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两型农业建设中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简称两型农业)建设离不开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户。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涉农企业(农民)之间、涉农企业与农民之间、涉农企业(农民)之间的博弈行为。发展两型农业是利益主体之间动态博弈的结果,但是需要对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户实施"引导"。这种"引导",可以使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农户有充分的信心选择两型生产。需要依靠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科技进步、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和公众参与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和利益协调机制等办法来改进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背景下,文化、科技和经济齐头并进,高校、科技园和企业的"三区联动"使三者相互融合,扩展各自的功能,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博弈论视角研究三区合作创新的利益均衡问题,重点分析两组利益博弈:一组是科技园区内企业与大学校区内的科研人员之间的博弈;另一组是行政社区、大学校区与科技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博弈,通过博弈分析提出相关制衡措施,并对博弈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背景下,文化,科技和经济齐头并进,高校、科技团和企业的“三区联动”使三者相互融合,扩展各自的功能,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博弈论视角研究三区合作创新的利益均衡问题,重点分析两组利益博弈:一组是科技团区内企业与大学校区内的科研人员之间的博弈;另一组是行政社区、大学校区与科技固区内企业之间的博弈,通过博弈分析提出相关制衡措施,并对博弈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益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力和目的。利益的矛盾性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阶段我国统一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利益矛盾特别是中央与地方、政企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利益矛盾的牵扯和制约。只有有效协调这些利益关系,使其利益的矛盾性趋于一致,才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一致的统一市场。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并充分发挥政府规制、技术推动及伦理道德在协调利益矛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任何改革,都是要理顺特定领域的运行机制,解决其中的利益矛盾,形成利益均衡的局面,从而使利益各方从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改革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改革策略的具体设计,更取决于对特定领域运行的深入认识。认清真相,才能有效地面对真相。天然气价格改革,亦是如此。我们需要厘清天然气价格背后的实质与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6.
云海 《华商》2010,(6):40-43
种种迹象表明,三网融合深陷于利益博弈的漩涡中,有上下之间的、部门之间的、还有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竟逐,使三网融合在初期呈现一团乱象。利益之争已成为三网融合最大掣肘。即便是在三网融合政策颁布了,过程中的利益的博弈也时刻伴随着。  相似文献   

7.
利益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力和目的,利益的矛盾性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阶段我国统一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利益矛盾特别是中央与地方,政企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利益矛盾的牵攫和制约,只有有效协调这些利益关系。使其利益的矛盾性趋于一致,才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一致的统一市场,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并充分发挥政府规制,技术推动及伦理道德在协调利益矛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土地目标:中央与地方之争围绕着农地转用和征地补偿,中央和地方之间发生了严重的目标冲突,进行着广泛的利益博弈。中央政府土地政策的目标是多重的,最重要的是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9.
煤电价格之间的矛盾,实质是煤电产业链上利益分配之间的博弈,根本原因在于煤炭生产、煤炭流通、发电、输配电、售电等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导致的体制机制不顺。化解煤电价格矛盾需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化煤炭流通体制、电价机制、国有电力企业改革,转变政府电力管理职能,着力构建促进煤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鄢毅 《消费导刊》2009,(24):79-79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分税制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财政调节制度,是协调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强化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过程中过分追求本位利益最大化,从而影响到了制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在商业银行、央行间接调控机制、金融市场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本文提出的建议为:分类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完善利率传导机制;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分税制自实行以来,在各类转移支付的演化过程中,税收返还制度保持了较好的刚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分配规则较为完善,但执行机制普遍较弱,而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规则和执行机制均不完善。分析表明,分配规则和执行机制完善与否是中央、地方政府、主管部委以及相关领导者利益博弈的结果,他们之间不同的利益需求及力量对比可能是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变迁的动因之一,而坚持推进制度化则是16年来转移支付改革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对房价进行调控,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双方调控收益方面的差异,使得调控政策执行还未完全发挥其最大效果。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在不同信息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房价政策的博弈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规制的成本过高,是我国高房价难以制止的原因;通过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同时加强制度约束等方式可以降低规制成本;通过减少中央政府调控成本、合理建立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途径,可以改善我国现有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诸多方面存在的激励兼容问题,总结出中央政策目标与地方财政利益在区域发展平衡、改善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和财政安全等方面存在不一致给国家治理带来的风险,认为中央政府应对治理风险的政策工具单一,纵向控制力较弱。现有财税体制改革中所体现的中央适应性地强化对税收的控制、监督地方非税收入等,在防范治理风险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提出鼓励公共参与、改善转移支付、强化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等多种方式辅助纵向机制降低治理风险,促进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面临的制度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利率市场化作为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面临着财政赤字的制约,银行风险的制约以及投资与消费不足的制约,要实现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道路漫长而艰辛.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尽管有利于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制度创新,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区域之间竞争的加剧,跨区域经济合作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区域竞争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合作方之间资源共享和联合竞争。粤桂经济合作区就是这一新模式的产物。然而,由于跨区域合作的特殊性,合作中的地方政府必然在政绩竞赛、利益选择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产生博弈行为,既相互掣肘,又紧密联系。通过对跨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博弈的绩效分析、行为分析和制度创新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其博弈动机,有效降低博弈成本,实现跨区域合作中博弈双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counts the changing economic role of Chinese government, both at the central and local levels, in the reform process. The previously all-encompassing rol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 mandatory plans abolished, prices decontrolled, and administrative controls decentralised. Decentralisation has reoriented the interest of local governments towards reform and system innovation, fostered a climate for reform initiatives and spontaneous reform at local level, and induced competition among different localities that has again provided incentives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change, to adapt to changes, and to innovate. Decentralisation, however, has also led to dilemmas and problems, and created instability and uncertainty in China's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entral-loc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9.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所有制结构的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在我们的博弈模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的博弈策略是不一样的。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有制结构的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的实际来看,不同的博弈策略确实导致了不同的所有制结构调整速度。与我们的博弈模型大体一致,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博弈时,不同的地方政府所选择的调整速度又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