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包含了对当今仍具有重大价值的管理思想,特别是在批判资本主义企业里资本家对工人"血淋淋"的剥削管理史。本文以马克思的管理理论为出发点,进而探讨其管理理论的人本思想,以及其对当今社会企业管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自诞生之始就处于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始终指引着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前进的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标杆性和支柱性的理论就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它展现出马克思的人文主义关怀,向广大无产阶级劳动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除了文明和财富之外的部分,也就是对人性的忽视、剥削以及对劳动者的压迫.本文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剖析其内在价值,探究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基本判断。宏伟的人类视野和执着的淑世情怀.使它仍然占据着人类思想的制高点。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由于过于浓厚的革命的批判色彩,马克思主义已经很难恰如其分地解释全球一体化时代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最明显的是.剩余价值理论能够直观地揭示资本主义阶级剥削的秘密,却很难同样直观地揭示国际剥削的真实机制,尤其是无法解释何以后进国家甘心情愿接受发达国家的剥削。本文在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予以修正的基础上,提出商品三种分类法和消费的三种不同类型,力求对当今时代的经济现象特别是正在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给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文章指出: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以相对价值商品换取绝对价值商品,是生活福利的绝对入超: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绝对价值商品,意味着以大众生存福利的让渡为代价获得推动经济发展的流动性。外贸依赖过度会陷入“发展的陷阱”,造成国民福利的严重流失。  相似文献   

4.
赵茂林 《北方经济》2008,(21):67-69
一、剥削的经济学含义 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从国际关系学理论整合的角度 ,探讨女性主义分别与三种批判性理论①(即自由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建构主义 )相整合构造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即自由制度女性主义、马克思女性主义和建构女性主义 )的可能性 ,主要以女性主义做补充的方向来进行。自由制度女性主义是纠正实证主义的研究态度、扩展概念的内涵 ,通过制度与机制 (regime)来确保女性的合法权利。马克思女性主义在批评资本主义体制的同时 ,揭示在维持资本主义体制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父权制度 ,更深层次地剖析压迫与剥削问题 ,并且把女性的剥削问题扩大到第三世界 ,使理解国家与个人行为更具洞察力。建构女性主义对以男性为主的价值体系提出了直接挑战 ,从根本上探讨国际关系知识主体 (即人、国家和国际体系 )身份 (identity)再建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转向经济学后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是未完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它的思想结晶是异化劳动的理论。它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对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的依据,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异化劳动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唯物史观的创立迈出重大一步。但它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还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应当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出发来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劳动价值论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几乎同时发现了"剩余价值",发现了"资本积累",但是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占有了资本可以雇佣劳动,劳动的商品化形成剥削,"资本家繁荣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因而形成了财富的生产创造过程是资本家与劳工的对抗剥削剩余价值的过程。过去,我们就是这样认识"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的,从来没有全面认识资本和劳动在工业社会中的属性。那么,什么是"剩余价值"呢?在市场经济的资本属性中,生产在扣除了所有成本之后,包括工资、原材料和服务的所得便是剩余价值,因而我们现在广为谈及的附加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不同说法,工业化社会只要生产就必然产生"剩余价值",经济学家现在统称为"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  相似文献   

9.
陆昱 《改革与战略》2010,26(1):8-11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始终关注的历史话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了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发展思想,认为经济发展具有历史过程性,经济应按比例发展,经济发展应注重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具有价值目的性。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以其透彻的辩证性和鲜明的前瞻性实现了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革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对促进当今中国又好又快的发展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以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主要内容。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包括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尽管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在理论基础、概念体系、分析工具和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两大经济学体系的生产理论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相融性。这种相融性表现在: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短期生产、长期生产,在对社会生产的要素投入方式、影响因素、持续时间等方面的相融性上。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生产理论上的相融性进行研究,对于实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技术和具体方法层面的融合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门槛”秦雨文“商品”是孕育文明时代的胚胎.又是剥削压迫的万恶之源;它是使人顶礼膜拜以求飞黄腾达的财神,又是使人遍体鳞伤、人仰马翻的厉鬼;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全部理论内容的基石,又是共产主义运动发生挫折在理论上的祸根。商海孤帆、要胜利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分配制度中有关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争论.重新剖析有关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值论的理论错误.分析出我国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但是.我们在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同时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分配制度中类似要素价值论中剥削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科技观是立于现实、关注人的科学技术思想,与当今倡导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有着目的主体的一致性——强调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奋斗目标的马克思,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其目标信念极具现实性的融入到其科学技术思想建设之中。文章将从科学技术发展基础、科学技术经济推动与人的解放、科学与人和自然等维度剖析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推动经济的"命运共同体"意蕴。  相似文献   

14.
秦汉的徭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徭役,是封建统治者剥削劳动人民剩余劳动的力役表现,是以国家对劳动人民的超经济强制为手段实现的,也是以劳动人民对统治者与剥削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和人身的不自由为其实现基础的。因而,从本质上来说,徭役剥削是国家对劳动人民实行普遍的人身奴役制的一种特殊表现。因此,为了实现徭役剥削而创立的一些制度,也同赋税制度一样,是封建国家赖以实现其阶级压迫与剥削的支柱。  相似文献   

15.
一、创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马克思对工人创办的合作工厂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最早着重研究工人创办的合作工厂。合作工厂的生产资料不是归工人个人所有,而是归劳动者集体共同所有。在合作工厂里,生产者与利用集体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为自己劳动,使自己的劳动得到增值,产品归工人集体所有,从而使合作工厂消灭了资本与劳动者的对立、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阐述《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黑格尔异化思想的借鉴和超越,揭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以往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指出在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第三手稿的"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包含着马克思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榨取工人剩余价值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剥削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工人阶级深刻"异化"的根源,指出了消除异化是实现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类解放是人类恒久的话题,更是人类实践的过程。马克思所赖以创立并获得发展的时代,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始形成的时代;马克思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一历史任务并对这一历史任务进行了深刻的理论诠释,从而使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题;马克思开辟了一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成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人类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18.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提出的,适用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将股份制视为"重建个人所有制"重要形式的观点是对马克思的误解,股份制只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过渡的一种经济形式,并不等同于公有制。正确解读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及股份制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明确我国所有制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人们对它的谈论大都在经济学的层面上。但是在马克思那里,资本具有经济学和哲学的双重意义,是一个经济哲学的范畴。马克思探讨资本问题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帮助人们寻找发财致富的诀窍,而是透过资本研究背后的社会关系,找到无产阶级被剥削的实质,从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对于资本这个概念的理解必须要超越经济学的视野,在哲学和经济学的框架内横向和纵向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人类永恒的享受条件和生存条件,消费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因此人们应该把注意力由传统的积累财富转为依靠消费和生产创造财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复杂形势下,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需受挫,内需不足,尤其表现为消费率偏低。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对于我国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后危机时代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为指导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