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TO经济导刊》2013,(2):8-8,10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干1月31日宣布,对华为、中兴、三星和诺基亚公司的3G和4G无线设备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侵犯美国公司专利权。这是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第4起“337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涉案产品主要是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移动电话、移动电脑卡、移动优盘、个人电脑和其他具有移动功能的网络设备。声明说,美国4家移动设备公司今年1月2日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指控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上述涉案产品侵犯了该公司专利,要求启动“337调查”并发布排除令和禁止进口令。  相似文献   

2.
预警     
美国·视听设备美对视听设备启动337调查4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决定对部分视听设备及相关产品(certain audiovisual components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启动337调查。涉案产品主要是Wi-Fi组件、多媒体处理器、多媒体串流播放器、家庭影院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WTO/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3,(Z1):8+10
美国对华为等公司产品发起337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1月31日宣布,对华为、中兴、三星和诺基亚公司的3G和4G无线设备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侵犯美国公司专利权。这是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第4起"337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涉案产品主要是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移动电话、移动电脑卡、移动优盘、个人电脑和其他具有移动功能的网络设备。声明说,美国4家移动设备公司今年1月2日向美国国际贸  相似文献   

4.
布告栏     
《中国对外贸易》2013,(9):120-121
美国对中国医疗设备产品发起"337"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8月19日对一家中国企业及其美国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睡眠呼吸障碍治疗设备产品发起"337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这项调查涉及中国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销售子公司,调查对象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医疗设备产品。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日对三类产品发起"337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专利侵权行为,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数十家美国国内外企业涉案。据悉,涉案产品包括用于激光打印的墨盒及组件、照相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手持图像捕捉和传输  相似文献   

6.
布告栏     
《中国对外贸易》2014,(10):92-93
美国ITC正式对数据存储磁带及磁带盒启动337调查 2014年9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正式对美国进口以及美国国内市场销售的部分格式化数据存储磁带及磁带盒启动337调查。涉案产品是用于归档或长期数据存储的磁带。  相似文献   

7.
337条款是美国贸易法的一条独特的条款,因其最早出现在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而得名.该条款授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于进口贸易领域内的不公平行为拥有广泛的调查权.不公平行为主要是指侵犯在美企业产品的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等知识产权行为.如果涉案企业最终被裁定违反337条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将会对侵权产品发布排除令和禁止令,这就意味着侵权产品将被禁止出口到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8.
2003年1月—6月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先后启动4起直接涉及中国内地企业的“337条款”调查,占同期“337条款”调查案件总数的36.4%,20多家中国企业被指控侵犯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涉案产品包括农用拖拉机及割草机、农用车辆、  相似文献   

9.
预警     
《进出口经理人》2014,(6):13-13
美国·集成电路 美国公司对中国集成电路产品提起337调查申请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网站消息,2014年5月12日,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Freescale Semiconductor,Inc.)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指控日本、美国、中国等企业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部分集成电路及其同类组件(certain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侵犯了其在美注册有效的专利,请求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与禁止令。中国两家企业涉案。这是2014年外国企业在美对中国企业提出的第4起337调查申请。  相似文献   

10.
2013年9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了针对轮胎产品的"337调查",其中有7家中国企业涉案,这是中国轮胎产品遭遇的第一起知识产权调查案件。鉴于该调查具备较大的打击力度和影响范围,该案件应该引起中国轮胎企业的重视。对策建议是:增强知识产权意识,警惕其他国家连锁反应以及提高自主研发水平等。  相似文献   

11.
“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关税法》第“337条款”授权,对进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公平行为”和“不正当手段”进行调查,违反 337条款的产品将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迄今为止,337调查案件大部分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提起337调查的门槛比较低,而对应诉企业来说,应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13El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对音频处理集成电路及其产品(certain audio processin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same)开始337立案调查。调查的产品为能接收和储存信息并将信息转换成音频的设备,包括家庭电脑、DVD播放机和MP3播放机。调查对象为中国广东珠海矩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Action Semiconductor Co.Ltd)。  相似文献   

13.
又遇“337”今年年初,美国爱普生波特兰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申请,认为向美国出口和在美国销售的墨盒侵犯了申请人的专利权,要求进行“337调查”,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或针对被申请公司发布永久排除令,停止这些公司和所有相关公司在美国境内与侵权产品有关的进口、销售、分销,营销等行为。国内打印耗材巨头——纳思达、格力磁电均在被申请调查的范围之内。如果国内耗材企业不积极应诉,将有可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7日,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老牌电焊产品生产商林肯电气公司(以下简称林肯)将来自不同国家的几家主要竞争对手一并推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ITC)337调查的被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盾牌—337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针对中国企业的输美产品发起的337调查案件的戏剧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遭遇到337调查诉讼的打击,本文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历年来619起337调查案件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希望能够让我国的出口企业对337调查诉讼获得一些直观的了解,并提供一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 ITC)针对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实施的调查,属于准司法程序。一旦确定进口产品侵犯了美国知识产权,且争议双方无法和解的,ITC 将发布行政命令,禁止侵权产品及相关下游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近年来,337调查已在相当程度上构成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美出口的贸易壁垒,并成为出口产业升级的现实障碍。本文主要介绍JW 公司应诉美国337调查的成功经验及其如何借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6日,应美国Lexmark公司(Lexmark International,Inc)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全球范围内的24家生产及向美国销售激光打印机硒鼓产品的企业发起337调查。其中中国广东的3家企业被列为了被告。这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仅在2010年发起的针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第15起337调查。美国涉华337调查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中国依然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面对美国的贸易大棒,中国企业应该借鉴盐城捷康企业的成功案例,拿起法律武器奋起反击。  相似文献   

18.
日前,美国讯宝科技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指控中国码捷(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码捷器械公司对美出口和销售的激光条码扫描器、扫描仪侵犯其专利,要求对上述公司发起337调查。这是我省前三季度遭遇的第30起贸易摩擦案件,累计涉案金额3.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华337调查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秀健 《商业时代》2006,(4):70-71,80
随着中美贸易持续增长,我国企业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更多地面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基于“337条款”发起的调查,我国已成为美国337调查最主要的受害国,该调查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对美的出口贸易,文章通过对美国337条款调查的解析,梳理出我国企业深受其害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了针对美国337调查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10月24日,美国SanDiskCorporation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针对中国等国家因其生产、出口、在美国销售闪存控制器的行为侵犯了美国第2606241号注册商标,而进行337条项下的调查。11月24日左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做出立案与否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