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用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分析都以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信用问题,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这里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心理分析与数学模型对产生信用风险的有限理性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现代信用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人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设,它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切理论推导的出发点和基础。"经济人"假设历经两个多世纪,在质疑和批判中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新经济人"假说的局限性在于人性抽象、环境抽象和主体抽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我们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人"假设。  相似文献   

3.
税收征纳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税收分配关系中征纳是一对矛盾,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着对立性和相互竞争性,并表现出对不同具体目标的追求.本文从税收征纳的博弈关系出发,建立征纳博弈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征纳双方在征纳博弈中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可能采取的策略.经过分析得出为了规范征纳税行为,减少税收流失,应当加大对偷税行为的处罚力度,减少税务机关的检查成本,加强对税务机关的奖罚措施,建立有效的税收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统"经济人"假设隐含"无限理性"、"无限意志力"、"无限自利"三个基本特征.行为经济学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揭示了人类实际经济行为对这些假设的系统偏离,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限理性"、 "有限意志力"、"有限自利"是人类决策行为的本质体现,并应以此构建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6.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范式1.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范式(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又叫理性人假设,这里的经济人是指能够独立做出经济决策的个体,它可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也可以是一个企业。新古典经济学将经济人假设具体化为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理性经济人、科学主义及其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及其演化过程 当今西方主流经济学把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性假设即“理性经济人”定义为:“理性经济人”是现实经济生活当中一般人的抽象,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理性的,都是以利己为动机的,并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税收分配关系中征纳是一对矛盾,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着对立性和相互竞争性,并表现出对不同具体目标的追求。本文从税收征纳的博弈关系出发,建立征纳博弈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征纳双方在征纳博弈中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可能采取的策略。经过分析得出:为了规范征纳税行为,减少税收流失,应当加大对偷税行为的处罚力度,减少税务机关的检查成本,加强对税务机关的奖罚措施,建立有效的税收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希泉 《商业时代》2008,(14):108-109
公司战略性慈善行为是非市场战略中的一种子战略,从人性观对公司战略性慈善行为进行理论透视,可以发现战略性慈善所基于的人性基础发生了经济人假设向社会人假设及道德人假设的嬗变,但在现阶段,我国对战略性公司慈善行为的理解还不能完全脱离技术经济理性,企业脱离了现实的利益计算和对未来收益的常理策划,公司慈善将成为无水之源.  相似文献   

10.
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是纳税人税收不遵从的现实基础,也是税务机关难以有效遏制税收不遵从行为的主要原因。税收征纳关系中,征税人在一定程度上对纳税人的税收不遵从行为起了激励作用。本文阐述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在税收活动中对纳税人税收不遵从的激励作用,并提出促进纳税人税收遵从,降低这些反向激励因素的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人性解放的过程."经济人"假说肯定了人的经济行为,促进了人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丰富.同时,又在某些方面抑制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辨证地处理"经济人"假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并购动因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硕 《中国物价》2004,(6):54-56
传统经济学假设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工具建立了精致恢弘的理论体系,但这受到了经济生活的严峻挑战。行为经济学因而对传统经济假设进行修正,从人内在的非理性出发,将人的心理、情绪、行为等融入经济研究中,对现实的经济现象做出了更加符合实际的分析。上市公司并购是在理性交易者和  相似文献   

13.
何沐 《商》2014,(24):210+199-210
法经济学将经济学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引入法律领域,针对域内的各种争议和纠纷,将社会行为抽象成由公式与几何组成的数学分析模型,并结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体现了经济分析简明直观的特点,亦体现出法律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内涵。但理性经济人假设偏离了现实生活中民众的具象化行为方式。行为经济学将其学科的分析方法与研究结论,公式化地介入法经济学的理性最大化假设的理论基调,将个体行为的抽象化假设还原至现实社会生活中充满感性的“自然人”,或许为解决法律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崔宝玉  张忠根 《财贸研究》2007,18(5):24-28,58
文章从理论的视角尝试性地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与农村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地方政府行为"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有扩大公共投资的行为倾向,从纯"经济"层面分析,这种公共投资的行为符合经济理性,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回报率,即具备所谓的"后发优势",最后探讨了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权力代理人腐败的经济学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将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纳入对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的研究。从经济人角度分析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本原因,选择实施腐败前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和收益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腐败是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政府官员在对腐败预期成本和腐败预期收益两方面分析比较后所做出的主动性行为选择。进而得出预防控制腐败行为的根本方法,一是增加政府官员实施腐败行为的私人成本,二是降低其腐败所可能获得的私人收益。  相似文献   

16.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自从它诞生以来,围绕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本文试图从科学哲学出发,通过“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科学哲学思想来源、科学哲学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影响和科学哲学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解读等几方面的论证,尝试着为研究“理性经济人”假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对经济学逻辑起点的探讨——经济人假设的中国式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关经济人假设的争论中,经济学者们往往在无意识中犯了否定前提、或混淆假设和假说、或混淆公理性假设和非公理性假设、或混淆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的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或许,用中国的那几句俗语来诠释经济人更为简单确切、更为全面和更不易引起分歧:趋利避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即人往利边行。  相似文献   

18.
"斯密难题"即亚当·斯密在其两部著作中提到的关于人性中"利己"与"利他"的不同观点而引发的经济学界的争论。斯密认为"经济人"是自私自利的,都在理性的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道德人"则是除了自利的一面外,还有利他的一面。"经济人"在利己的同时也会增进社会福利,因此,"经济人"与"道德人"在社会层面的基本行为逻辑是相统一的,而二者的最终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且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公共财政的实施主体——政府,出于 “法律人”与“经济人”身份的能动性,在税收征管方面必定要考虑成本效益,政府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效果、优化产业投资结构、以及资源收入的合理配置,同时还能降低征纳双方的交易成本.但由于存在政府等级的划分,彼此之间的博弈往往会降低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周中林 《商场现代化》2005,1(36):379-381
"经济人"与"道德人"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他一方面认为"经济人"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惟一目的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利已是"经济人"人本性,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经济人"也必须是有道德的人,如果人类没有基本接受的道德规则,社会将会崩溃.利他是"道德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体.追求幸福是每个个人和社会的最终目的,追求财富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