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8年是世界经济曲折发展大变局的一年,全球贸易摩擦升温、金融环境收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以及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波动等将拖累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导致全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包容性深受挑战。展望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乐观程度降低,经济企稳仍将面临多重挑战,增长将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趋缓,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将随着政府财政政策作用力减弱而回归平庸常态;欧元区因"内忧"(重债高位)和"外患"(全球贸易摩擦冲击)等,经济增长面临不可持续;日本将因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贸易摩擦升温,较快增长势头或将被打破。新兴经济体因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经济和政治风险总体偏高,增长势头或将减弱,各国经济走势也将明显分化。中国因追求高质量、更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增长势头将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
<正>2024年世界经济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存在若干的风险甚至发生危机的可能性。2024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总体上仍比较脆弱,但中国、印度等一些国家仍然是世界发展的强大动力。世界经济增长出现进一步分化,新兴经济体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24年世界经济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存在若干的风险甚至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受俄乌冲突爆发并持续、全球通胀率破纪录攀升、美联储高频幅加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022年世界经济的疫后复苏进程被打断,增长势头明显下滑。展望2023年,随着通胀高位运行、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及全球产业链的加速重构,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快速恢复,世界经济“东升西降”的趋势更为明显。高通胀、高利率与低增长的前景对全球贸易与投资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全球金融环境可能因边际影响弱化而有所修复,高科技行业和绿色低碳领域可能重新成为增长亮点。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反弹,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世界经济深受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高债务的困扰,复苏脆弱,增长艰难。影响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与全球通缩预期加剧、TPP经贸新规则与世界投资贸易新转移、新兴经济体资产负债失衡与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冲突与负面外溢效应、跨国公司诚信危机与微观治理机制缺陷、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与世界经济创新发展、互联网创新与网络安全的抑制作用、国际恐怖主义和世界经济增长新阴影。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24%,中国增速可能降至6.78%;复苏依旧难言乐观,分化加剧成为趋势。世界经济从再平衡走向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及中美经济新常态决定世界经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重塑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新格局开始浮现,驱动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新动力加快孕育,促进世界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规则正在重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但也开始暴露出不少自身固有的阻碍经济发展的顽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经济增长前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本文以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储备、短期债务、货币余额与利率等相关金融指标,分析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综合经济风险,并且为新兴经济体的未来的经济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仍处于经济增长长周期的萧条阶段,也是化解危机前期积累的泡沫和风险的消化阶段以及拉动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徘徊或转换阶段。展望2015年,美元升息、石油价格走势、欧盟的货币政策、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困局、以"一路一带"为主的经济增长新战略以及以页岩气革命为代表的新能源和以工业4.0为核心的新工业方式都将影响2015年的全球经济复苏。文章分析认为,2015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整体微弱复苏的非均衡发展态势,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34%;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多将保持平稳或向上态势,中国增速可能为6.64%。世界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走向新常态的过渡阶段,总体而言尚未真正完全走向新常态。在世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双向开放通道中形成的新型互动之势将愈加明显。其中,中美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新常态将会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发挥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过去40年,在金融、货币和贸易的推动下,全球实体经济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全球经济关联的结构的理解。各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变化、政策不一样,使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全球增长的重心正在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经济体。未来5到10年,这一趋势将继续进行。同时,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未来的全球经济增长中,相当程度上将受约束于债务过高和对债务去杠杆化的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仍处于经济增长长周期的萧条阶段,也是化解危机前期积累的泡沫和风险的消化阶段以及拉动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徘徊或转换阶段。展望2015年,美元升息、石油价格走势、欧盟的货币政策、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困局、以"一路一带"为主的经济增长新战略以及以页岩气革命为代表的新能源和以工业4.0为核心的新工业方式都将影响2015年的全球经济复苏。文章分析认为,2015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整体微弱复苏的非均衡发展态势,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34%;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多将保持平稳或向上态势,中国增速可能为6.64%。世界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走向新常态的过渡阶段,总体而言尚未真正完全走向新常态。在世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双向开放通道中形成的新型互动之势将愈加明显。其中,中美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新常态将会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发挥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刚 《广西经济》2012,(11):46-47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加剧,市场预期持续走低,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容低估。如何化"危"为"机",应对挑战?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和扩大开放合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国经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封闭、  相似文献   

11.
BRICS countries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South Africa) over the next 50 years could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in the world economy. They have the huge joint potential and wide opportunities. Further growth of their economies requires creation of their closer partnership in trade and investments. China is playing the leading role in this process, as a main investor and importer of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partner in BRICS group.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of BRICS countries is a new paradig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ir economic growth. This problem is important, but still insufficiently studied and not enough reflected in the economic researches. For the first time, author developed and tested the methodology of the determining the Intra-BRICS potential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and getting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economic interaction of BRICS countries.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of China with other BRICS countries exerts very strong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economies. China continue to deepen its economic ties with other BRICS countries and open up its financial market to serve as a cushion against rising global uncertainty. Development of Intra-BRICS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context of trade war imposed by the USA against China.  相似文献   

12.
李丽 《开放导报》2008,(5):52-54,63
随着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提高,贸易摩擦问题日益凸显。其新动向主要表现为:摩擦手段从传统贸易壁垒转向新贸易壁垒,摩擦对象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贸易摩擦争端的内容迅速扩大、涵盖众多产品,贸易摩擦领域从微观层面向制度层面延伸。应对中外贸易摩擦的新动向,不仅要客观地看待贸易保护主义,更要重视贸易摩擦的政治解决途径,同时注重提高国内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GDP总和占世界GDP的40%。虽然美日双边关系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依然非常重要,但总体来说,相对于其他保持强劲经济增长的贸易伙伴,美日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在经济全球化和美日关系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两国经贸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贸易摩擦、经济纠纷、双边渠道已经不再是两国经贸关系的主导模式,相反实现经济复苏、合作共赢、政治互信和有效的多边机制成为摆在两国政府面前的共同课题。为了实现东亚战略,今后美日同盟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4.
欧债危机的蔓延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守成  王永 《特区经济》2012,(3):239-241
我国外贸企业尚未完全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里走出之际,2009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和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必须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力图摆脱欧债危机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面临全球性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在这场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并应如何应对?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钟晓洁 《特区经济》2008,(9):233-234
中国作为纺织行业全球第一生产大国,纺织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欧美等国与中国在纺织品贸易中的摩擦不断,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频频受阻,成为制约我国纺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瓶颈。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中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分析摩擦产生的根源,从而思考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解决纺织品贸易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Since 1978,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e most rapid economic growth of any country in world history, and the most rapid growth in living standards of any major economy. Following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 outperformed any other major economy – from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07 to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4, China’s economy grew by 78% and the USA by 8%. In a single generation, China has gone from a ‘low income economy’ to the verge of achieving ‘high income’ status by World Bank criteria. Achieving this would double the population living in ‘high income’ economies globally. This extremely rapid development is sometimes explained in terms of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research over the last 30 years suggests it is rooted in universal economic processes.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global forces producing economic growth is unique in China and produces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y can operate throughout the world economy. If other developing economies could achieve the scale of China’s economic success, global problems of poverty and its consequences would be solved. China’s policy response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as far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other major econom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hief strategic lessons to be drawn from China’s success.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与欧盟均为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战后,日欧之间一直保持密切的经贸关系,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相互依存度较高。英国因处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欧盟"桥头堡"的地位,吸引了大量日本企业。随着英国公投决定脱欧、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和贸易保护政策、新冠疫情突发和蔓延,全球经贸体系重构加快。日本积极扩展对外经贸关系,2018年3月推动达成CPTPP,同年7月与欧盟签署日欧EPA。日本此举的目的除了获取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之外,更为看重的是塑造和引领新时期的国际经贸规则。展望日欧经贸关系,在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今后日本对欧盟贸易将呈扩大之势,与英国经贸关系会显著增强,在欧洲的投资及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将出现调整,而"一带一路"建设客观上将助力日欧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9.
We will provide an outlook for China's role in the world economy over the coming decades, an exercise which would not be possible without an analysis of the prospects for China's continue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international and historical comparisons, we argue that today's China meets all three key conditions for continued economic growth, including a stable government that is supportive of a market economy; high and increasing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and openness to developed economies. Dependent on China's continued growth, we explore how China will impact many other economies through trade and investment, creating winners and losers in the world economy. Moreover, we argue that China will become a more active player in changing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not only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reforms of existing institutions but also by leading efforts to establish new ones.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从开始浮出水面,到发展、蔓延、危机升级,已持续了整整两年,而这场危机的影响力非但没有缩小,反而从欧元区边缘国向核心国扩散,导致整个欧元区经济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虽然中国并没有受到直接影响,但欧洲经济的颓势导致了我国对欧洲出口量的大幅度减少、大量热钱涌入等等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本文将尝试分析在这场危机中我国应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为如何从中看到新的发展机遇提出看法,从而既达到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提供援助以达到缓解世界经济动荡的目的,又尽可能使国内经济保持稳定态势。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金融、贸易等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所持有的态度、所采取的行动,也必将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