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大观》2005,(8):151-152
经过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辉煌之后,IBM的品牌管理系统日益条块分割。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世界各地,同时传播有超过200个形象各异、主题混乱的IBM广告。为了创造一个更统一有效的品牌形象,1994年中,IBM的全球市场部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性决定,将IBM所有的广告业务交给一个全球性的广告公司来统一操作。最终,IBM选择了奥美公司作为全球唯一的广告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5,(2):22-23
中国广告业以近40%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世界瞩目,是全球广告业增长最快的广告市场之一。而2004年更是中国的“广告年”,是中国广告史上的里程碑。2004年是中国广告迎来的第一个“千亿年”,连续20年两位数的年增长率,成为世界广告史发展史上的传奇,在未来1O年内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三大广告市场之一。2004年也是中国广告的“国际化元年”。根据WTO协议,2004年开始,合资广告企业将可以由外资控股,无疑加快了国际广告公司进入步伐,加速了品牌、资本的市场洗牌。  相似文献   

3.
塑造品牌的“三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新安 《品牌》2002,(1):39-41
<正> 塑造品牌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产品的生产方;一个是广告公司与营销公司;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市场方面的响应(也就是消费者)。这三者都是塑造品牌的强势力量,哪一方面的用力都会为品牌的塑造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塑造品牌的服务变成了广告公司与营销公司、公关公司等产品边缘公司的事情。实际上,这两年的品牌热,是不断成熟的市场进逼所造成的,而对于产品一方与市场一方大多呈现一种漠然的状态,于是中间力量如广告公司之类就成为了打造品牌的比较活跃的分子。而在这里我们想突出同样重要的其它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袁铭良  马晶 《新财富》2003,(8):52-68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来到中国,全球性的广告集团亦紧随而来。至1998年,全球前10名广告公司全部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且业务发展非常迅速。这些广告巨擘除服务于跨国企业外,亦纷纷争取本土大品牌客户。与中国的产业规模相对应,中国广告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仍处于低端,其现实的选择是,在跨国广告公司实力还未充分表现出来之前,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不求最大,只求在某一专项或一个环节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5.
樊剑修 《广告大观》2005,(12):35-36
我认为,中国广告业不存在国际化这种提法。因为营销只有两种,面向全球的叫全球化(worldwide)营销,相对而言针对较大区域的就是本土(local)营销。中国是国际化大市场也是世界工厂,WTO之后,中国的企业只要具有全球营销的意识和手段就能够成为世界品牌,所以本土广告公司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为这些种子企业服务好,让他们成长起来,能够将中国的品牌在华人范围内成为名牌,它就已经是世界品牌。  相似文献   

6.
一直有这样的感觉,IBM是一个很沉的品牌。是IBM有着与计算机发明到现在同样长的历史,或是几时记忆中的IBM就是那笨重的计算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品牌积淀吧。戴尔(美国戴尔公司的创始人)在小时候有一个梦想,就是击败IBM,算起来那时到现在也有二三十年了,戴尔大了,有了自己的公司,许多东西都改变了,可是IBM依然强大。似乎在IT这个特殊的领域,从来就没有论资排辈的习惯,颠覆是这里的生存哲学。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加想知道IBM近百年不败的品牌神话。  相似文献   

7.
一天 《中国广告》2003,(10):72-73
您以前在香港TBWA是做PLANING的,现在到中国做MD,您是怎么看待你在广告公司就任这两个职位的? 角色不同。至少在TBWA策略策划的作用是找到关键的消费者洞察,然后把它联系到一个产品或品牌上,从而建立一个清晰和独特的品牌定位。  相似文献   

8.
烟和酒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消费品,“烟作文章酒作诗”,“烟酒不分家”等说法大家耳熟能详。烟酒不仅仅作为一种消费品,而是以各自的独特文化、以一种文化载体的身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处于品牌时代,烟酒企业在品牌打造、广告运作上面临诸多挑战。和其它消费品相比,烟酒广告,尤其是烟草广告,一直是广告公司和企业关注的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高捷 《中国广告》2001,(10):20-20
1997年.作为广告公司的 AE.我有幸服务于当时国内最大的电脑产品分销商之一——怡海电子资源中国有限公司。在那个 IT 行业风起云涌的年代.提及 IT 广告.人们忘不了 IBM 的"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Inter"奔腾的芯",还有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网络英雄们。而为这个行业的分销商做广告对于我们来说还完全是陌生的。新理念带来的改变——认清分销商广告的受众在我们还沉浸在赢得客户的喜悦中时.对于客户行业特色与经营方式的缺乏了解又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忧起来。最棘手的问题是:我们的广告对谁说?品牌小组的答案是地区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这是基于对客户代理产品的分析而得出的。当时怡海代理近百种电脑产品.其中绝大部分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很陌生.而在当  相似文献   

10.
刘静 《广告导报》2004,(8):22-22
作为地方性广告公司,在重庆这样一个广告发展水平并不高的二级市场,要在区域市场深度地实施国际化品牌的全程管理服务和整合传播实践,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相关原理,具体阐述了跨国广告集团全球市场扩张的经济动因,即跨国企业全球市场拓展和广告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双重需要。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度剖析了跨国广告集团全球扩张模式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选择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文章最后重点分析了跨国广告集团在中国的市场扩张战略,以期为民族广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转型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告导报》2006,(3):38-38
从业时间:12 年度感言:作为首批“中国一级广告企业”的大众广告公司,2005年又连续第三次荣膺“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并上榜了“中国最具成长性本土广告公司”100强:2005年公司取得了营业收入增长54%。今后,我仍将坚持以“资源做强,专业做精,品牌做优”的服务精神,不断为“大众”的广告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3.
取舍之间     
徐建国 《广告导报》2004,(11):20-20
总体而言,在安徽发展得比较好的广告公司大都是“经营媒体”的公司,或是电视、或是户外……但是,安徽的媒体虽然发达,“代理制”却实在还处在初级阶段。当然这里面有双重的原因,安徽的经济本身不十分发达,同时受到距离不太遥远的上海的强势经济辐射,因此,安徽的广告公司广告意识不够先进、广告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广告公司的整体水平不高,由此形成了媒体对广告公司的保守态度。同时,作为优势媒体对广告公司也缺乏沟通和扶植,所以安徽的广告公司大都在艰难中寻求着出路。即便如此。安徽的广告公司中也不乏有突围出来的优秀广告企业,他们靠自己的坚持和智慧,在安徽乃至全国闯荡出一条生存与发展的道路,而“立足本地”似乎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作为广告公司,为企业在营销与广告传播,在创建品牌的道路上提供有力的支持,提供有策略支撑的,更具实效的,更加贴心的服务,是一个广告公司应尽的本分。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年代,有多少广告公司,踏踏实实,心无旁骛,恪守本分?又有多少企业真正认清了自己?真正明白自己的所需?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在企业经营,尤其是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步调明晰,越走越自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广告大观》2007,(6S):68-75
4月11日晚,由欧洲和亚太第一,全球第二的户外广告公司——德高集团举办的首届德高中国最佳地铁广告大奖颁奖典礼在上海锦沧文化大酒店隆重举行,10项大将中,分别设立了最佳品牌推广,最佳策略推广,最佳新产品推广,最佳海报,最佳系列海报,最佳区域覆盖运用(列车广告、站厅广告、站台广告)、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9,(10):18-18
时代华纳旗下子公司AOL已决定聘请美国知名广告公司李奥贝纳(Leo Burnett),以在全球消费市场大力推广AOL的品牌。时代华纳今年5月已表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分拆AOL.此次AOL聘请李奥贝纳担任其广告代理商。  相似文献   

17.
在广播广告市场不断升级,而市场风险又无时不在的情形下,引入广告代理制对广播电台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从媒体运作上看,能够将沉重的经营压力转移给广告公司,节约、控制经营和管理成本;从体制管理上看,可以推动电台广告经营结构和体系的优化,使广播广告经营专业化和规范化;从经营效果上看,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品牌广告的经营积极性,而品牌广告的开发是保障广播电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流鹰 《广告大观》2004,(7):69-72
所有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把生产的产品买给消费者,因而也就离不开市场这个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媒介,进入市场就需要技术,需要技术就要找广告公司,找到广告公司首先就需要广告公司提交营销方案,由此开始了广告主与广告公司合作里程,同时也就产生了说也说不清、说不清还得说的争议,从广告公司提交营销方案的那天起,直到营销方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家饮料企业,去年曾经接受了一家广告公司的建议:要做大销量,先做品牌;要做品牌,先做广告。于是该企业投入了200多万做了广告,但产品照样没有卖动。广告公司说广告投入力度不够,结果又追加投入了300多万,产品还是卖不动,市场告急。这家企业就问广告公司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沈虹 《广告大观》2007,(6S):142-142
广告主是最终决定广告创意和创意表现的人,他们的视野和眼界甚至胆量决定广告创意最后在消费者面前究竟可以走多远。广告主,是给整个广告运作中任何一个环节付钱的人,是广告公司的衣食父母,也是决定广告创意命运的终结者。在广告公司内部广告主被称为“客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