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财经媒体如何选择报道对象直接关乎股票定价和资源配置效率,但已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文章基于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分批入选融资融券标的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投资者信息需求改变后媒体报道的变化。研究发现,公司入选融资融券标的以后,投资者对公司的特质性信息需求显著增加,并进而引致媒体报道更多有关这些公司的新闻。这种影响既包括更多的事前挖掘,也包括更多的事后传播。进一步地,从时间维度来看,随着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进,投资者信息需求对媒体报道(尤其是负面报道)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小。从横截面来看,这一结果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最后,投资者信息需求变化带来的媒体报道能够降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崩盘风险。文章不仅有助于从投资者信息需求的视角理解媒体报道行为,而且提供了融资融券制度、影响资产定价的内在机理,对进一步优化交易制度、改善信息环境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6年是"融资融券"在我国推出的第六个年头,六年前播下的一颗种子,如今已经茁壮成长,它也从一个新鲜事物到渐渐被人们接纳熟知,直至今日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透彻融资融券对市场的作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证券监管部门就可以据此制定相关政策,以便保证融资融券健康发展。衡量市场表现的两个核心指标就是波动性和流动性,事实上股价波动也会从某种意义上影响市场的流动性,于是本文着眼于融资融券对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4年9月22日至2016年12月15日的545个融资融券指标数据,通过建立V EC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融券交易可以降低股市的波动性,但效果十分有限.应通过扩大交易标的股票范围、增加融资融券交易资金和股票供应量、降低业务准入门槛等措施,进一步发展融资融券业务,促进整个融资融券交易的活力,使融资融券交易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析融资融券的推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股市一片哀歌,中国股市更是一路下滑.在此关键时刻,管理部门推出了融资融券试点政策.文章先介绍融资融券业务,然后对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最后介绍对于融资融券带来的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明青 《西部金融》2014,(11):18-25
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制度之一,融资融券交易理论上应具有价格发现、价格稳定、提高流动性等基本功能。本文从融资、融券交易的价格稳定理论机制出发,从市场和个股两个层面系统而全面地分析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价格稳定作用。理论研究以融资融券改变股票供求弹性作为理论机理。实证部分,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主要借助GARCH族模型、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在对个股的影响上主要是借助面板数据对个股的总体效应和个体效应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融资交易对指数波动没有显著影响,融券交易对指数波动有一定平抑作用;融资融券交易对标的个股有价格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中国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对整个证券市场而言,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直接增加资本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为证券市场开拓新的资金来源。通过分析我国融资融券的推行对市场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分析了融资融券对整个证券市场以及市场微观主体的影响,进而对我国融资融券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0年,我国正式引入融资融券交易.至今,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已进行了六次扩容,所涵盖的股票范围更加广泛.融资融券交易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不仅关系到投资者如何进行股票交易,也关系到金融机构及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及其交易制度的把握.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第六次扩容的背景下,利用融资融券余额与换手率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对股票市场的发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融资融券是建立在对未来市场投资预期基础上的一种衍生金融工具,经过了四年时间的酝酿才浮出水面。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券商、投资者、金融市场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务之急是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防范,以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不过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融资融券将提升股市流动性。本文基于沪深市场个股交易数据得出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流动性要显著高于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对于个股流动性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主要体现为融资买空对流动性的提升作用,而融券卖空对流动性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此外,融资融券交易事件日前后个股流动性的对比结果显示:融资融券交易推行后,个股的流动性水平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之后应继续完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促进融资和融券业务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融资融券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或者其他中介机构在提供了一定的担保物之后借入资金买入证券或者借入证券并卖出的交易行为. 融资融券业务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证券市场中各个主体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如何有效的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已成为融资融券业务中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文章就我国当前融资融券业务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首先阐述了融资融券的内涵及其治理体制,继而分析了融资融券业务中证券公司、投资者以及作为标的证券的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各项财务风险,提出了融资融券业务中各个主体进行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融资融券是证券市场上的创新业务模式,分析我国融资融券市场发展历程,并与国外融资融券市场模式进行比较,借鉴国外成熟的融资融券市场模式,对完善我国融资融券市场运行机制、促进我国融资融券市场按照合理的模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票市场成交量与价格波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个股数据资料和非对称成分GARCH-M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量价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股价的短期波动主要由非预期交易量解释,即非预期交易量所揭示的新信息是产生价格波动的根源;中国股票市场部分个股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利空消息对市场波动的冲击大于同等程度的利好消息对市场波动的冲击;非预期交易行为对市场波动的冲击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特征,正的交易量冲击(交易量放量冲击)比同等程度的负交易量冲击(交易量缩量冲击)对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面板数据对中国股市价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上海股票市场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120支股票的月成交量和收益率组成的面板数据,利用Pool对象进行了计量分析,应用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相关分析这些实证研究方法。研究表明,上海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和成交量正相关,并且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也说明了上海股票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并非像传统金融学所说得那样围绕公司基本价值进行小幅震荡,常常表现出大幅波动的特征。本文采用基于garch模型作出的Shiller-Sentana-Wadhwani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成立十多年的股价波动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反馈交易且其程度随着股价波动的增大而提高、随着涨跌限制而加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股指期货减弱了A股市场股价同步性了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考察A股市场股价同步性与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公告的市场反应的相关关系基础之上,检验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证监会批准沪深300股指期货前股价同步性越高的股票对沪深300股指期货批准公告的市场反应越好.基于股指期货通过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推理,本文进一步的实证发现,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股价同步性越低,并且这种关系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证券市场,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的一个手段,也是政府调控股市的重要工具。证券交易印花税变动对股市产生冲击。通过对冲击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政府在股市中如何定位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从股票供给—需求驱动股票价格变化的角度入手,研究如何通过股票供求变化预测股票市场整体价格运行趋势变化的拐点。在研究中,首先设计建立“股票供给-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其预测的证券市场的价格运行趋势变化拐点为买卖点的模拟交易模型,然后以沪深证券市场300只A股为成分股,设计反映市场整体价格运行趋势变化的指数,并以其为买卖对象,按股票供给-需求模型的预测法则以1996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取得了年均2991%的盈利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供求模型能很好地预测股市整体价格趋势变化的 拐点,以其为指导更好的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OLS、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从交易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视角,剖析了中国股市股票价格和成交量之间的关系特征。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对交易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说明中国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和成交量之间包含了对股价预测有用的信息,它对技术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股票代码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数字偏好效应的存在,投资者刻意回避代码以“4”结尾的股票。在较长时间内,尾数是“4”的股票收益低于给定风险水平下的市场必要收益。但这一现象受到股市行情的影响,牛市行情时,投资者回避“4”的行为表现明显,而熊市行情时则会趋向消失。具体表现为:牛市行情下,“4”组合的资产收益小于给定风险水平下的市场必要收益,熊市行情则无此现象。本文从行为金融莹晶当磨时杖一仑蜃由市扬耳夔讲符T觎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