:以农村救济费、挖潜改造为主的其他支出最高,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次之、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最差,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回归模型和VAR模型,以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人均消费作为变量,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978-1997年间的财政农业支出系数为0.93,而1998-2013年间的财政农业支出系数为0.44,表明农民消费和财政农业支出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1997年之后的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带动作用不如改革开放之初;财政农业支出的冲击短期内对农民消费会造成波动性。因此,财政支农政策要注重长期规划,以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最终扩大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财政农业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相互关系,本文分别从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出发建立数理模型,采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方法对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和财政农业支出四个子项目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揭示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和各子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大小,并得出相关的实证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并代入我国1981-2004年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发现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为8.26%,实际投入规模要小于此最优水平。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7.
利用财政支农支出的C-D生产函数,对1992-2010年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农业总就业人员、衣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农业总就业人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总产值之间不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从短期来看,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财政支...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7—200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考察了我国财政分权、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财政分权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我们还进一步地分析了这些结果的原因,实证结果证实财政分权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来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任。农业发展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财政支农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支农规模,也取决于其支农结构和效率。然而当前,无论是在支出规模上,还是在支出结构、支出方式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弊端,使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应该通过完善财政支农管理制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有效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3--2011年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资金构成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不显著;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农村恩格尔系数则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运用甘肃省相关数据,对甘肃农业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引起了生产性支出的增长,而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增长均未明显拉动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缩小。本文从政府支出的公共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出发,对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总支出和生产性支出规模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1)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需要政府强力推动;(2)中央财政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远高于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3)国家财政的非生产性支出规模过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可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财政农村救济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建设基本支出、财政价格补贴政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依次降低;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率,应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在农业受灾之年要增加农村救济费用,适度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压缩财政价格补贴支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变量协整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以及预测方差分解,对1989—2005年期间的财政支农支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农业GDP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得出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影响农业GDP的变量中,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高,对农业GDP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GDP是财政支农支出的格兰杰原因,受自身影响的响应较为稳定,而受财政支农支出响应的强度逐渐增加。针对目前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调整支农方式,创新支农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河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最优规模,并针对河南省各地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测算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最优规模相比,河南省实际保障水平偏低;经济发展水平与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规模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落后地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多、过度依赖救助等道德风险是可能的原因。进一步优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规模应采取加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道德风险预防机制、改变救助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支农的四项主要支出,即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农村救济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的贡献率最大,科技投入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效果也显而易见,而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影响较小。应保证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提高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使用效率,并仍需加大农村救济费支出。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财政支农手段加大农业投入对改变农村落后局面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山东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十分重视财政支农这一公共支出手段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山东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认为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短期财政支农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山东省财政支农手段对增加农民收入长期有效,短期效率弱于长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财政农业支出与粮食增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6年~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促进了粮食增产,但这种促进效应总体上比较微弱,而且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同时,不同类型的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尽一致,其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成为推动粮食增产的积极...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与效益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资金作为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是全部财政支出项目中支农资金的汇总,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此外,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费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等支出也属于财政支农资金的范畴。安徽是中部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对其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和效益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改善安徽乃至全国的财政支农状况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统计年鉴中有关农业财政各项支出和农业GDP的数据,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财政支出和农业县域经济两者的关系构建模型作了实证分析,并联系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模型的最后结果作出了解释,提出政府应大力加强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尤其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出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政府应大力压缩农业的消费性支出等措施来促进农业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